刘凤山(辽宁省凌源市畜产品安全监察所 122500)
浅谈畜产品安全监管现状及分析
刘凤山(辽宁省凌源市畜产品安全监察所 122500)
随着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畜产品占据食品中的一半比例,因此畜产品的质量安全受到人民的广泛关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心健康,但目前依然存在非法添加违禁化学物质,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畜产品质量安全依然存在潜伏风险,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目前畜产品安全监管的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期未来将畜产品监管同食品安全监管提升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畜产品安全;监管;现状;对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逐步改善,自我保护和养生的意识不断加强,饮食观念也由最初的吃饱转变为吃好,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仅要求食物的味道,还要求食物对人们健康的影响,选择绿色无公害的畜产品逐渐是人们选择食物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畜产品质量安全也直接关系到养殖业的经济效益,要生产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畜产品,强化质量观念意识。目前,畜产品监管的现状如下:
畜产品安全是一项涉及多个领域,社会关注程度高,工作难度系数大的领域,必须加强重视,做好舆论宣传。畜产品监管存在基础设施薄弱,养殖场养殖规模小,数量多,分布分散,执法人员不足,人员素质不高,县级监管机构还不完善,监管难度大等问题。
我国目前缺乏专门的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部门,没有完备的畜产品检测设备,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开展有困难,不能及时有效的检测和监管。养殖场经营者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的途径较少,经营水平提高慢,不能较好的适应畜产品安全监管的要求。
我国目前分散饲养所占比重较大,养殖规模化程度不高,防疫条件差,管理设施不完善,养殖户普遍饲养意识淡薄,缺乏专业的兽药饲料知识,无节制的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类、非法使用 “瘦肉精”等,未按照规定执行休药期,养殖户对监管工作不配合不支持,给我国的畜产品安全监管造成了难度。
尽管我们在动物产品检疫及屠宰检疫方面做了很多工作,采取了很多措施,由于监管人力不足,在畜产品流通环节上工作力度不够,对畜产品加工、贩运、贮藏、销售缺乏全程监管,一些不法商贩受经济利益驱动,收购、贩运、销售病死畜禽,屠宰环节非法注水注胶等现象屡屡发生,一些监管人员失职、渎职、不负责任使畜产品质量存在安全隐患问题。兽药企业经营条件较差,进货渠道混乱,手续不健全,销售假劣兽药现象屡禁不止[1]。饲料生产企业非法添加违禁药物,对入厂原料把关不严,以次充好欺骗养殖户现象依然存在。
面对目前畜产品安全监管存在的一些问题,治理对策如下。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大力宣传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如 《动物防疫法》、 《畜牧法》、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相关 《条例》等,增强群众对畜产品质量的辨别能力,使群众警钟长鸣。制定畜产品卫生安全标准和法规,增强对其规范性和强制性的要求,使监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县、乡级监管机构,配定监管人员,政府财政要加大监管经费的投入。畜产品安全监管涉及检疫检测,违法案件查处等多项执法内容,要求执法人员要树立法律意识,提高执法水平和业务能力,对执法人员进行业务知识,法律法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训,增强他们的执法能力和水准,建立奖励机制,建立健全责任制,奖惩分明,纪律严明,确保执法的公平和公正,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按照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职责执行。三是规范生产,强化技术服务。引导养殖户科学规范的生产,加强对规模饲养场的技术服务工作,指导养殖户按照程序合法用药,提高生产者科学养殖,规范养殖档案,用药记录,免疫程序,将饲养环节质量监管切实落实到位。四是加强动物防疫水平。加强动物防疫基础建设设施,对国家规定的强制免疫病口蹄疫、蓝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瘟等应免尽免,确保强制免疫率达到100%,免疫抗体检测标准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构筑起坚固的免疫屏障。五是加大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投入力度。严格按照国家对饲料、兽药的法律法规,对规模养殖场进行整治,严厉打击无证经营行为,加强对兽药、饲料经营环节的日常监管,加强对畜产品药物残留的抽样检测,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行为,加强对瘦肉精、三聚氰胺等违禁药物的查处,规范经营行为。各级市、县政府要加大经费投入,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畜产品安全监管充分保障,在经费充足的条件下让执法人员开展执法活动,确保执法监管到位。六是加强流通环节的畜产品监管。进一步加强对流通环节的畜产品安全监管,严禁无证畜禽及产品非法运输和上市,对检疫不符合规定的产品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严格按照防疫条件对饲养场、户、企业进行审核,查看是否办理动物防疫合格证和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对伪造证件的违法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对发现的违法行为要及时立案,及时查处,敢于查处。因为监管不到位出现质量安全不达标的畜产品流入市场造成不良后果的,要依法查处并追究监管人员的责任[2、3]。
畜产品的质量安全日益引起广大消费者的重视,我国不断加大投入,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逐步提高监管水平,在保证畜产品的质量安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面对依然存在的现状和问题,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不能忽视,要健全监管机构,加大宣传力度,加大执法人员队伍建设,规范养殖场生产,强化技术服务,加强动物防疫水平,加大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投入力度,加强流通环节的畜产品监管,确保人民群众的食肉安全。
[1]俞慧民.浅谈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2,42(3):56-57.
[2]祁昌平.浅谈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J].中国畜禽种业,2012(7):39.
[3]郭忠波,王欣.浅谈畜产品的生产安全监管[J].河南畜牧兽医,2004,25(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