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秀敏
甘油灌肠剂治疗脑卒中患者便秘的疗效观察
侯秀敏
目的探讨甘油灌肠剂治疗脑卒中患者便秘的疗效。方法60例脑卒中便秘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甘油灌肠剂一支(110 ml)灌肠, 对照组给予开塞露五支(100 ml)挤入肛门。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油灌肠剂治疗脑卒中患者便秘效果较好, 且操作简单易行,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甘油灌肠剂;脑卒中;便秘;护理
便秘是指正常排便形态改变, 排便次数减少, 一般每周少于2次, 粪质干硬, 排便困难[1]。产生便秘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饮食不均衡﹑摄入量过少﹑食物中缺少纤维﹑摄入液体量不足等引起排便困难或便秘;长期卧床, 缺乏活动, 肠蠕动减慢引起排便困难或便秘;排便环境和排便姿势的改变会影响正常排便引起便秘;大剂量应用镇静剂可导致便秘。便秘是脑卒中患者临床常见的并发症。国外研究[2]表明脑卒中患者便秘的发生率为30%~60%。国内研究[1]表明脑卒中患者便秘发生率高达66%。如果处理不及时或者处理不当, 因用力排便引起颅内压升高, 加重病情, 延长住院时间, 影响患者康复甚至导致死亡。传统灌肠方法是使用肥皂水灌肠或给予开塞露挤入肛门, 但有报道[3-5]均有其局限性。本科从2012年开始采用甘油灌肠剂灌肠,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1月本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共60例, 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或者核磁共振检查证实, 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且均3 d以上未排大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观察组男20例, 女10例;年龄42~80岁, 平均年龄59.4岁;对照组男21例, 女9例;年龄43~79岁, 平均年龄58.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病程﹑便秘发生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治疗前必须检查肛门黏膜有无溃疡﹑肛裂﹑肛门剧烈疼痛, 如有上述现象, 禁止该项操作。操作前向患者详细解释操作的方法﹑目的及注意事项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 取得患者主动配合;操作时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 关闭门窗, 用屏风遮挡,维护患者自尊, 避免不必要的暴露;寒冷季节注意保暖, 避免受凉。观察组患者使用甘油灌肠剂1支(110 ml)保留灌肠,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 双膝屈曲, 褪裤至膝部并放松肛门外括约肌, 臀部抬高约10~20 cm, 操作者戴好手套, 拧开甘油灌肠剂前端的塑料盖, 挤出少许, 润滑开口端, 一手垫卫生纸分开肛门, 暴露肛门口, 嘱患者深呼吸, 一手将准备好的一支甘油灌肠剂轻轻插入肛门约7~10 cm, 将油剂全部挤入, 缓慢拔出, 嘱患者保留10~20 min再排便。对照组同法使用开塞露100 ml保留灌肠。同样嘱患者保留10~20 min再排便。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情况, 如患者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并及时通知医生, 给予处理。
1.3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灌肠后30 min内排便且量多, 无便后不适;有效:灌肠后30~60 min排便, 但量少, 伴便后不适感;无效:灌肠后60 min后仍无排便。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灌肠后排便效果比较, 观察组显效24例, 有效4例, 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显效12例, 有效8例, 无效10例;总有效率66.7%,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1 脑卒中便秘病因及发生机制 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高且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 研究表明脑卒中患者因用力排便引起颅内压增高, 诱发再次出血, 使病情加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而降低患者的活动能力, 甚至危及生命。脑卒中便秘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6,7]:①脑卒中患者需要卧床休息, 且一部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 活动量减少, 胃肠蠕动减慢, 从而导致便秘。②一部分脑卒中患者存在食欲减退或者吞咽功能障碍, 导致饮水不足及摄入粗纤维类食物减少, 不能有效刺激肠蠕动, 引起便秘。③脱水利尿剂以及止痛药﹑镇静剂的应用也会引起便秘。④大部分脑卒中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 而焦虑可增加盆底肌群的紧张度, 从而引起排便时肛门直肠的矛盾运动, 导致便秘;同时焦虑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 抑制副交感神经系统, 从而抑制胃肠运动[8]。⑤排便环境及排便习惯的改变也会引起便秘, 如未能为患者提供隐蔽的排便环境, 患者不习惯床上卧位排便等。
3.2 甘油灌肠剂灌肠效果优于开塞露 甘油灌肠剂为一种无色软化大便的油性制剂, 注入肛门后, 由于其高渗作用刺激直肠壁, 反身性引起排便效应, 同时能够润滑肠壁, 软化大便, 增加肠蠕动, 从而促进排便。另外该制剂为球囊型塑料质地包装, 容易挤捏, 其前端连接有约10 cm的肛管, 肛管头端光滑柔软, 易插入肛门, 且插入肛门较深, 110 ml的药液量能够充分包裹并且软化大便。开塞露的作用类似甘油灌肠剂, 主要成分也是甘油, 但因开塞露塑料质地较硬, 使用时需用剪刀剪开前端, 剪开后的管口坚硬﹑粗糙有棱角, 插入肛门时容易损伤直肠黏膜, 引起出血疼痛, 另外其前端肛管较短, 仅为2.5 cm, 插入肛门较浅, 100 ml液体不能全部挤捏到直肠中, 达不到充分软化大便促进排便的目的。观察组甘油灌肠剂治疗脑出血后便秘总有效率为93.3%, 优于对照组的66.7%,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 脑出血便秘患者采用甘油灌肠剂灌肠操作简便,灌肠成功率及便秘治愈率高, 对直肠黏膜无损伤, 患者无疼痛感, 容易接受, 深受患者及护理工作人员的欢迎,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张鑫. 脑卒中后发生便秘的原因﹑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 28(20):33-35.
[2]Lim S F, Childs C.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bowel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constipation in adults with stroke. Int J Nurs Stud, 2013, 50(7):1004-1010.
[3] 王宏. 3种灌肠剂用于痔疮术后排便困难的效果观察.当代护士(专科版), 2008, 8(8):86-87.
[4] 刘丽梅, 杨元娇, 刘丽红. 甘油灌肠剂与开塞露解除卧床患者便秘的应用比较.中国社区医师, 2011, 13(32):134.
[5] 马月玲. 甘油灌肠法治疗老年慢性病患者大便秘结的护理分析.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2, 20(1):159.
[6] 李丽. 脑卒中卧床患者便秘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黑龙江医药, 2010, 23(6):1049-1051.
[7] 舒序琼. 护理干预与腹部按摩对脑卒中卧床病人便秘的影响.医学信息, 2010, 5(9):2530-3531.
[8] 姜淑芹. 痔术后肛注开塞露致肠出血1例.实用护理杂志, 2000, 16(5):3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2.176
2015-06-18]
253200 山东省夏津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