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秋 邢桂红
不同持续时间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研究
王艳秋 邢桂红
目的观察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不同持续时间胰岛素泵强化降糖治疗后的疗效。方法144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胰岛素强化治疗持续时间的不同, 分为胰岛素泵治疗3 d组(50例), 7 d组(50例), 14 d组(44例), 比较随访3个月的糖化血红蛋白﹑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比较三组治疗的差别。结果随访3个月, 14 d组的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明显优于其他两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使患者血糖达标, 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且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CSII)治疗14 d组效果更佳, 并使部分患者获得很长的缓解期。
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不同持续时间
目前胰岛素泵强化降糖治疗, 已经成为世界上公认的短时间内控制高血糖, 解除高糖毒性的有效方法, 而具体胰岛素泵强化降糖治疗持续时间与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的关系尚不清楚[1]。本研究主要探讨胰岛素泵强化降糖时间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改善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44例, 入组标准: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糖化血红蛋白(HbA1c)>10%,除外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 重症感染, 无甲状腺功能异常,无肝肾功能障碍, 无心功能不全, 除外1型糖尿病, 无其他影响血糖水平的疾病, 从未应用过降糖及降脂药物。将144例初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 d组﹑7 d组﹑14 d组,分别为CSII治疗3 d组50例, 男28例, 女22例, 平均年龄(56.84±5.91)岁;CSII治疗7 d组50例, 男30例, 女20例,平均年龄(54.47±4.86)岁;CSII治疗14 d组44例, 男26例,女18例, 平均年龄(55.23±5.33)岁。三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仪器及标本方法 胰岛素泵系美国美敦力公司生产712型胰岛素泵, 指血监测采用德国葡萄糖/乳酸分析仪。血糖﹑血脂﹑离子﹑肝肾功能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胰岛素C肽测定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甲功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
1.2.2 方法 三组患者入院后第1天, 测量BMI﹑血压﹑禁食12 h, 次日晨起空腹行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 化验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HbA1c﹑肝肾功能﹑离子﹑血脂﹑胰岛素C肽﹑甲状腺功能, 眼科查眼底。第2天采用CSII降糖治疗, 泵用胰岛素选择(诺和锐)门冬胰岛素,三组每日均监测三餐前﹑三餐后2 h﹑22:00﹑0:00﹑3:00血糖,每天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用量。根据每组治疗时间不同于相应治疗时间后复查化验指标, 3 d组于CSII治疗3 d后复查糖化血红蛋白, 计算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CSII治疗7 d组及14 d组分别于CSII治疗7 d及14 d后化验上述指标,各组患者于出院后每周由专人进行随访, 给予治疗方案﹑饮食及运动指导, 进行血糖值监测, 3个月后患者于本院门诊再次复查糖化血红蛋白﹑计算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随访3个月, 14 d组的糖化血红蛋白为(4.97±1.16)%, 7 d组为(6.58±1.05)%, 3 d组为(7.74±0.48)%;14 d组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为(72.25±3.18), 7 d组为( 64.00±5.21), 3 d组为(34.46±2.67)。14 d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型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最常见的代谢性疾病, 胰岛β细胞功能异常与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2个最重要的因素, 很多研究显示, 在2型糖尿病发病早期, 胰岛细胞的功能损害是可逆的, 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是保护和恢复胰岛细胞功能的有效措施, 因此对于初诊2型糖尿病尽早使用胰岛素强化降糖治疗, 不但可以迅速解除高糖毒性对胰岛细胞的损伤, 还可以减轻未受损的胰岛细胞负荷, 使受损的胰岛素细胞得以修复并恢复功能[2]。在胰岛素强化降糖治疗方案中分为胰岛素泵及多针皮下注射胰岛素两种形式, 胰岛素泵被称为“人工胰腺”, 能模拟人体胰腺组织分泌胰岛素, 其生理性的给药模式, 能精确﹑灵活的调整胰岛素剂量, 使患者血糖平稳﹑快速的达到正常水平, 减少了血糖波动及低血糖发生风险, 与多针皮下注射胰岛素方式相对比, 胰岛素泵减少皮下胰岛素的吸收差异。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 胰岛素泵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与多针皮下注射胰岛素方案相对比, 血糖达标的时间缩短,胰岛素用量更少, 低血糖发生风险更少[3]。本研究结果也证实了上述观点。
总之, 在目前患者可以承受范围内的住院时间周期中,推荐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选择CSII治疗7 d, 如能选择CSII治疗14 d更佳, 有利于糖尿病患者获得更长时间的临床缓解,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对远期预后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1]安雅莉, 高妍, 朱倩, 等.中国新诊断2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抵抗特点调查.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8, 24(3): 256-260.
[2]王静, 龙川凤. 胰岛素泵控制2型糖尿病高血糖状态36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 7(18):4363.
[3]张文娟. 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中强化治疗中的疗效.临床医学, 2009, 29(12):64-6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2.115
2015-08-06]
117000 本溪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