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15例老年肺结核患者误诊的原因

2015-01-23 07:03:50娄素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22期
关键词:结核菌素抗酸结核

娄素艳

分析15例老年肺结核患者误诊的原因

娄素艳

目的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误诊的原因, 提高临床医生对老年肺结核病的认识, 尽量减少误诊。方法15例结核病防治所误诊的老年肺结核患者, 对其误诊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15例误诊的老年肺结核患者中, 有8例误诊为细菌性肺炎, 有2例误诊为陈旧性肺结核, 5例误诊为肺癌, 这15例患者均首次就诊于非结核专科医院, 均进行了胸部X线胸片检查, 7例未做结核菌素实验检查, 占46.7%, 8例未做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查, 占53.3%, 15例均未做结核病的相关辅助检查如血沉﹑结核抗体,聚合酶链反应﹑腺苷脱氨酶等。结论由于老年肺结核病临床症状不典型, 加上辅助检查不全, 非常容易误诊, 临床医生应充分认识老年肺结核这一疾病, 对老年肺结核患者的误诊不容忽视。

老年人;肺结核;误诊

我国属于肺结核高疫情的国家 , 据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检测报告估算, 全国约有500万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每年死于结核病者达20万人[1]。我国肺结核发病率较高,以青壮年为主, 儿童和老年次之, 但是近几年来老年肺结核患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这主要由于老年人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有糖尿病﹑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合并症, 易并发肺结核[2], 由于老年肺结核患者缺乏肺结核的典型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易出现假阴性, 导致误诊, 作者通过对本文15例老年肺结核患者误诊的原因进行分析, 希望对临床医师有所帮助, 减少老年肺结核患者的误诊率, 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提高治愈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2014年本所共收治肺结核患者1503例, 其中老年肺结核患者306例, 就诊的老年肺结核患者中误诊的老年肺结核患者, 共计15例, 其中男8例, 占53.3%,女7例, 占46.7%, 年龄均>60岁, 这15例患者依据临床症状及肺结核相关检查, 确诊为肺结核, 并通过规范化抗结核治疗, 患者临床症状消失, 复查X线胸片病灶吸收, 符合肺结核的诊断。

1.1.1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有7例, 占46.7%, 咯血或血痰2例, 占13.3%, 发热1例, 占6.7%,胸痛3例, 占20.0%, 乏力4例, 占26.7%, 盗汗1例, 占6.7%。白细胞增高或正常值上线1例, 痰抗酸杆菌阳性4例, 结核菌素实验阳性5例, 其中强阳性1例。

1.1.2 影像学特征 15例均摄胸正位片, 9例行胸部CT检查。病灶位于右肺上叶3例, 右肺中叶4例, 位于双肺的5例,位于左肺中下叶的3例, 它们的主要影像学表现分别是:8例表现为肺炎型﹑5例表现为团块型, 2例表现为结节型。

1.2 方法 15例结核病防治所误诊的老年肺结核患者, 对其误诊的原因进行分析。

1.3 判断标准

1.3.1 确诊判断标准 肺结核诊断的金标准是痰中查到结核杆菌。

1.3.2 误诊判断标准 就诊延迟:患者出现咳嗽咳痰症状到就诊时间超过3周。确诊延迟:患者就诊到确诊为结核病时间超过2周。

2 结果

15例误诊的老年肺结核患者中, 有8例误诊为细菌性肺炎, 有2例误诊为陈旧性肺结核, 5例误诊为肺癌, 这15例患者均首次就诊于非结核专科医院, 均进行了胸部X线胸片检查, 7例未做结核菌素实验检查, 占46.7%, 8例未做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查, 占53.3%, 15例均未做结核病的相关辅助检查如血沉﹑结核抗体, 聚合酶链反应﹑腺苷脱氨酶等。就诊延迟患者共6例, 占40%。确诊延迟患者共9例占60%。见表1, 表2。

3 讨论

老年患者误诊率较高, 可能存在以下原因,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 身体内部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以及各功能系统都发生自然老化, 新陈代谢变得缓慢, 免疫功能逐渐下降, 各种疾病明显增多, 部分患者存在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 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及心血管疾病等, 直接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 很多患者只关注于这些常见原发疾病的治疗, 忽视了结核病的就诊, 因此导致误诊误治[3]。就诊延迟和确诊延迟是老年肺结核患者误诊的两大主要原因, 就诊延迟的主要原因是自认为病情轻和经济困难, 确诊延迟的主要原因是老年患者主诉表达不准确, 临床症状不典型, 结核菌素反应多为阴性, X线胸片表现不典型, 痰质量不达标, 不配合做相关辅助检查等。

15例患者均就诊于非结核专科医院, 乡镇级医院误诊率较高, 乡村医生缺乏结核病知识, 不能将可疑肺结核患者及时转诊到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 对结核病的发现不够重视。综合医院对于有呼吸系统症状的患者往往仅行胸部X线检查, 忽视痰涂片找抗酸杆菌及其他相关检查, 基层医院的医务人员, 思路相对狭隘, 医疗条件有限, 常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经验性诊断疾病, 忽视X线等辅助检查, 容易诊断为呼吸系统常见病, 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

减少误诊提高诊断水平的几点体会如下。

3.1 高度重视:加强对综合医院医务人员的结核病相关知识培训, 综合医院是发现结核病患者的重要来源, 当患者有咳嗽咳痰>2周或咳血﹑血痰或低热﹑乏力﹑胸痛等肺结核可疑症状, 白细胞(WBC)正常范围, 应常规性做胸部X线检查, 痰涂片找抗酸杆菌, 结核抗体, 结核菌素(PPD)试验, 血沉等辅助检查, 要提高这部分患者的定诊和规范化管理, 还需要各级医疗机构医生对患者做好宣传教育, 及时转诊, 对肺结核可疑症状者转往结核病专科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治, 最大限度地减少肺结核患者的误诊。

3.2 结核病科普知识宣传不到位, 基本常识缺乏也是患者误诊的主要原因, 由于患者缺乏对肺结核病的认识, 患者出现长期咳嗽﹑咳痰症状时, 首先考虑患了呼吸系统常见病,就诊于综合医院﹑私人诊所或社区医院, 而不去就诊于结核防治机构。大力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 可大大提高可疑肺结核患者的就诊率, 减少肺结核患者的就诊延迟情况。防痨宣传是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对不同人群对象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方式对不同人群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 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4]。

[1]马屿.重视老年人肺结核问题.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1998, 17(6): 323-324.

[2]张敦熔. 现代结核病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0:122-123.

[3]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1, 24(2):70-74.

[4]李伟, 王立, 高文慧, 等. 北京市朝阳区外来人口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分析.中国防痨杂志, 2010, 32(2):85-8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2.063

2015-08-25]

125000 辽宁省葫芦岛市结核病防治所

猜你喜欢
结核菌素抗酸结核
2019年右江区中学生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分析
抗酸染色法、细菌培养法和实时荧光PCR法在分枝杆菌检查中的应用比较
结核菌素强阳性患者的预防性治疗效果研究
一度浪漫的结核
特别健康(2018年4期)2018-07-03 00:38:26
层次分析模型在结核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PCR技术、抗酸染色法在肺结核病理学诊断中应用比较
中外医疗(2016年15期)2016-12-01 04:25:42
2015年四川省4个县牛结核菌素γ-干扰素ELISA检测报告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15
改良抗酸染色法在结核性浆膜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结核菌素试验有何意义?如何判断其结果?
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的中医辨治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