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2015-01-23 04:21:51杨帆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5期
关键词:孕囊甲氨蝶呤肌层

杨帆

浅析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杨帆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CSP)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8例瘢痕妊娠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中,4例甲氨蝶呤治疗自行排出妊娠囊,3例甲氨蝶呤治疗后超声引导下清宫,1例先行子宫动脉介入治疗(UAE)后应用甲氨蝶呤治疗并超声引导下清宫。结果8 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 通过不同的治疗方法, 均杀死胚胎, 排出孕囊, 保留了患者的生育功能。结论剖宫产子宫瘢痕处妊娠, 需早期进行超声及MRI诊断, 应用超声、药物全身或局部用药及介入方法保守治疗。

剖宫产;瘢痕处妊娠;诊断;治疗

CSP较为罕见, 是受精卵在既往剖宫产瘢痕处着床, 是一种特殊的异位妊娠, 诊治不及时可能导致胎盘植入、子宫破裂甚至孕产妇死亡[1]。近年来随着剖宫产不断增多, 宫腔操作(人工流产、宫腔镜手术)的增加, ITF-EF的广泛开展,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多。由于子宫下端瘢痕处纤维组织增生肌层薄弱, 一旦发生妊娠容易并发大出血、子宫破裂, 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 而行手术子宫切除导致患者以后不能生育, 对患者身心创伤较大, 而临床误诊率相对较高, 故应引起重视[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2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8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患者年龄25~39岁;既往剖宫产距离此次妊娠时间3~11年, 平均时间(5.78±2.39)年;剖宫产术后流产1~4次, 平均(2.14±1.26)次;入院时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2500~14000 IU/L。

1.2 临床表现8例患者停经为6~9周, 除停经、恶心、尿HCG阳性等一般早孕的临床表现外,1例下腹坠痛,3例出现阴道见红误诊为先兆流产,1例误诊为稽留流产(胚胎发育与孕周不符),1例阴道有大量出血, 另有2例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

1.3 诊断 ①剖宫产史;②停经史, 并血HCG升高, 可有见红、腹痛等症状;③超声检查提示孕囊位于子宫前壁瘢痕处, 彩色多普勒表现(CDFI):可见丰富血流信号。

1.3.1 超声诊断 阴道超声检查在CSP的诊断上有特异性,因经济、实用, 故对于临床阴道少量出血或无出血患者该项检查为首选。按1997年Godin等[3]首次提出了瘢痕妊娠的超声诊断标准:①妊娠物位于子宫前壁峡部剖宫产瘢痕处;②宫腔空虚, 妊娠物与宫腔不连接;③宫颈形态正常, 内外口紧闭, 未见妊娠组织连接;④妊娠物与膀胱间的子宫肌层变薄, 分界不清;⑤绒毛着床部位肌层血流丰富, 呈低阻型流速曲线。在超声检查尚不能明确时, MRI同样具有诊断意义[4,5]。本院诊治的病例均为至少2次超声诊断, 或1次超声诊断结合1次MRI, 超声+CDFI是最好的诊断依据。

1.3.2 实验室辅助检查诊断血β-HCG与对应的妊娠周数相似, 一般略低于正常, 类似其他异位妊娠。

1.3.3 鉴别诊断 子宫峡部妊娠、宫颈妊娠、滋养细胞疾患、难免流产、不全流产、子宫肌瘤变性等。宫颈妊娠时, 超声可见孕囊位于子宫前壁下段, 近宫颈内口处, 宫腔内未及孕囊, 且孕囊附着处与膀胱之间有完整子宫肌壁, 其内可见血流信号。难免流产患者彩超检查显示峡部肌层结构正常, 肌层未及明显血流信号。总之, 无论是临床医生还是超声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均应提高对CSP的重视和识别。

1.4 治疗8例患者中4例甲氨蝶呤治疗1个疗程后自行排出妊娠囊,3例经甲氨蝶呤治疗后择期行超声引导下清宫术,1例行子宫动脉介入治疗后甲氨蝶呤治疗后超声引导下清宫。

1.4.1 药物保守治疗7例患者采用药物保守治疗的方法和时间不同, 但均治疗有效。确诊 CSP后,4例患者予甲氨蝶呤0.4 mg/(kg·d), 肌内注射,1次/d, 连用5 d, 另3例患者予甲氨蝶呤80 mg/d, 肌内注射,1次/周,7例患者均口服米非司酮50 mg, b.i.d., 连服3 d, 配合中药2次/d, 连服1周。每例患者于治疗第1周, 第1、4、7天监测血β-HCG, 第2周及以后每周监测血β-HCG及彩超(特别注意孕囊有无缩小, 血流信号有无减少)。检查结果及血β-HCG(下降80%以上)结果决定是否追加治疗。血β-HCG越低, 下降速度越快, 治疗时间越短, 其中2例患者在化疗开始第15、23天阴道排出妊娠物, 送病理确诊;2例追加第2疗程甲氨蝶呤,于化疗第19、28天阴道排出妊娠物, 送病理确诊;3例于治疗第2周行超声引导下清宫, 送病理确诊, 后复查血β-HCG至正常, 均达到治愈。

1.4.2 UAE是一种介入治疗, 栓塞术中血管内灌注甲氨蝶呤, 既能闭塞子宫血管, 减少出血, 又可以杀伤滋养细胞, 增强疗效[6,7]。本院收治的1例患者因误行人工流产大出血,放置宫腔管压迫止血, 超声复查CSP, 立即行UAE和甲氨蝶呤20 mg介入治疗, 术后血止, 继续甲氨蝶呤0.4 mg/(kg·d),1次/d, 肌内注射5 d, 并配合米非司酮口服, 复查彩超及血β-HCG后行超声引导下清宫术。

1.4.3 手术治疗临床上对于大量出血病情危急、无介入治疗手段、无转院条件等紧急情况下, 可备血同时行经腹子宫瘢痕切开取囊并子宫修补术, 甚至子宫次全切或全子宫切除术。因近年腹腔镜手术可开展及技术提高, 腹腔镜下瘢痕部位妊娠物切除或子宫切除也逐渐开展。

2 结果

8 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 通过不同的治疗方法, 均杀死胚胎, 排出孕囊, 保留了患者的生育功能。

3 小结

目前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CSP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凡有剖宫产病史的患者再次妊娠早期一定要超声检查, 检查时超声科医师应注意孕卵着床部位与子宫峡部瘢痕关系, 有效的超声等检查仍能实现早诊断、早治疗, 并监测治疗效果,避免因误诊造成的患者生理及经济损失。必要时超声科医师需与临床医生有效沟通。治疗上, 甲氨蝶呤是首选药物治疗方案, 配合米非司酮及中药, 效果更确切, 提高成功率。在患者出血量大, 病情不稳定时, 子宫动脉介入UAE联合灌注治疗能有效止血同时局部杀胚。如无UAE条件, 紧急情况下需行经腹子宫下段瘢痕切开、妊娠物取出后子宫前壁修补, 止血困难者甚至行子宫切除。预防向有剖宫产史的患者宣传有效避孕减少计划外妊娠, 产科医生需严格把握剖宫产的手术指征, 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重视剖宫产手术切口的缝合技术。

[1]Vial Y, Petignat P, Hohlfeld P. Pregnancy in a cesarean scar. 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2000,16(6):592-593.

[2]Cheng PJ, Chueh HY, Soong YK. Sonographic diagosis of auterine defect in a pregnancy at6weeks gestation with a history of curettage. 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2003,21(5):501-503.

[3]Godin PA, Bassil S, Donnez J. Ectopic pregnancy developing in a previous cesarean scar. Fertil Steril,1997,67(2):398-400.

[4]万亚军, 谭娴, 尚松舒.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的临床分析.实用预防医学,2004,11(4):796.

[5]Chao A, Wang TH, Wang CJ, et al. Hysteroscopic management of cesarean scar pregnancy after unsuccessful. Ultrasound Obstet Gyneco,2004,23(3):247-253.

[6]郑红宇, 王国力, 董静平.甲氨碟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临床分析.中国综合临床,2007,5(23):473-474.

[7]王书霞.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24例.中国实用医刊,2008,24(35):48-4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5.187

2015-03-31]

451191 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

猜你喜欢
孕囊甲氨蝶呤肌层
植入型切口妊娠孕囊植入深度的MRI特点分析*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经阴道超声对不同种植部位的孕囊型疤痕处妊娠与清宫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宫内妊娠合并宫颈妊娠2例
TURBT治疗早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分析
癌症进展(2016年10期)2016-03-20 13:15:48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现状及进展
西南军医(2016年1期)2016-01-23 02:22:28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