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旭亮
摘要:作业是对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对教学所学知识的复习与巩固,是教师用来检查教学效果、体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手段之一。传统作业设计存在诸多弊端:作业形式单一,缺乏情趣,问题答案的绝对性……本文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以便和同仁们商榷。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3-0081-01
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已不是课堂教学的陪衬物或是从属品, 而是伴随着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校内走向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成为学生与人合作、与人沟通的桥梁,成为学生实现自我的途径。作为一名初中语文老师,如何设计与布置作业,改变传统而单一的做法,让语文作业最大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作了以下一些思考与探索。
1.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在传统的守成性教育思想指导下,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语文作业的设计往往局限在再现式的范畴内,作业内容大多是机械抄记、重复套用,典型代表就是"题海"作业,既没有什么思维训练价值,也谈不上什么创新、人文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试训练色彩浓厚,忽略了课程目标三个维度中的"过程和方法"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已不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并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其缺陷主要表现在:
1.1作业答案的绝对性。 在传统语文作业中对作业质量的评价中只是与事先的"标准答案"作比对,"扣字不扣意",非对即错,这就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并造成了学生思维的僵化。
1.2作业形式的单一性。 作业本来是一种操作方式,不必限于书面作业,也可以是一项活动或一个口头训练,但传统语文作业几乎都局限于书面答题,没有其他形式。
1.3作业内容的机械性。 许多老师经常布置的语文作业就是让学生抄写生字新词,查查字典,抄抄解释,课后练习或配套练习不分青红皂白全部要黑字落在白纸上。诸如此类单调乏味的作业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制了学生的灵活性、创造性的发挥,使学生对语文学习、语文作业失去了兴趣,成为一种"只有压力,没有魅力"的负担。
1.4作业完成的封闭性。传统语文作业片面强调独立思考,从来不把"合作""探究"当作一项必要的素质来进行培养,唯一像"合作"、"探究"的东西只限于偶尔的、非组织形式的课堂讨论。
所有这些缺陷,都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使语文教学质量一直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2.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
2.1设计探究性作业,组织形式灵活化。开放性和灵活性是探究性学习的显著特点,采用独立与合作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是一种收益很大的教学策略。学生探究性作业的过程,既需要学生独立地思考探索问题,又需要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探究作业中,语言所蕴涵的情感体验丰富多彩,这些情感只有经过自己独特的体验,才能获得独特的启迪。例如:在学习《宋词》这个单元时,让学生在初步把握总体知识的前提下进行自由组合,为自己喜欢的宋词选配音乐和图画。然后让学生尝试着用音乐和图画来诠释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在这样的合作、探究活动中,不仅使语文与音乐、美术学科之间架上了互通之桥,更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在这样 "文中有曲,曲中有文"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充分相信学生,为他们指明探究的方向,提供研究的时间、空间与方法。总之,教师把学生的眼光引向知识的海洋,启迪了创新性思维,挖掘自身的创造潜能,开发自身的多元智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真正成为个性健全发展的人。
2.2倡导开放性作业,培养语文创新能力。语文学科的特点是开放而富有活力,语文作业也应该富于开放性。让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减少作业的压力,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能让学生在作业中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无疑是对学习语文的肯定,也是对自主探究学习的鼓励。在一次课外作业中,以"鲁迅小说人物形象浅析"为题,有个学生大胆地以孔乙己的手作为人物分析的切入点,通过驰骋的想象,描绘了孔乙己写字时的手、排钱时的手、罩茴香豆时的手以及最后一次来咸亨酒店时的手作了生动而细致的刻画,通过对手的刻画来体现孔乙己悲剧的人生,传神的把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形象展现出来了。这种创造性的作业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大大地超越了对作品本身的解读,进一步的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2.3落实重要知识点,设计有目的性作业。语文特级教师宁鸿彬认为: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就要给学生"精讲精练"。精讲就是在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学情的前提下,精选教学内容,加大知识内容的科学性。精练就是要精心设计作业内容,让学生去做最必要的和最需要的内容。作业要遵循"目标小而明确,量少而精要"的原则,既要让学生落实大纲要求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能体现减轻学生负担的原则,不做无用功。另外,作业要有助于落实重要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对于初中阶段的大多数学生来说,尤其是写作表达能力,言语技能是一个关键性因素。例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虽然很长,对于学生来说,重要的是第一、二两段,其写法极为精妙,点面结合,详略分明;动静结合,抓住了事物的典型特征;语言准确,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绘色绘声,巧妙地运用关联词语;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深入领会,再让学生仿照该段的范例,用"不必……也不必、单……就……"等复杂的关联词语来造句或者仿写一段话。
读与写·上旬刊2015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