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存有制度化的“崇洋媚外”

2015-01-19 00:46:43
环球时报 2015-01-19
关键词:名牌大学课题学术

杨帆

在香港“占中”运动平息后,有人开始思考为何内地大学生当时没有声援香港学生。笔者认为,虽然香港“占中”的主体是学生,但其精神领袖甚至直接组织者都是大学教授。因此,与其反思学生,不如借此机会反思内地高校存在的问题。毕竟,高校在青年学生的思想塑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根据多年来在高校任职的经验,笔者认为高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不解决,势必会削弱高校教育本应发挥的作用,甚至导致青年学生思想混乱。

首先,严惩腐败,堵塞法律漏洞。在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界腐败比官界、商界还要严重。学校各级领导掌握的资源并不少,如名牌大学招生、巨额课题费的评审等。课题费评审权实际上被少数领导垄断,他们直接或间接控制课题,而且数量惊人。

其次,控制招生盲目扩张,狠抓教学质量。在经济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大形势下,教育界的数量扩张却愈演愈烈。从扩招学生,到院校合并,大规

模向银行贷款,负债到天文数字并不想还也无法还。近年还刮起国际合作办学风,引进美德名牌大学文凭,这跟卖假文凭很像。

第三,实行教授治校,改变以行政压制学术的体制,严惩学术造假。大多数高校的教授委员会一直未能建立,以行政权力为中心运转,压制了高校学术发展,甚至导致学术造假和论文抄袭不断。教育部三令五申“对抄袭零容忍”,但很多抄袭造假行为被一些高校以“维护学校声誉”名义掩盖。

第四,我国高校的教学长期存在教条主义和僵化问题,不能适应改革开放的要求,甚至被西方新自由主义边缘化。早在10年前笔者就曾发表文章,指出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追求利益最大化”原则排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一门经济科学变成社会信仰的事实,并以“经济学非主流”的名义对抗之。

另外,高校存在制度化性质的崇洋媚外。各项制度,包括要求在国际杂志上发表文章,看重外国名牌学历给予高薪,都严重滋长了教师里盲目崇拜西方、脱离中国实际的倾向。

思想和舆论的引导与管理不是仅仅依靠行政措施就可以奏效的。我国社会已出现新的分化和社会矛盾,要进行新的反思和梳理。作为措施之一,我们要整顿好高校中存在的问题,旗帜鲜明地批判西方中心论,要支持和培养既有爱国主义立场、又有学问涵养的教师队伍。

过去有段时间,青年大学生的确受到了自由化思想影响。但近年来,他们的思想有所变化。西方阻挠中国申办奥运会引起他们不满;四川大地震引起他们的社会公共意识和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尤其是近年来中国经济崛起的事实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更是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所有这些,使得他们认同现行政治体制和党的领导,也因此没有附和香港学生。我们的高校正是应当抓住这样的契机,匡正高校风气,从而为青年学生提供正确引导。▲

(作者是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猜你喜欢
名牌大学课题学术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54
第一次写课题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中国博物馆(2019年2期)2019-12-07 05:40:44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商周刊(2019年2期)2019-02-20 01:14:22
中国的现在和未来需要名牌大学远程教育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中国卫生(2016年4期)2016-11-12 13:24:04
名牌大学管用吗
北方人(2016年16期)2016-09-06 03:46:51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中国卫生(2014年4期)2014-12-06 05:56:56
学术
Cambridge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