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转化后进生的五大法宝

2015-01-18 01:38:12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拦隆口镇上寺学校唐发芳
人间 2015年3期
关键词:小李小张小王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拦隆口镇上寺学校 唐发芳

浅谈转化后进生的五大法宝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拦隆口镇上寺学校 唐发芳

从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转化后进生问题历来是学校教育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而又棘手的课题,作为一个班主任,该怎样做好这项转化工作呢?我认为成功的经验脱离不了以下法宝。

转化;后进生

一、诚心的感化

诚心的感化是转化后进生的关键。一个班主任,一个教师,对这个问题理解不透彻,在学生面前总是认为我是老师,是长辈,你是学生,是小辈,我见多识广,经验丰富,我教你,你听我的,你向我学习,你听我的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即使我说的不对,你也无权质问我,我在你面前至高无上。2012年秋,镇中心学校安排一位从高中退下来的老教师到我校任教,正好跟我合作,接任九年级。他教语文,我教英语兼班主任。上第一节课,这位老师做自我介绍说他是从某某中学高中下来的老师,已任教几十年,有相当的教学经验,是大学本科学历等等,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一位高个子的后进生站了起来问道:“老师,你吹的也太离谱了吧!如果你真有那么大的本事,还会到我们这个小学校来,你忽悠谁啊?”,全班同学顿时大笑起来。这位老教师被这个学生突如其来的话问的不知所措,他火冒三丈,怒发冲冠,立即用教条指着这个学生历声呵斥,但这个学生就是不服,跟老师顶撞起来,一直纠缠到了我的办公室,我先用眼睛示意这位老师离开了我的办公室,后招呼那位学生坐下,扯正了他被拉扯歪了的衣服,递给毛巾让他搽去腮边的汗水,并递给一杯水让他解解渴。过了几分钟这个学生的心情慢慢的平静了下来,我才开始慢慢的跟他谈了起来,经过我诚挚的教育,耐心的开导,这个学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承诺以后不再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二、不言过,发掘“闪光点”

“荣于表扬,耻与批评”,这是人的正常心理,学生也一样。后进生的缺点、错误和劣迹常常是显露的,作为教师不能针对这些缺点对学生进行批评。相反,我们应该仔细寻找、发掘蕴含在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对他们的“闪光点”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优点,看到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到自己并非一无是处,从而抛弃自卑,增强自信,实现自我转化。

前年,我接受了一位双亲都在西宁工作的后进生,我问他为什么从条件那么好的城市转到条件这么差的乡下就读,他说他已经“读崩”了西宁所有的学校,双亲没有办法只好把他送到乡下爷爷奶奶处就读,从他的言谈举止中我发现他很自卑,缺乏自信。进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了解,我发现这个学生虽然学习不好,但他的篮球、乒乓球打得好。于是,我常常利用课余时间跟他到操场上边走边跟他切磋篮球、乒乓球的技巧。慢慢的,他也喜欢跟我聊聊他的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学习上的烦恼,我也借这个机会给他讲了几个类似他这样的学生的例子,从生活、学习、做人等各方面启发鼓励他。我给他制定适合他自己的近期目标,利用他的体育特长,让他组织同学们进行篮球、乒乓球训练,正好那年我县举行“夏季中学生篮球赛,”我校获得了冠军,这与他平时的组织和训练是分不开的。为此,全班同学都推举他当体育班长,他也感到无比高兴和光荣,我再次利用这个闪光机会跟他谈学习、谈理想,从他的爱好扩展到爱好学习这个话题中,从而让他努力成为学习上的班长。经过一学期老师的引导,他本人的努力,这个后进生变化很大,自卑感没有了,自信的笑容长挂在脸上,期末的学习检测他居然到了班里的前十名,因此他也被评为学校最佳“体育班长”和“三好学生.”

三、投之以情,施之以爱

爱是给予后进生心灵的一剂良药。平时,后进生所遭受的常常是冷眼,嘲笑,斥责等,而得到的关爱却很少,他们的心就像一颗稚嫩的幼芽,冷落和斥责,空洞的说教和批评使它枯萎。只有静心培育,才能使它茁壮成长。这就要求老师用爱心去感化学生,用爱去温暖这部分学生冰冷的心,用爱激起他们积极向上的求知火花,用爱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和做人的自尊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做班主任时刻不能忘记爱学生是我们育人的根本出发点,这样才能达到转化的目的。

四、沉着冷静,不怕反复

转化后进生的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克制自己,容纳他人,时刻保持冷静,沉着的头脑,对待后进生具有爱心、耐心、热心。“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班主任只有与学生建立起深厚的的感情,学生才会有困难找老师帮忙,有苦闷才会向老师诉说,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他才愿意听你的道理,老师指出的缺点他才愿意改,老师的帮助才愿意接受。

四、满腔热情,排忧解难

在后进生当中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压力和困难,不管那一方面,教师都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为他们排忧解难。像关爱自己的儿女一样去关爱他们,呵护他们,帮助他们。使他们时时感到老师的温暖和无微不至的关爱,长期以往,戴在他们头上的“后进生”的帽子自然而然的就消失了。

班主任是班级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直接的育人工作者,任务光荣而艰巨。班主任在做好育人工作的同时,须不断地研究,探索,只有在实践中不懈地努力,不断积累,才能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作为,有所建树。

[1]康艳玲;探寻后进生转化的艺术[J];中国校外教育.

[2]桑茂春;转化后进生的三大法宝[J];现代阅读(教育版).

[3]赵桂娥;数学后进生的成因和转化对策[J];学园(教育科研).

[4]赵彦霄;爱,在班主任工作中[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会议室的照片

县公安局刑侦大楼启用,办公室刘主任让秘书小王选择了一张能够充分表现局长飒爽英姿的工作照,挂到了刑侦会议中心最显眼的位置。局长察看会议室的时站在照片前,足足有两分钟目光都没有移开。小王知道这张照片是选对了。可局长一张嘴却让小王惊出了一身冷汗。局长说:这是谁的主意,这不是在搞个人崇拜吗?赶紧换了!小王一时语塞,看了看刘主任,不知如何应对。刘主任却不慌不忙的答到:这可不是个人崇拜,照片反映的那次集中行动可是我们局的一次经典战例,是我们全局的骄傲,这张照片挂在这里最合适不过了。听刘主任这么一说,局长的脸色也随之缓和了许多,说:是呀,这次行动确实是可圈可点呀。对了,行动结束后我们可是受到全省表彰的哟。说这话的时候局长明显有点兴奋。“那还不是多亏了局长指挥有方。”小王不失时机的插话道。局长转过头看了看小王,说道:话可不能这样说,不过当时也确实,啊,哈哈哈.....随后大笑着走向了别处。小王的心里简直比吃了蜜糖还要甜。

两天后,市局的张局长要来视察。刘主任从公文柜中拿出一张照片和小王秘书说:赶快拿去换了。小王瞟了一眼照片,看到局长仅仅出现在照片的一角,在照片上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物。说:这张?换到那里?“当然是换到会议室里,快去,不然来不及了!”说完,刘主任便急匆匆的走了,想毕是去迎接张局长了。虽然小王秘书心里不太有底,但既然是领导说要换,那就换吧。

小王秘书刚把照片换完,局长和刘主任满面陪笑的和市局的张局长一起走了进来。张局长站在照片前,盯着照片足足看了两分钟。小王这才注意到,原来照片中间那个显得无比神武的领导正是张局长,不禁对刘主任暗暗的竖了一下大拇指。这时张局长缓缓转过身来,严肃的对着局长说:这是你的主意吧,这不是在搞个人崇拜吗?......接下来的对话,小王秘书越听越觉得耳熟,更让小王秘书感到惊奇的是张局长最后哈哈哈.....的笑声竟然也和前天局长的笑声一模一样。

文作者/陈新奎

小李和小张的友谊

小张和小李是文友。

小张和小李同在一所中学教学。

小张和小李两个人都爱好写作。小张爱好写小说、散文,小李爱写政论文。两个人是好友,是那种志同道合的好友,他们相互鼓励,说看谁先出版自己的书。

小张写的小说、散文关注民生,关注芸芸众生,作品中的人物栩栩如生,内容丰富,反映世间百态、人生众相。小张用自己的小说、散文扬善抑恶,深得读者的好评。他的小说、散文先在县市级文学报纸杂志上发表,后来在省级国家级报纸杂志上发表,并频频得奖。小张很快成为这座小城的名人。人们说,这座小城将有一颗作家之星冉冉升起。

小李写的政论文显示出真知灼见。他笔锋犀利,针对经济改革中出现的种种弊端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和鞭挞。同时,小李也对政策作了理论上的分析和深刻探讨。他的文章频频见诸报端杂志:先在县市级报纸杂志上发表,后来也在省级国家级报纸杂志上发表。他的文章得到了学校领导及县市领导的好评。人们说,这座县城将有一颗政坛新星冉冉升起。

小张常常收到来信,来信说他的文章已被他们的刊物转载,并寄来了一笔笔稿费。小张用这笔稿费资助了几个成绩较好但家境贫寒的学生,有时还搭上自己的工资,小张常常因此成为月光族。有人说小张傻,辛辛苦苦挣来的稿费给了别人。小张笑了笑,不说什么。

小李也常常收到来信,来信说他的文章被他们出的大型文献专辑选用,却没有稿费,还要他寄去一笔不少的费用用来购买专辑和论文证书。小李为此搭上了稿费不说,还欠上了外债,也成了月光族。有人说小李傻,辛辛苦苦挣来的钱都买了无用的证书和专辑。小李笑了笑,也不说什么。

学校为出了这两位名人亦喜亦忧。喜的是,这座学校出了两位作家;忧的是,这两位成名人物早晚会搭上高枝,远走高飞。这是显而易见的,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这是千年不易之理。

果然不久,小张和小李都接到了聘书。

小张接到的是一家杂志社的聘书,要聘请他做那家杂志社的编辑。小张婉言谢绝了,继续做他的教师。几年后,小张虽然被评为高级教师、成为省作协会员,却一贫如洗。逼仄的家中成为学子们光顾学习的天堂。

小李也被一家杂志社看重,请他去做一名编辑,也被小李托词拒绝。但不久小李被县委书记看重,请小李做他的秘书。小李答应了书记的要求,做了县委书记的秘书。不几年,小李成了一个乡镇的党委书记,建起了的豪宅,坐上了豪车,宽阔的客厅常常富豪如云。但从此,两人的友谊走到了尽头。那是小张主动割断了这个情谊。而小李却时常提起这段珍贵的友谊,说“苟富贵勿相忘”,要提携昔日的好友,却被小张拒绝。

这时人们才大梦初醒,说小张是真傻,小李是假傻。

小张投资于学生一无所得,成了贫寒作家、终身教师;小李却生财有道升官有道,成就了自己的事业,眼下正是副县长热门人选。

有一天,小李被检察机关请到了监狱,被判了有期徒刑。小张到监狱内去看望小李这位昔日的好友。小李紧紧拉着小张的手,泪洒衣襟,悔不当初。小张送给小李一部自己出的文学专辑,说:“从头来,还有明日。”

小李把那本书紧紧抱在怀里,频频点头。

小张不久收到了一部从监狱里寄来的小说,内容是描写政府惩治官场腐败的。那部小说上赫然写着小李的名字。

小张与小李依然是好朋友,从此不舍不弃。

文作者/尚纯江

河南省鹿邑县公安局

G635.1

:A

:1671-864X(2015)01-0173-02

陈新奎 男 公务员,现任淮南市潘集区区委办副主任。1993年开始公开发表文学作品,至今已有数十万文字散见于《中国建设报》《中国旅游报》《西部时报》《新商报》《中华辞赋》《演讲与口才》《文苑》《参花》《大散文》《大众散文》《志苑》《淮南文艺》《淮河早报》《皖江晚报》等报刊杂志,有多篇作品被收入各类文集。

猜你喜欢
小李小张小王
还有机会吗
晚晴(2021年1期)2021-05-17 14:56:02
减肥
实话
故事会(2018年10期)2018-05-19 03:39:22
麻辣烫
故事会(2018年4期)2018-03-01 15:21:16
巧妙的奉承
故事会(2018年3期)2018-02-07 15:36:50
有缘人
喜剧世界(2017年21期)2017-12-05 13:17:33
借钱
故事会(2017年9期)2017-05-08 11:35:25
为了能够得到小李的关注正在不断努力中
谁逗谁
故事会(2016年4期)2016-02-19 22:03:03
反正看不懂
故事会(2015年22期)2015-11-18 02:3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