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萨凯·卡德尔
信息技术条件下实施创新教育探讨
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萨凯·卡德尔
教育在社会发展中承担着极其重要的任务。它不仅是对受教育者个人思想、心理素质和求生技能的培养,它还进一步提高社会富裕程度、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促使教育理念不断更新与转化,教育创新将会成为教育发展的主流。教育也只有不断创新,并尊重教育规律、尊重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带来自身的健康发展。
信息技术;多媒体;创新思维;素质教育
计算机是现在最重要的信息处理工具,而教学活动的本质就是一个信息传递和处理的过程。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计算机和网络应用的普及,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正日 益引发人们的重视。在中小学日常教学中,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来实现教育的创新,一直以来是科研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们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课程改革的目标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但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场所、课堂教学时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障碍。而信息技术却能够提供一种互动式的学习环境,为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信息技术为教育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我们应该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教育创新的目标和要求。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和谐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质疑,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教育家陶行知曾指出:“创造力最能发展的条件是民主。” 课堂教学民主是培养和形成创造性思维的根本保证。师生关系融洽、和谐是形成民主平等教学氛围的主要因素。信息技术下的多媒体教学,能把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各种媒体信息都集成在一起,表现形式灵活,将教学活动变得活泼、有趣,使学习气氛变得轻松、和谐,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质疑问难的热情。
(二)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辅助学生自主学习,形成创新能力。
在现阶段的条件下,教师面临的困难之一就是学生数量多,学习能力差异大。五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了著名的“程序教学法”,其主要思想是将教学内容划分成许多小单元,按一定的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顺序,把复杂的内容化难为易,让每个学生能以自己的能力以及相应的速度和方式进行学习。而计算机的出现,为实现这一教学理论提供了最得力的工具。在多媒体网络教室里,学生与计算机构成双向的信息交流系统,每台计算机相当于一个会教学的教师,而学生可按自己的学习步调应答问题,选择控制学习节奏,以不同的方式和速度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在思想压力下感情状态妨碍接受知识,反之在无隔阂无拘束的情况下,感情状态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计算机创造的安详和谐的环境,很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造力的提高。
(三)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能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各种交流平台,支持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活动。
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探究空间。通过网络,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快捷方便的查找知识与资料,进行拓展性学习。各种交流平台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拓展交流的对象。通过交流平台,学生可以随时与同伴、教师或专家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心得与经验。
生态理论认为,人的智力不是在个体的脑子里,而是人脑和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计算机网络创设的智能化学习环境,是儿童智力、能力、心理发展的一种理想环境。
(一)要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的建设,这是运用信息技术实施创新教育的必要前提。
没有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就谈不上学生的自主学习,更不可能让学生进行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收知识的状态就难以改变,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也就无从说起。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既然落不到实处,创新人才的培养自然也就落空。
(二)在学习内容的组织上,以单元学习和综合学习为主。
在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中,利用网络可以方便的重组知识和扩展学习资源,所以,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下的学习内容一般是以单元为单位的综合内容。这种组织形式的学习内容,有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有利于知识与技能的系统化、整体化。
(三)在教师的作用发挥上,突出引导与参与的功能。
在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下的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在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中,学生大部分时间进行的是个别化学习,需要教师的点拨与指导。教师应该通过引导或参与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促进学生的学习。
(四)在技术支持教学过程上,充分发挥网络的功能。
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中开展教学活动,应该充分发挥网络的资源共享、交流合作的功能。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利用网络的交流功能,组织讨论与协作学习活动。
信息技术条件下,对各行各业都提出新的挑战,而对教育界来说,最紧迫的任务是教育创新思想的建立和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信息技术在新的世纪必将带来一场新的教育创新革命。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二○○一年六月八日.
[2]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
[3]何克抗,儿童思维发展新论,WWW.etc.edu.cn/学者专访/何克抗,2004年8月.
[4]张立新,张丽霞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程》,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
G633.67
:A
:1671-864X(2015)02-01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