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七巧板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材料只需要普通文具:一枝笔、一把尺、一把剪刀和一块纸板/纸张,如喜欢,可准备少许颜色笔。
1.首先,将纸板从右上角到左下角画一条线。
2.从上方的中间画一条线到左边的中间。
3.在第二条线的中间到右下角画一条线。
4.在第二条线的中间到第一条线四分之一的位置画一条线。
5.在左边的中间到第一条线四分之三的位置画一条线。。
7.最后,把它们涂上不同的颜色并跟着黑线条剪开,你就有一副全新的七巧板了。(如下图)
“七巧板”又称“智慧板”,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拼板工具。七巧板中有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它的数目不多,却能拼出很多种图形。谁能想到这种玩具是由一种古代家具演变来的呢?
宋朝有个叫黄伯思的人,对几何图形很有研究,他热情好客,发明了一种用6张小桌子组成的“宴几”——请客吃饭的小桌子。
后来有人把它改进为7张桌组成的宴几,可以根据吃饭人数的不同,把桌子拼成不同的形状,比如3人拼成三角形,4人拼成四方形,6人拼成六方形……这样用餐时人人方便,气氛更好。
后来,有人把宴几缩小改变到只有七块板,用它拼图,演变成一种玩具。因为它十分巧妙好玩,所以人们叫它“七巧板”。
到了明末清初,皇宫中的人经常用它来庆贺节日和娱乐,拼成各种吉祥图案和文字,故宫博物院至今还保存着当时的七巧板呢。
18世纪,七巧板传到国外,立刻引起极大的反响,有些外国人通宵达旦地玩它,并叫它“唐图”,意思是“来自中国的拼图”。
七巧板的结构
七巧板是由下面七块板组成的,完整图案为:五块等腰直角三角形(两块小形三角形、一块中形三角形和两块大形三角形)、一块正方形和一块平行四边形。可以拼排成为千变万化的几何图形,形拟各种自然事物,“纵横离合变态无穷”。它的特点是巧、变、复、朴、尖、合,渗透了中华文化的易理。七巧板不但流传于中国,近年来因为各种拼图能够启发儿童智力而被西方国家被选为儿童智力开发的必选玩具。
七巧板的游戏规则
在排七巧板的时候,所有的组件都必须使用到,而且只能使用这7个组件排列。
七个组件之间可以角边相接,或边边相接,但绝对不能重叠,所以,不论排成哪种图形,总面积一定相等。知道了简单的规则,再来探索它的玩法,七巧板的玩法有三种:
1、依图成形:即是根据已知的图形来排出答案;
2、见影排形:从已知的图形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排法;
3、自创图形:您可以自己创造新的玩法、排法。
七巧板的应用
七巧板现在被家长们广泛采用来帮助小孩学习基本逻辑关系和数学概念。它不但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各种几何图形、数字,认识周长和面积的意义,它还可以教导小朋友辨认颜色,引导小朋友领悟图形的分割与合成,进而增强小朋友的手部智能、耐性和观察力。它还可用以说故事,将数十幅七巧板图片连成一幅幅的连惯图画,即可当漫画般说给小朋友听。先拼出数款猫、几款狗、一间屋,即可说出一个美妙动人的故事。
创意七巧板
小朋友们,赶紧动手,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创造更多可爱有趣的图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