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文
下图为西周时期的大盂鼎铭文。大盂鼎是西周康王时期的著名青铜器,内壁有铭文,长达291字,其大意为:周王告诫盂(人名),殷代以酗酒而亡,周代则忌酒而兴,命盂一定要尽力地辅佐他,敬承文王、武王的德政。其书法体势严谨,字形、布局都十分质朴平实,用笔方圆兼备,具有端严凝重的艺术效果,是西周早期金文书法的代表作。
二、草书
草书,是为了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书体。也是书法艺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不过草书有草书的技巧和艺术,若像宋朝丞相张商英那样,笑话就闹大了。张丞相喜欢书写草书,但是很不工整。一天,他忽然得到佳句,赶忙索要笔墨奋笔疾书,字非常潦草,写了满纸。他当即让侄儿把诗句抄录下来。侄儿抄到笔画怪异的地方,感到迷惑不解,便停下笔来,拿着他所写的字询问张丞相是什么字。张丞相反复辨认了很久,也没认出来自己写的是什么字,于是就责骂侄儿说:“你怎么不早一点儿问我,以致我也忘了写的是什么。”
三、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大约出现在西汉晚期和东汉初期。
在浩如烟海的书法艺术宝库中,行书无疑是一座最为绚烂多姿、丰富厚重的宝藏。其中为世人所熟知的便有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王羲之所创作的《兰亭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