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条件下校园健康网络文化建设的路径建构

2015-01-13 23:56:41周青利
新校园·中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新媒体

周青利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条件下网络发展给校园文化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明确提出了建设校园健康网络文化应该把握的主旋律,从而进一步探索校园健康网络文化建设的规律性,提出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向互动律、网络上因势利导和造势引导相协调律,最后指出了拓展校园健康网络文化建设的新路,包括设立信息把关人、做好网络领路人、开展网上舆情引导等。

关键词:新媒体;校园健康网络文化;路径构建

校园文化建设一直是大学管理与发展的积极追求,“文化的力量”正成为推动教育进步的巨大动力。而校园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向网络的延伸,是校园网络化条件下所形成的一种崭新的校园文化,它和校园文化互相交错、互相渗透并互为补充,对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明确校园健康网络文化建设的主旋律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利用校园网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构建校园健康网络文化,才能使校园网络文化真正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流文化和先进文化。

1.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的信息导向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大学生对信息的强烈需求,校园网络成为高校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应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平台。

2.牢牢掌握网络信息传播的话语权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站的信息内容只有“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才会受到大学生的欢迎,网站的文本表达方式也只有符合网络特征才能够引起大学生的共鸣。因此,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点击率包括:首先,经常维护和更新网站的内容,为大学生提供最新的信息。其次,要注意网络语言特有的表达风格。

二、探索校园健康网络文化建设的规律性

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向互动律

在网络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完全可以建立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的互动关系。首先,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双向依存的。因为网络信息的海量性和网络开放性的特点使得受教育者可能比教育者还了解现代信息的情况,而教育者可以利用自身掌握的知识引导受教育者遴选网络上健康的信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就共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相长的过程。

2.因势利导与造势引导相协调律

在运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因势利导和造势引导相协调的规律。首先,教育者可以通过设置正确议题,引导舆论导向,吸引更多的受教育者参与到该事件的讨论中来,从而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引导受教育者的思想向正确的方面发展。其次,教育者还可以通过上贴、跟贴的形式,发表具有影响力、言论正确的贴子,因势利导,引导事态向好的方面转化。

三、拓展校园健康网络文化建设的新路径

1.设立信息把关人

校园网作为大学生交流思想、表达意见和建议的公开场所,应该在权限上设置相应的校园网信息把关人,没有把关人也就意味着缺少正确的导向和有效的调控。设立校园网信息把关人不只是管理信息健康的问题,还包括管理学生上网时间的控制。

2.做好网络领路人

网络领路人,就是能够以网络为载体,充分利用网络的功能优势而开展有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做好网络领路人,首先,教育者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其次,教育者还要能够指导学生正确上网、科学运用网络,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利用网络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素质的意识。

3.开展网上舆情引导

网上舆情引导主要包括:首先,网络上要有党、团组织的声音。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强化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解和领悟,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校园网络阵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开展网上政治理论教育和讨论,提高网络文化引导的针对性。

四、发挥校园健康网络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

1.扩展大学生思想认识视野

首先,大学生们遨游在网上,可以通过E-mail、QQ、MSN等与世界各地的人交朋友,了解最新的新闻信息、政治时事等,这不仅能增长大学生的见识,还可以增强他们胸怀世界、放眼全球的大局意识。其次,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各种网上论坛、虚拟社区活动、在线异地聊天,发出和查找各种自我需求的信息,了解社会发展的真实状况,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2.提升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网络是一个自由的传播媒体,上网者具有很强的自主性,这就对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信息发布平台、网络即时通讯平台等为大学生提供了各种展示自己特性的方式,如果大学生没有一定的自我教育和约束能力,就会沉迷在网络中迷失自我。

3.促进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

网络的复杂性可以使大学生在杂乱的信息流中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按照自己的需求和心理意愿进行活动,增强自身维护良好品质的自觉自愿行为,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网络信息的海量性和承载内容的多样化,可以让大学生通过对这些资料、图片和信息的鉴别和分析逐步提升自身的审美观念。

猜你喜欢
新媒体
融媒体时代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舆论影响力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3:04:11
新形势下精品图书的内容策划与艺术设计创新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46:28
报纸副刊的传播意义与运营策略研究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45:23
真我与偶像:新媒体语境下的明星与粉丝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12:01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01:05
政府危机公关中的新媒体传播机制透析
人民论坛(2016年27期)2016-10-14 13:10:23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19:46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12:46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2:55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中国记者(2016年6期)2016-08-26 13: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