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西游记本质论

2015-01-07 07:43:20朱灿灿
卷宗 2015年12期
关键词:大话西游孙悟空西游记

朱灿灿

摘 要:西游记的本质是什么,是英雄主义?是三教的宣扬?是取真经?西游记中充满了哲理与哲思,大话西游就是把这些哲理哲思通俗的来加以表现。可以说,西游记的本质是大话西游。大话西游因为西游记而生出,但它又反映西游记,是对西游记的另一种解释。当你了解到西游記本质后,你会惊叹大话西游就是在反应西游记的内核。

关键词:西游记;大话西游;本质;孙悟空

西游记的本质是什么?佛家、道家、儒家会说西游记是宣扬三教的书。而有的会说西游记是在讲斩妖除魔的勇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阴谋家认为西游记是在讲权谋。社会学家认为西游记在讲看谁的社会关系硬和广泛。甚至在大家纷言的当今时代有人说西游记是孙悟空的屌丝逆袭之路。西游记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大家亦云。我认为西游记的本质被大话西游反应了出来。就是说大话西游反应西游记的本质。

大话西游是周星驰主演的电影,就是那个被无厘头电影界标榜的电影。用一个搞笑的电影来反应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是不是太不合适。其实不然。在了解到西游记本质后,你会惊叹大话西游就是在反应西游记的内核。大话西游它并不荒诞,恰恰里面是有很多的哲理的,让你带着苦带着笑的反思,亦或是思考人生。大话西游里的内涵,是西游记的另一方面的窥探,跳出西游记,观之就会感悟到。如果西游记是镜子的一面,那另一面就是大话西游。

西游记是取经为目的的为目标为理想的。而取经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更令人思考的是取经要舍弃什么?从人到行者再到佛,里面充满了舍弃与放下。就像一句话说的那样,有人问你爬的高不高,有人会问你爬的累不累。西游记是孙悟空一步步从石头到佛的过程,没有窥探孙悟空的内心。而大话西游,像是在窥探他的内心,他有了自己的真实的想法,真感了。

西游记刻画的孙悟空是端着的,即使有想法,如偷吃仙桃,如想成为齐天大圣的想法,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这些想法又是表面的,内心深处的想法可能就是大话西游那样,再没有被迫加紧箍咒的时候,大话西游里他可以说师傅是苍蝇并打他。西游记中孙悟空在没有带上紧箍咒的时候也同样不受管理。试着想想要是没有紧箍咒,孙悟空会乖乖的去取经,亦或是会顺利的跟着唐僧从大唐跨过几万里走到西域,而且还是拼命打各路妖怪。孙悟空有想取经吗?或者说孙悟空有想到经书这一回事吗?在西游记中想要取经的根本上就只有唐僧。孙悟空取经干什么用呢?大话西游里孙悟空为了救紫霞而成为孙悟空大圣,他法力无边,当他能救他想救的人的时候就永远不能去拥有她,只能放弃。孙悟空学会了舍弃。从人到圣是要有舍弃的。有舍有得。舍的得的都是孙悟空所想到的吗?亦或是问舍的和得的都是孙悟空所想得的所想舍的吗?

西游记中孙悟空是妖怪,它和猪八戒和沙僧一样属于妖怪类的,而唐僧是人,身为人的唐僧收服三个妖怪去让这三个妖怪去打其他的妖怪们。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沙僧打的妖怪不亦乐乎。可他们有没有想到过他们是和自己一样的同类呢。大话西游中有一段话,观音让唐僧念紧箍咒管理孙悟空。唐僧说那个金箍孙悟空戴的不舒服,他们会告我虐待动物。这段对话就很好的显示出来了大话西游对西游记的揭露。

西游记的孙悟空是像我们人类在公共场合表现的那样的,努力展现最美好的一面,英雄的一面,像个斗士一样。而大话西游里的孙悟空就是人,他有一颗椰子一样的心,紫霞在他心里留了一滴泪的咚咚跳的心。难道西游记的孙悟空没有活着吗?就像作家臧克家说过的一句名言那样—“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活着但是他没有灵魂,当一个灵魂没有感知到自己内心时,当一个生物没有问自己的内心时,当一个人没有内心思想时,他是死的。大话西游里的孙悟空是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的另一面,西游记的孙悟空会不会在睡前思考自己的存在和自己真实的想法。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像是挖走了心但是还保留大脑的孙行者,大话西游里的他就是他缺的那颗心。

取经是什么?取经是你本来的想法?还是你一直追求的目标。这些对于唐僧毋庸置疑。取经是唐僧的目标。即使在大话西游里面,取经也是唐僧所不断念叨的,不断想去做的事情和事业。对于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它们一开始的追求是什么?不是取经。猪八戒就是想在高老庄取个娘子过人间一样的生活。而它们最后通过取经都变成了佛。是被动成佛。不是一开就想成佛。傻不愣登,没有目的去做的事情而得到的成佛是应该成佛还是不应该呢。而佛教修行是“不修之修,就是不追求有意的,刻意的去修行。”他们并没有奉行这个佛理。

大话西游里的猪八戒的想法是考了状元和娶了两个美丽的磨豆腐的娘子。这与西游记中猪八戒一开始的想法和目标是差不多的。猪八戒是更想过人的生活的妖怪。用专业词来说猪八戒具有小农思想。但是因为取经,他们舍弃自己原有的目的踏上行程。而在取经的路上他的愿望和思想最根本的想法是一次次出现的。不知他最后成了佛后是否还记得最初最深最想要的生活和想法。在大话西游的结尾,在城楼上和紫霞抱在一起的夕阳武士看着远方踏上西行的孙悟空说:“他好像一条狗。”这是孙悟空自己的内心对自己的看法,不能去追着自己的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是违着自己的心去做事情会像一条狗一样。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何尝不也是这样。从最根本上分析大话西游真的是在反应西游记。

西游记和大话西游也是有些共同点的,不同的是大话西游变现的更明显,更能揭露西游记的本质而已。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中最特别的,因为它里面包含了三教,而且三教还合一了。在西游记里面,观音讲着讲着就在讲道家的东西,菩提老祖讲着道家的东西里面也会讲佛教的东西,儒家的东西。但是,更特别的是三教在西游记中被颠覆了。儒家也好,佛家也好,道家也好,全拿你认为最神圣的人开玩笑,如来,观音,玉帝。西游记中的这些颠覆是石破天惊的。西游记中和大话西游中都有这么一些情节,这些情节非常的惊人。其中有一处西游记原文中写到“大圣闻言,心中作念道:“这菩萨也老大备懒!当时解脱老孙,教保唐僧西天取经。我说路途艰涩难行,他曾许我到急难处亲来相救。如今反使精邪摹害,语言不的,该他一世无夫!”西游记这里写到的是,孙悟空说观音一世无夫,怎么竟然对观音说这样的话呢。再加上在如来手里撒尿,还一直叫玉帝老儿,揪太白金星的胡子,对土地公公从来是大声询问等,而大话西游中神、佛被捉弄的例证就更多了,甚至过之而不及。唐僧唠叨孙悟空不要乱丢金箍棒的时候,观音就试图要掐死唐僧。对佛教道教的讽刺到处有。如果西游记中打破的还不明显的话,那大话西游就淋漓尽致的展现。大话西游中孙悟空对菩提老祖的连打带踹,对唐僧的厌烦,对观音的不尊重,等等。种种的表现是都在说明三教被颠覆。三教被颠覆就是在说明西游记的本质并不是宣教。西游记并不是为了宣教而写的。西游记有其他的本质。甚至可以说西游记取经为取的佛经也不是西游记的本质。西游记的本质是人性,西游记的本质被大话西游尽情的展现。

大话西游反应西游记的本质,而且在各个方面都有展现。西游记的本质并不是三教宣扬,并不是英雄主义,权谋主义,社会关系主义,它可能是在揭示人性的本质。它可能里面包含的,透漏的都是人性的本质,人性的渴望。以及可以说是人的欲求。可能就像大话西游的结尾一样,猪八戒可能就是想像人一样娶妻生活,孙悟空就是想像夕阳武士一样和自己心爱的女子在一起。而不是崇高的理想,而不是像成为英雄,而不是成为宣扬三教的工具,而不是成为无欲无求无色永空的高高在上的佛。

参考文献

[1]《西游记》 吴承恩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2007年4月第2版

[2]《西游记漫话》林庚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7月第1次版

[3]《文化载体论—李安纲揭秘西游记》李安纲著,人民出版社出版,2010年11月第1次版

猜你喜欢
大话西游孙悟空西游记
秒变孙悟空
快递来了个孙悟空
大话西游
我和孙悟空的一天
趣味(语文)(2020年5期)2020-11-16 01:34:58
大话西游之品玩骐麟4K悟空播放机心得
西游记
中国漫画(2017年9期)2018-01-25 20:12:14
西游记
中国漫画(2017年10期)2018-01-25 18:42:55
西游记
中国漫画(2017年4期)2017-06-30 08:39:17
大话西游之沙尘暴
《大话西游》喜剧色彩遮蔽下的悲剧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