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素芳
(安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河南 安阳 455000)
多元文化下的民族声乐教育探讨
邢素芳
(安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河南 安阳 455000)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尤其是经济全球化以来,世界联系成一个整体,不同种族之间的思想文化也在不断地渗透,因此当今时代是一个多元的时代,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如何保持好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地位,如何促进我国民族声乐的发扬光大,成为每一个民族声乐家所关心的问题,因此文章针对多元文化下的民族声乐教育进行了研究,希望对于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有所帮助。
多元文化视野;民族声乐教育;探讨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物质财富得到了极大地丰富,因此人们更加的关注自我精神需求,但是传统的文化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了因此文化需要不断的改善,不断的丰富,从而满足人们的需要。民族声乐也是我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生部分,因此,民族声乐要想得到非常好的发展,其也需要在当今多元化的时代下不断地自我丰富。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深入推行,民族声乐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非常巨大的进步,但是仍然有很多方面做的不到位。
1.民族声乐课程与文化课程脱节制约着民族声乐的纵深发展。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考试制度下,我国声乐课程是与文化课程相脱节的。这样就容易使得我国的民族声乐教育停留在学上,得不到进一步的纵深发展。我们知道任何一门课程并不是独立存在于世间的,它与我们的周围环境丝丝相扣。因此我们在进行民族声乐教育的时候如果只注重声乐课程的教学,这样就使得声乐课程缺乏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的支持,这样民族声乐教育的视野以及框架就比较狭窄,缺乏必要的哲理性。并且在教育的领域中我们进行民族声乐教育的时候与知识教育相脱节,这样就容易导致学生的知识面狭窄,这不利于学生对于民族声乐的全面认识,从而不能够深入理解民族声乐,从而影响到了我们对于民族声乐的再创造,影响到了民族声乐的丰富与发展。
2.民族声乐文化课程与我国传统文化相脱节。当今世界是一个紧密联系的世界,因此可以说民族的文化就是世界的文化,但是我们要想保持住我们民族声乐的特点,要想将我们民族声乐发扬光大,我们就应该立足于我国传统文化博采众长,促进我国民族声乐走上向世界。但是由于我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原因,导致我国目前的声乐教育仍然存在着崇洋媚外的陋习。在我们进行民族声乐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民族声乐的文化课程明显的与我国传统文化不相符。
1.民族声乐教学要建立与其他学科的纵深联系。从上文中我们知道我国民族声乐教育与其他文化学科产生脱节从而导致了我国民族声乐的早创造受到影响,因此在当今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我们应该不断地加强我国民族声乐教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这样就可以拓宽学生对于民族声乐的认识,为民族声乐的发展提供学科上的支持以及哲理上的保障,促进我国民族声乐的纵深发展。
任何一门学科要想在当今时代发扬光大就首先应该破除“千人一腔”的现象,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才能够不断地拓宽我们的知识面,从而在这些文化知识里汲取营养,促进对于民族声乐的理解,促进民族声乐的创新,从而有助于我国民族声乐的发扬光大。
2.民族声乐教学要与民族文化联系起来。没有文化的民族就像是无源之木,因此我们在进行民族声乐的创新的时候,就应该站在民族文化的根基上,不断地吸取外来文化的精华,这样才能够既保持好我国民族文化的特色,又有助于我国民族声乐适应社会的发展,从而推动民族声乐走上世界。
例如,我们众所周知的江苏民歌《茉莉花》。《茉莉花》曲调优美,在我国各地都有流传,这是因为《茉莉花》这个曲调不拘于形式,可以很好地与当地文化进行结合,并且保持着自己传统文化的特色,这样在其他地方进行流传的时候,既打破了当地文化的壁垒,又保持了自己的特色,从而有助于《茉莉花》这个曲调的广为流传。近代以来,《茉莉花》仍然是凭借着这一优势走向了世界,可以说是我国民族声乐的一个辉煌,因此我们要想发扬光大我国传统的民族声乐就应该将民族声乐与文化联系起来,这有助于降低民族声乐传播的壁垒,促进民族声乐走向世界各地。
3.民族声乐要与世界文化联系起来。我们知道当今世界是一个紧密联系的世界,因此我们的民族声乐的发展前景在于促使我国民族声乐走向世界,因此应该不断地加强我国民族声乐的世界文化的浸润,这样就可以降低我国民族声乐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壁垒。我们只有了解世界文化,不断地引导学生树立世界文化的观念,这样才能够促使我们民族声乐的走向世界。
总之,在多元文化发展的当今时代,我国的民族声乐的发展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但是由于我国传统民族声乐的教学理念的根深蒂固,使得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为我国民族声乐的教育提出了几条建议,希望有助于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
[1]熊叶玲.学生主体意识:视唱练耳教学观变革的核心内涵[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4(02).
[2]石惟正.是分道扬镳,还是殊途同归?——论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道路[J].人民音乐,2003(09).
[3]乔新建.确立民族声乐双重发展途径的构想[J].音乐研究,2003(02).
J607
A
1005-5312(2014)35-0175-01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4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