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强心中药联合新活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2015-01-04 03:16:28刘鹏
中国中医急症 2015年3期
关键词:利钠人脑益气

刘鹏

(浙江长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医院,浙江 湖州 313117)

益气强心中药联合新活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刘鹏

(浙江长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医院,浙江 湖州 313117)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益气强心中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4例。对照组给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强心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N末段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心肌肌钙蛋白的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7.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74%(P<0.05)。治疗后,两组NT-proBNP、LVEF、cTnⅠ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NT-proBNP、LVEF、cTnⅠ水平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益气强心中药治疗AMI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NT-proBNP和cTnⅠ水平,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AMI并发急性心力衰竭 重组人脑利钠肽 益气强心 血浆N末段脑利钠肽前体 心肌肌钙蛋白

急性心力衰竭是急性心肌梗死 (AMI)常见并发症,发病率和致死率较高,可使患者神志模糊,血压持续下降等,严重威胁生命健康[1]。西医学通常采取扩血管、利尿、正性肌力等药物治疗,然而扩血管药物使用需要符合其适应证,而正性肌力药物则多为洋地黄类,需密切检测血药浓度以防过量中毒[2]。研究显示,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具有利尿,降低心脏负荷,增加心输出量等作用,有利于改善心力衰竭[3]。此外,益气强心中药近年来已应用于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4]。笔者通过联合应用rhBNP和益气强心中药治疗AMI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旨在观察西药联合中药治疗AMI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浆N末段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心肌肌钙蛋白(cTnⅠ)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所选病例符合(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诊断标准[5],心电图的动态演变;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病史;心肌坏死的血清心肌标记物浓度动态改变。符合上述3条标准中的两条即可诊断为AMI并发急性心力衰竭。(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制定,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证型。临床表现:心悸气短,胸胁作痛,胁下痞块,下肢浮肿。面色晦暗,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涩或结代。(3)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者;年龄40~80岁;发病病程<24 h的患者;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入组者;均已经医院相关伦理委员会批准。(4)排除标准:不符合上述标准者;精神疾病者;甲状腺功能异常、急慢性感染、糖尿病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严重心、肝、肾及造血系统等功能异常者;对本组研究药物过敏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在浙江长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医院心血管内科初诊为AMI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248例,其中男性139例,女性10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4例。对照组124例,男性68例,女性56例;年龄42~79岁;平均(59.24±6.15)岁。观察组124例,男性71例,女性53例;年龄46~80岁,平均(60.27±5.81)岁。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内科药物治疗,包括ACEI、利尿剂等,并给予rhBNP(新活素,成都诺迪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先按照1.5 μg/kg剂量静脉推注90 s以上,再按照0.01 μg/(kg·min)静脉泵入,持续48 h。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强心中药方:红参15 g,附子10 g,黄芪15 g,三七10 g,丹参15 g,川芎10 g,五加皮15 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7 d为1个疗程。

1.4 检测指标 (1)血浆NT-proBNP测定:采用ELISA法,分别于患者住院时和治疗后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2 mL,于4℃下1000 r/min离心10 min,提取血清用于检测。NT-proBNP试剂盒购自罗氏公司,正常参考值<300 pg/mL,检测范围5~35000 pg/mL。(2)左心射血分数(LVEF)测定:应用Simpson法测定,采用GE公司(美国)全数字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2.1~ 3.5 MHz。(3)cTnⅠ测定: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分别于患者住院时和治疗后采静脉血,立即分离血清测定。

1.5 疗效评价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制定。显效:心衰完全控制、心功能改善>2级。有效:心衰症状大部分减轻,心功能改善>1级。无效:心衰症状无明显改善,心功能无改善。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AMI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NT-proBNP水平比较 见表2。两组治疗后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 (均P<0.05),且观察组NT-proBNP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AMI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NT-proBNP水平比较(pg/mL,±s)

表2 两组AMI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NT-proBNP水平比较(pg/mL,±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1 2 4 8 1 2 . 5 6 ± 5 9 . 2 6 2 3 9 . 7 8 ± 2 4 . 1 9*△对照组 1 2 4 7 9 6 . 3 2 ± 5 7 . 8 2 3 5 2 . 1 8 ± 3 6 . 7 4*

2.3 两组治疗前后LVEF比较 见表3。两组治疗后LVEF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 (均P<0.05),且观察组LVEF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AMI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LVEF比较(%,±s)

表3 两组AMI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LVEF比较(%,±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1 2 4 3 6 . 1 6 ± 2 . 4 7 4 9 . 8 7 ± 3 . 9 1*△对照组 1 2 4 3 6 . 2 8 ± 2 . 7 9 4 3 . 1 2 ± 3 . 6 7*

2.4 两组治疗前后cTnⅠ水平比较 见表4。两组治疗后cTnⅠ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

表4 两组AMI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cTnⅠ水平比较(μg/L,±s)

表4 两组AMI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cTnⅠ水平比较(μg/L,±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1 2 4 1 4 . 2 7 ± 3 . 8 5 1 . 0 8 ± 0 . 6 1*△对照组 1 2 4 1 3 . 4 2 ± 3 . 1 1 2 . 9 2 ± 1 . 0 7*

3 讨 论

cTnⅠ是一种存在于心肌细胞中的特殊蛋白质,一旦心肌受损,cTnⅠ释放,随后进入血液循环系统。cTnⅠ是目前良好的心肌标志物,cTnⅠ/cTnT是评价心肌梗死的金标准。BNP多数在心室分泌,可反应心脏功能。BNP水解生成NT-proBNP,NT-proBNP稳定且半衰期长,可有效反映心脏受损情况,是心力衰竭预后的强有力风险因子。本研究采用新活素和益气强心中药治疗AMI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新活素为冻干rhBNP,具有扩张血管,利尿排钠,抑制心肌细胞增殖等多种作用。研究显示,在心力衰竭严重阶段,患者体内BNP水平显著升高,但仍存在水肿,心率和血压增高情况,表明内源性BNP不足,因此补充外源性BNP可治疗急性心力衰竭。rhBNP可以激活鸟苷酸环化酶,升高环磷酸鸟苷浓度,扩张动脉和静脉,降低心脏负荷,缓解全身症状;减少分泌醛固酮和肾素,拮抗交感神经的保钠和升血压作用,降低心室前负荷,改善血流动力学;阻止心肌间质纤维化和心肌增生肥厚,延缓心脏重塑[3,7]。

心衰可归属于中医学 “咳喘”、“水肿”、“心悸”等范畴,其基本病机为阳气不足,气血亏虚,血瘀痰浊,治疗应兼顾标本,以化瘀通络利水,益气养阴温阳为准则。本方采用红参、附子、黄芪、三七、丹参、川芎、五加皮,其中,红参可大补元气,益气摄血,常用于气虚欲绝之症[8];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常用于大汗亡阳,阴盛格阳之症;黄芪益气温阳;三七、丹参活血化瘀。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表明,红参含有人参皂苷,具有降低心率,增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附子含有去甲乌药碱,可增加心输出量,增强心肌收缩力,具有显著的强心作用,与人参配伍可改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增强治疗或缓解急性心力衰竭的作用[9];川芎和五加皮可改善冠状动脉和心肌微循环,以纠正心肌缺血缺氧现象。诸药合用强心益气,活血化瘀,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率。

本研究结果示,联合用药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改善患者NT-proBNP、LVEF和cTnⅠ水平。由此可见,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益气强心中药治疗AMI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李为民.心力衰竭临床诊断与治疗——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最新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30(3):200-202.

[2] 李占全,栾波.心力衰竭传统治疗药物新评价[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4,34(7):644-647.

[3] 陈茂华,薄小萍,羊镇宇.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急性心力衰竭循环内分泌激素及左室功能的影响[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2,28(7):508-510.

[4] 黄芳,徐宏彬.参附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系统评价[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1,31(13):1103-1108.

[5] 张健,邹长虹.2014年中国心力衰竭指南更新亮点解读[J].中国循环杂志,2014,29(5):321-323.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9-80.

[7] 肖勇强,黄建清.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4,34(1):120-122.

[8] 吴华芹,胡元会,周育平,等.参附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及血浆NT-proBNP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8):1207-1208.

[9] 李超英,李玉梅,张大方,等.附子与人参配伍对急性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1,22(6):593.

R542.2+2

B

1004-745X(2015)03-0542-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5.03.065

2014-12-10)

猜你喜欢
利钠人脑益气
人脑拥有独特的纹路
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在识别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血浆B型利钠肽在慢性心衰诊断中的应用
云南医药(2019年3期)2019-07-25 07:25:14
让人脑洞大开的建筑
让人脑洞大开的智能建筑
学生天地(2016年20期)2016-05-17 05:46:44
心房利钠肽原不同肽段的抗肿瘤机制
Sox2和Oct4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益气温阳通便方治疗老年性便秘31例
益气化瘀解毒汤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30例
中医研究(2014年9期)2014-03-11 20:29:30
益气温阳法治疗心力衰竭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