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绍峰
(濮阳市华龙区房地产管理局,河南濮阳 450002)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年以来,我国的房地产行业迎来了很好的发展机会。但是随着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日益增多,很多企业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必须面对地产行业越来越激励的市场竞争。而且,伴随着投资主体逐渐的多元化,社会各方对工程项目投资以及投资应发挥的作用和效益越来越重视。所以,施工图预算审核作为控制工程造价投资的最后一关,也是工程项目开始施工前的最后一关。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要不断强化施工图预算的审核,提高工程的投资收益,并且最终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才是实现房地产开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对于企业个人来说,实施工程造价管理不仅关系着投资方的切身利益,也关系着各个承包方的利益。对于整个建筑行业来说,关系着市场竞争的规范性,以及不断提高的科技水平等。由于预结算的准备和编制工作非常繁杂,所以难免会有很多的缺点和错误,这就需要对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工作进行严格的审核。对于工程项目来说,普遍具有一次性建设、建设周期长、建设工程量大、多次计价的特点。所以,在这些特点的影响下,实际的施工图预算审核的工作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审核质量不高的现象。但是,作为项目管理中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一关,必须明确影响施工图预算审核质量的因素,才能解决实际审核质量不高的问题。
一方面,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客观上存在着工程多、时间紧、任务重、材料价格变化较大等问题。当然,主观上也存在建设单位采用的标准不够清晰,工程数量调查不够详细等问题,尤其伴着基础建设工程的迅速扩展,以及标准的不断提升,规范的不断更新,更加剧了设计单位的设计难度,则造成了施工图预算的编制质量不高。
另一方面,工程项目的投资主体越来越多元化,各投资主体对项目的要求不尽相同。有一些工程项目在还没有取得可以开展施工图设计的批准之前,就已经确定了施工单位;有的甚至先开始施工,施工过程中再补设计图纸和施工图预算。这些原因都极大的影响了施工图预算编制的质量。更有的时候设计单位为了取得自身的利益,往往与施工单位相互“配合”,以此来提高工程预算造价,甚至会出现由施工单位来编制预算,然后经设计单位认可的现象,这些问题都大大增加了施工图预算审核的难度。
施工图预算编制的质量不高,是影响施工图预算审核最主要的原因,所以,提高施工图预算编制的质量也很重要。
工程项目建设是一项浩大的工作,施工图预算的内容也是复杂而且琐碎的,施工图预算审核要明确、清晰地了解审核的内容,其中哪些是必须要仔细审核的,哪些是可以粗略审核的。只有明确了要审核的内容,工作才有了方向和目标,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工作的效率,从而提高施工图预算审核的速度,确保施工图预算审核的质量。在实际的审核过程中,最容易出现混淆问题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1.预算定额存在偏差。大部分建筑工程在进行施工图预算编制时,由于参照定额标准时,没有将实际工程所在地域、工程施工技术等因素计入预算定额编制中,极有可能出现高套定额或者错套定额子目的现象,导致预算编制准确性不高。况且,在进行施工图预算编制工作时,工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包括工程的建筑材料设备价格等,使得施工图预算偏差较大。所以,在审核的过程中,审核人员要仔细核对套用的定额子目是否正确。
2.材料设备价格紊乱。造成材料设备价格紊乱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导致建筑市场中的材料设备价格不断上涨。加上材料的成本比例占据整个项目的很大一部分,从而导致项目成本控制得不到有效的管理。另一方面,由于建筑材料的采购是施工单位购买一部分,建设单位购买一部分,这就导致了材料设备价格的紊乱。
由于工程项目自身具有复杂性与多变性的特点,面对不同的工程项目时,审核人员必须了解并熟悉每一种施工图预算审核方法,这样才能够正确判断出在该拟建工程的情况下进行的审核可以使用哪一种审核方法,并且能确定哪一种方法是最优的,以便多、快、好、省地完成施工图预算审核的任务。
工程项目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和审核是一项非常繁琐,但是又需要很细心去完成的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重要工作。所以要求编制和审核人员要具备相当程度的专业知识,不仅要对建筑的设计、施工等一系列建筑知识熟练掌握,更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业务素质。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一些审核人员的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达不到标准,在审核过程中就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差错。比如对工程量的计算不够准确,对定额套用的换算不够合理,由于信息落后而没有及时了解新技术、新材料而不会审核等等问题。此外,还有一些审核人员为了谋取私利,与施工单位“配合”,在审核过程中故意不去审核某些工程项目。这些都大大影响了施工图预算的速度,降低了施工图预算的质量,这也是项目管理中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预算管理系统主要由预算决策部门、预算组织部门、预算执行部门和预算评估部门组成的。首先,预算决策部门负责全面预算管理的活动总决定工作,是整个预算管理系统的总部。作为管理体系中的核心部门,预算决策部门经过分析及审核后基本上确定了工程项目的造价,是控制投资重要的环节;其次,预算组织部门主要负责组织、分配和协调的工作;再次,预算执行部门主要负责各个部门的资金使用情况;最后,预算评估部门主要负责对预算的编制、执行和成果进行评估的评价,尤其要对预算执行的成果、以及这个成果在工程项目中起的作用进行评估。通过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系统,真正实现将预算管理纳入工程建设,确保在工程项目上应用预算管理。
由于施工图预算审核工作非常细致而且繁琐,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不管再怎么仔细认真,可能都会出现不同的大大小小的差错。这就要求审核人员不仅要有责任心,更要具备较强的专业业务知识和能力。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相关单位应当不定期的组织施工图预算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不定期的培训,提高专业技术能力以及规避风险的能力,以便跟上时代的步伐。
此外,施工图预算审核人员不仅要专业技术非常熟练,在审核的工程中更应该有良好的道德。在很多地方的工程项目的建设是当地的经济支柱,则建筑工程能否顺利的开展直接影响着当地的经济情况。那么,相关投资审核人员要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不能为了给自己谋取私利而弃集体和国家的利益于不顾。企业单位也要实时开展教育活动,让工作人员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
在施工图预算审核工作正式开始之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这样才不至于在实际的审核过程中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首先,在日常的工作中,必须注重搜集与施工图预算审核有关的文件,关键是依据性的文件。审核人员更要重视向有关的部门和人员搜集编制工程预算的依据性文件和材料,这些文件主要包括:完整的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图纸、工程项目所在地的预算定额、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建筑材料预算价格、费用计取中与规费税金等有关的政策文件、工程项目所在地类似于该工程的预算文件及技术经济指标等。
其次,审核工作的前提条件是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做好。在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审计人员要积极的参加工程的招投标、图纸的交底工作,对投标书中有疑问的地方及时提出问题。结合工程项目施工地点的实际情况,保证计算工程量的时候,与招标文件中的各项要求保持一致。在工程项目施工开展的前期,审核人员应当严格审核工程项目的预算方案,并进行方案间的对比,及时修正工程项目预算方案的错误,提高预算方案的准确度。在工程造价的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应当保证一个合理的预算方案,并进行合理的分析,对预算方案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严格审核,从而保证项目投资的准确性。
最后,在审核的过程中还应该对近期的市场材料和设备的价格进行调查,以确保在工程质量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对价格进行控制。所以,在审核的工作中,要时刻注意市场的变化。对各种建筑材料设备的建设非常熟悉了,也应该能熟练的运用各种成本费用计算的方法,使得初次审核工作没有错误的顺利完成。在做好这些准备工作之后,审核人员在开展审核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能得心应手。
由于工程项目具有的复杂性,以及影响施工图预算审核质量的原因众多,因此,采用合理的施工图预算审核措施,直接关系到审核工作的效率。前面已经提到了建立完善的施工图预算管理体系、做好审核工作的准备工作等措施,但在真正开展施工图预算审核工作的过程中,仍可以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在开展审核工作的过程中,明确知道需要审核的工作内容后,要抓住大的、不放过小的,有侧重有策略的完成审核工作。最主要的就是审核重点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而工程量计算的准确度,取决于工程项目预算审核人员对定额工程量的计算规则是否熟悉并且精通。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准确无误的计算出工程量,避免工程量在隐蔽工程部位的重复计算。如果审核人员查出一些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工程量,要进一步深入调查,可以与一些材料供应商联系,调查实际的工程量,以便提高工程项目造价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此外,除了审核工程量之外,严格核实材料设备的价格同样重要。随着国家经济体制不断的改革和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材料和设备的价格有较大幅度的上涨和下跌。对于某些材料和设备,如果建设单位委托施工单位采购,这之间发生的差价,建设单位应当支付。对于这部分材料和设备的价格,施工图预算审核人员要高度重视。这就要求预算审核人员必须深入调查市场行情,严格核实材料以及设备的价格。
在审核过程中抓住工程量和材料设备这两大方面的内容的审核后,运用合理的审核方法,提高施工图预算审核的效率。
因为工程项目建设有质量和水平的要求,所以在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应该尽量通过科学、有效的监督,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严格控制投资造价。要依据工程造价预算审核工作中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从设计阶段到施工阶段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全面规范资金在工程项目中的运转过程,同时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水平。
在工程项目管理的造价管理中,完善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可以确保工程造价的有效性。通过制定造价考核制度和激励制度,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定,对施工图预算进行实时的管理和监控,确保资金的合理利用。
在一方面,通过制定一组完整的全面的预算审核制度和一整套问题的全面解决办法。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编制的预算,并且通过审核的预算,满足相关规章制度的要求,以确保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对预结算有效的管理;在另一方面,将造价管理过程中的激励制度与员工的福利和升职的机会挂钩,促进相关工作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预算管理的单位部门能够全面参与到项目造价管理之中。所以,只有通过建立科学、合理、全面的激励机制,才能确保预结算管理真正落实、贯彻于整个建设工程项目之中。
对于造价的管理,使用计算机可以进行精确的计算,减少手算过程中由于粗心而造成的不必要的失误。工程项目的建设往往涉及的信息量和工作量都很大,计算机的应用能够使整个项目管理的过程完全现代化,而且精确的系统可以使预算造价的误差降到最低。
[1]冯 华.提高施工图预算审查质量的探讨[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11(11).
[2]罗 微,胡书慧.如何实现建筑工程施工图预决算审核的科学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1(4).
[3]丁志福.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中的审核管理思路分析[J].工程管理,2014(2).
[4]李培河.合理施工图预算审查的应对措施[J].中国城市经济,2011(10).
[5]朱晔伟.施工图审查中存在问题的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5).
[6]王 星.如何做好建筑工程预算审查工作[J].经济视角,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