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企业“走出去”的外汇服务改革新举措

2015-01-03 02:58:51王佳丽
北方经贸 2015年6期
关键词:走出去外汇融资

王佳丽

(桂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广西桂林 541000)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一体化进程加快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到海外寻求发展。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融资困难、国际化管理水平低、社会责任有待强化提高等诸多问题。

一、企业“走出去”的特征

(一)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2008年以来,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长缓慢,各国对外投资一度大幅减少,正当世界经济低迷、复苏乏力之时,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却以强劲的势头跨洋过海,为全球经济注入了正能量。2014年我国对外投资规模约为1 400亿美元,超过我国利用外资总规模约200亿美元,这就意味着我国已经跻身全球资本净输出国行列。

(二)企业“走出去”的领域不断拓宽、层次不断增长

企业“走出去”的领域不断拓宽,目前已由初期简单从事进出口贸易、资源开发、建筑承包等领域,逐步扩大到新能源、合作研发、资本密集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众多领域。对外投资形式也趋于多样化,由开始的承包外资工程发展到跨国并购、设立研发中心、海外上市等多种形式。

(三)国有企业是主体,民营企业开始提速

在海外投资过程中,国有企业一直占主导地位,但在未来的几年中,民营企业也将迎来海外拓展的机会。2014年民营企业在非金融领域的对外直接投资中占40%,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表现出“走出去”的意愿。民营企业规模小、对国际市场商机和风险有着很高的敏锐度和灵活性的优势将会发挥出来,民营企业海外投资比重会逐渐增加。

二、企业走出去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融资困难成为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最大障碍,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来开拓海外市场,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风险控制能力低、投资信息渠道不畅以及海外市场对其经营管理、还款信誉等方面缺乏了解,使得中小企业无论在银行贷款、直接融资还是海外融资方面都受到阻碍,这就导致无法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削弱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对外投资收益低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中国的对外投资绩效指数在全球排名比较,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与我国“走出去”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对外直接投资项目的技术含量不高、国际化水平低、缺少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开发和保护意识、缺乏创新力及管理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缺乏长远规划

不少海外投资企业是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对外盲目投资,各自为战,恶性竞争,缺乏长远系统的规划。在直接面对国际市场时,却按在国内的经营模式进行管理。企业经营过程中对海外市场以及客户缺乏了解,存在对市场反应滞后、与当地文化融合程度低等现象。

(四)国际化管理水平低,缺乏国际化高素质人才

我国的中小企业国际化管理水平低,其中许多企业仍为家族式企业,家庭成员在管理过程中起决定作用,产权不明晰,财务状况失真,管理不科学,对国际市场的变化反应不灵敏。同时企业在海外投资时还忽略了人才的培养和吸引,缺乏对国际化人才的目标定位,企业在招才纳才方面尤其欠缺经验,人才管理和培训机制也不完善。

(五)社会责任待强化提高

由于海外市场的环保要求、商务法律、文化习俗等领域和国内有着很大差异,有些中国企业对东道国贸易环境的认识不够,一味追求自身利益,没有兼顾海外市场的要求,再加上个别企业信用意识淡薄,存在恶性竞争,不可避免地与当地政府的利益和当地员工的权益发生摩擦冲突,引来很多海外政府和公众对我国企业的负面评价,不仅使自身形象受损,还使我国的对外关系受到影响,最后导致在海外投资合作中失利,给国家和企业都造成了损失。

三、探析促进企业“走出去”的外汇服务方面改革新举措

(一)运用外汇储备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

截至2014年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84万亿美元,这一规模占全世界外储总量的三分之一。我国现有的巨额外汇储备,大部分是用来支持央企对外投资的。要想拓展中小企业海外业务,应该充分运用外汇储备为中小企业“走出去”提供信贷支持,运用部分外汇储备作为专项基金,重点投资于发展前景看好并能长期发展的领域,如新兴产业相关的装备、技术等。

(二)提供多元的外汇管理服务拓展企业境外融资渠道

引导和支持海外投资企业利用海外资本市场融资获取发展基金,提高海外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继续发挥海外投融资平台作用,引导企业因地制宜进行海外融资,支持企业合理、真实的融资需求。如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到境外银行开立境外账户,继续增加出口收入存放境外业务推广力度来降低海外企业的外汇资金转移的费用和交易成本。

(三)银行为“走出去”企业提供外汇专项贷款

加大银行对“走出去”企业的外汇支持力度,出台政策措施鼓励现有银行向境外机构直接提供外汇专项贷款、贸易融资等,拓宽境外投资企业后续资金支持力度,解决银行不愿意给中小企业贷款的问题。针对“走出去”前景看好的大型项目,银行要灵活运用信贷产品或产品组合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对于交易结构复杂的融资需求,通过创新信贷产品给予支持。

(四)创新外汇品种为企业提供汇率避险工具

增加外汇产品创新,增加外汇市场交易品种,积极支持外汇指定银行为企业开办更多的汇率避险工具并推出各类外汇资金管理服务,包括远期结售汇业务、掉期业务、组合掉期业务和期权业务。并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及东道国情况来设计更有利分散风险的业务组合,帮助企业防范汇率风险,解决资金周转困难。

(五)为“走出去”企业海外发展提供科学的咨询服务

首先,要综合了解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环境以及对“走出去”企业的影响,积极履行外汇管理和服务的职能,尽可能的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排忧解难,促进企业与当地的融合,为企业“走出去”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认真评估企业走出去前景,帮助企业科学制定海外投资战略规划、明确对外发展的目标、增强对自身以及该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及判断意识,以推动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发展。

(六)设立“中小企业海外人才培养专项基金”

设立“中小企业海外人才培养专项基金”,为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派遣员工到国外进行相关技能的培训,为企业培养更多具备全球经营的高级管理人员,使企业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引进国外专家和具有全球经营视野、创新能力强的国际化人才,推动人才更多向企业集聚。在海外人才培养专项基金运用过程中要定期检查基金使用情况,确保专款专用。

(七)简化外商投资外汇登记管理手续,促进投资便利化

为了促进企业“走出去”的道路更加平坦,外汇管理部门在外汇服务管理上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举措,严格按照外汇服务管理的五个转变思路。必须要顺应企业“走出去”的大趋势,建立监管高效、服务到位、管理科学的境外投资综合管理体系。通过继续缩小核准范围,缩短境外投资企业开办时间,简化和优化对外投资程序,同时对于不必要的可以取消,要逐步由现在的审批制向备案制过渡等措施来提高境外投资的便利化水平。

(八)全面推进外汇信用体系建设,为涉外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基于现有的信息资源体系,建立科学的外汇市场信用评价体系。外汇管理部门可以从信用评价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现有的跨境资金流动监测系统、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系统、直接投资系统、贸易收付汇核查系统、外汇账户管理系统等系统数据进行整合,对“走出去”企业社会责任进行系统规划和定位,包含其所有涉外交易信息的外汇市场信用评价信息,为每个海外企业建立一份外汇市场信用档案。充分调动银行、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普及外汇管理政策,从而营造出诚实守信的涉汇信用氛围。让每个海外投资企业能够重视自己的信用记录,尊重当地的文化和习俗,注重回馈当地社会,维护当地员工的权益,扩大自身影响,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猜你喜欢
走出去外汇融资
融资统计(1月10日~1月16日)
融资统计(8月2日~8月8日)
融资
房地产导刊(2020年8期)2020-09-11 07:47:40
融资
房地产导刊(2020年6期)2020-07-25 01:31:00
经常项下境内外汇划转相关业务
中国外汇(2019年15期)2019-10-14 01:00:42
不辱使命的中国外汇人
中国外汇(2019年8期)2019-07-13 06:01:06
外汇套利 稳赚不亏
外汇套利 稳赚不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