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消防器材使用与管理问题与对策分析

2015-01-01 00:00:00马林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年4期

摘 要:目前部队的消防器材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性能也越来越好,然而在这些消防器材的使用与管理过程中却存在着重购置、轻管理,重使用轻维护,重消防器材性能提升、轻后勤队伍建设等问题,而且器材维护的专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提出加强现代消防器材的训练和学习;引进与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实战素质,适应灭火救援需要等对策的同时,还提出了建立生产厂家长效服务平台;建立消防器材管理维护数据库;保证督导检查到位,实施自动化管理等实现消防器材的数字化与现代化管理。

关键词:消防器材;使用;管理;问题;对策

要想在火灾的防控能力上有所突破,需要长久地着眼于各类新式消防器材装备的发展,不仅要增加种类的数量,还要提高科技含量,这就需要我们重视器材装备的管理问题。自《消防改革与发展纲要》施行以来,在社会各界与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消防队在器材装备建设方面已逐渐追上了时代的脚步,装备在质量和技术性能上也较以前有了根本性的突破。所以,消防的后勤建设和发展亟需解决消防器材如何得以最优管理的问题。

1 当前部队消防器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对消防器材的购置非常重视,忽视了管理

一些单位只在对消防器材的购置配备上大下功夫,却忽视了对其进行相应的管理。没有制定与装备配套的使用、管理、保养、安全检测的制度措施或制定的制度并不完善,没有建立规范的装备档案,使用说明书等技术资料并没被整理成册并存入档案,这样就无法查证装备的配备、技术参数、基本构造原理、投入使用的时间和次数,有甚者在管理中没有把好关,导致装备损坏或丢失。

1.2 偏重于消防器材的训练和使用,忽视了维护

有些单位偏重于对装备的训练和实际应用,在维护和保养上却舍不得下功夫。尤其是带病作业、过度使用、不按时维护、违规存放等,致使装备的耗损过快,无法使装备的最佳效能发挥出来。加之没有一个标准的装备维修经费,申请经费比较随意,致使装备的维修工作不能规范、定期地进行。

1.3 专业技术人才的缺失

由于缺少专业的技术人才,信息化的管理也受到了制约。有些基层单位的装备管理方法落后,没有一个系统的管理方案,效益十分低下,特别是基层中大多数还是靠人记笔写来管理器材,配备的电脑仅仅用来录入相关数据,管理效益很低,管理系统很不完善;还有些单位的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落到实处,致使一些管理制度并未具体应用于实际当中去解决器材装备在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只是以文本的形式存在。为保证器材装备的管理到位、务实,这些问题都必须落到实处并逐步完善。

2 完善制度建设加强消防器材使用与管理

2.1 加强训练和学习,发挥装备的最大效能

要想使装备的效能得到最佳发挥,不仅需要强化专业人员的培训和装备管理,还需要综合训练已配备的器材装备。不断强化消防队对执勤器材装备的技术掌握熟练度,使装备与人员有机结合起来,使装备真正发挥出它的整体效能,展现出“练为战”的训练导向目的,提升装备的实际综合应用能力,使其更加适用于火灾现场的需要。因此,为提升部队的战斗力,强化对器材装备的实战训练也是消防部队的重头任务。

2.2 引进与培养高素质消防器材管理人才

唯有高素质人才能够最科学、有效的利用高科技设备实现行动目的,并且确保在灭火救援行动中能够快速、圆满的完成任务。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加强消防设备建设,还需吸收更多的人才,提高培训的强度,使他们随着先进装备的引进而源源不断的成为消防作战人员中的一分子。除此之外,一定要安排操作能力强、经验丰富的技术员来管理以及使用先进装备。

2.3 提高实战素质,适应灭火救援需要

优化、完善消防器材的定期维修及淘汰规定,使消防设备管理形成统一要求、统一资料、统一监督、统一规定、统一保障的新时代消防设备监管机制。保障消防器材的安全性,避免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危险情况,确保消防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灭火救援行动的成功施行。

3 实现消防器材数字化与现代化管理

3.1 要求消防器材生产厂家跟踪服务,建立长效服务平台

由于消防设备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厂家设备的科技水平亦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这一现象使消防部队不能够只是买进设备,而是需要厂家器材及技术员实地跟随,并对消防技术人员展开培训活动,使买进的器材更加及时地参与到执勤训练之中。消防部队应和厂家形成共识,每隔一段时间或随时对买进的器材进行维护,并为消防人员打造一个统一培训的服务平台。

3.2 建立消防器材管理维护数据库

以支队为单位,设置设备数学化管理机制,消防部队相关机构应尽快创建一个设备基本信息及配置信息的数据库。使用有关的软件将器材的买进时间、价格、类型、售后服务等信息进行备案,并依照使用时间、保修时间、更换组件等各种情况设置电子标签,从整体上了解基本资料。除了一体化管理之外,还需研发有关器材使用及动态监管的软件,呼吁基层使用。在了解每一单位设备基本资料的前提下,详细记录不同设备使用、消耗、保修、更新等具体信息,这能够使基层部门与管理人员通过便捷的微机操作实现设备管理的系统化及动态化。

3.3 保证督导检查到位,实施自动化管理

有关单位需将设备管理工作视作检查部队工作的主要内容。创建完善的设备管理档案,实施微机资料自动化管理并创建不同类型的账目,电子和文本互为保障,使支队、中队都有各自的账目资料,确保帐目和帐目的内容相同、帐目和器材资料相符。

4 结束语

部队消防器材管理关乎到实战中消防器材性能的发挥和消防器材的使用寿命,因此应该不断强化消防官兵对效仿器材装备的技术掌握熟练度,使装备真正发挥出它的整体效能。还需吸收更多的人才,提高培训的强度优化、完善消防器材的定期维修及淘汰规定。消防部队应和厂家形成共识,每隔一段时间或随时对买进的器材进行维护,并为消防人员打造一个统一培训的服务平台。消防部队相关机构应尽快创建一个设备基本信息及配置信息的数据库。不同季度或设备需要较大变动时,应仔细开展一次彻查活动,并实施微机资料自动化管理。

参考文献

[1]牛惊雷,潘伟烽.基于全寿命周期的消防装备管理系统化组织体系建立[J]. 武警学院学报,2011,02:75-77.

[2]孙玉海.发挥装备优势引领消防部队灭火救援职能向纵深发展[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2,0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