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程管理问题的探究

2015-01-01 00:00:00全年华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年4期

摘 要:经济的腾飞和城市化脚步的加快是我国工程建筑事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动力。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行业正以一个前所未有的速度高速发展着。随着工程项目规模、数量的增多和技术要求的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工程项目管理的难度与日俱增。在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工程管理肩负着计划、组织、控制及协调多种职能,关系着组织设计、组织行为及调整是否合理、组织关系和配合关系是否协调的问题。文章阐述了工程管理的概念,介绍了工程管理的特点,讨论了各种因素对工程管理的不同影响,提出了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工程管理概念;特点;具体措施

1 工程管理概念

工程管理是以实现经济效益等生产经营目标为最终目的,采用科学的组织形式,采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在工程建设周期内对全部任务实施设计、规划及约束,从而保障工程满足质量、工期等目标,实现最终经营目标的手段。工程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它通过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种因素统筹管理的深入研究,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障项目建设目标顺利实现。其根本目的是实现质量、进度、成本三大管理与控制目标的最优化。

2 工程管理特点

2.1 不同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程序和管理步骤都有所不同

实际工作中,工程建设项目多以单件形式存在,由于自身特性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每个工程项目都有着不同其他的独特性质,这就使得其经营管理目标也与众不同。为了确保项目经营管理目标的有效实现,项目建设单位必须根据项目自身特性和具体环境实施针对性的管理程序,采用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步骤与管理方法。

2.2 以项目经理为中心的项目运行机制

现阶段,工程项目建设基本都采取项目经理负责制。由于工程建设项目经营与管理往往具有较大的风险和责任。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统筹人员、物资、设备、资金等方面的计划、管理、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工作,可以凭借项目经理较高的工作能力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有效提高工程项目抵御风险的能力,提高项目运作效率。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经理具有绝对权力,可以保障项目经理的决策与命令在建设过程中得以迅速有效的执行,从而有效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特别是针对突发问题,具有较快的反应速度。

2.3 现代化信息管理水平较高

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离不开有效的管理。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先进的管理工具。特别是近几年,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互相促进发展,并与管理学相结合,形成了决策技术、网络计划技术等先进的现代化管理工具和手段。这些手段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推广与应用,大幅提高了工程管理的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成为工程顺利实施与成功完成的坚强保障。与此同时,当代工程项目的建设实施,都离不开多门学科知识的综合利用,属于跨学科的系统工程。它的顺利实施,必须以高水平的管理体系为依托,这造就了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在目前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大规模应用。

2.4 工程管理控制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由于工程项目的实施始终处于变化之中,所以以之为对象的工程管理控制也是不断调整变化的。为保障项目目标的成功实现,项目管理工作必须根据项目具体进展实际情况并结合内、外部影响因素在方法、措施、重点、方向等方面进行调整,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纠正错误,改进不足,统筹运营资金、人员、设备、材料等项目建设相关资源,以更好地推进项目建设,提高项目建设水平。

3 影响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因素

建筑工程的管理与施工质量的控制涉及因素众多,涵盖范围广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且随着项目推进始终处于变动的状态之下。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材料、施工人员、施工方法以及施工环境对于工程建设进度和建设质量影响最为明显。要想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保障施工质量,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就必须从这些因素着手,对其进行科学严格地管理控制,消除安全隐患和不利因素,强化优势,提高效率,充分发挥各因素的积极作用。

3.1 施工人员

施工人员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和职业素质,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质量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由于施工人员来源广泛、个性突出,业务素质水平不一致等原因,使得人员管理的任务异常繁重。项目管理中的很大一部分内容都是施工人员的管理。面对当前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施工企业应大力加强施工人员管理,以提高施工质量安全为核心,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的,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深入开展质量意识、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培训教育。培训工作要注重实效,将业主利益、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和施工人员收入有机结合起来,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工作理念,营造安全生产、注重质量的企业氛围,不断提高企业目标管理和组织能力,严格执行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切实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

3.2 施工方法

施工方法则是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组织基础,具体涵盖施工设计、技术方案、施工工艺、检测手段和组织措施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互相影响,彼此依存,能否实现上述因素的优化组合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和效率。在实际工作中,施工企业要充分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科学制定施工方法,全面考虑各影响因素,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最终结果。通过高效合理的施工方法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的水平,严格控制工程成本,追求社会、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3.3 工程材料

工程建材的质量与使用情况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安全。施工企业要严格做好材料的购买、使用与管理,确保材料质量合格和规范使用,严禁使用不合格材料,防止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工程施工现场。在使用材料前要认真核对材料外观、规格和数量,确保和设计要求相一致。做好材料的存放管理,防止不当存放损害材料质量。

4 加强工程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要加强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整质量管理细节,落实质量管理制度,强化全员质量意识,把质量管理融入到工程建设的每一个步骤中去。要充分调动、发挥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科学运用资金、人员、设备和材料,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确保施工质量。二要做好工程建设成本控制。经济效益最大化是施工企业最根本的生产经营目标,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要强化成本意识,将工程质量、工期和成本的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将成本控制目标细化分解的到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每道工序、每个人。通过局部的、阶段性的成本控制实现过程整体的成本控制目标。三要保障施工安全。施工企业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加强安全管理,严格履行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确保施工规范安全,切实维护施工人员和周边群众的切身利益和人身安全。

5 结束语

工程管理责任重大、工作环节多,涉及范围广,水平要求高,执行难度大,对于管理人员具有很高的职业素质要求。由于工程管理面临较大的不可确定性,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工作方法的创新。在牢固坚持经济效益最大化这一根本目标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灵活机动采取各类方法措施,妥善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工程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马敬让.我国工程管理现状之浅谈[J].河南建材,2009(6).

[2]林魏明.浅谈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途径[J].广东建材,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