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之上舞羌姆

2015-01-01 00:00:00曲米
财经文摘 2015年4期

青海黄南州,有热贡艺术之乡的美誉。散落在隆务河畔的几个村落,还保留着传统夯土民居。当“雪域”“净土”日益成为某种时尚标签时,它仍以自己的定律伫立于大地,保持着自己的性格。慕名而来的人,不是为了唐卡,便是为了寺庙或民间的祭祀仪式。每年正月祈愿大法会中的羌姆,即跳神,就是其中之一。

法号声响起,伴随深沉的诵经,舞者缓缓绕场,目光隐藏于狰狞的面具之下;张口龇牙的金刚,兽面人身的金刚,恍若从一幅幅古老的唐卡中被呼唤出来,抬足,旋转,循环往复。每一段舞皆出于相对应的金刚护法与经文,或粗犷,或肃穆。从正午开始,直到天黑,艳阳下的一举一动似乎都倾注了不可思议的力量。

密宗仪轨看似繁复且深不可测,然而羌姆作为早期弘扬佛法的一种方式,其本意并不复杂。不同寺庙虽有各自的舞法,但皆以斩除鬼首替身为核心。有趣的是,用以指“处死”的词,藏文中的“sgrol”,即“解脱”之意。僧人久美说,这里的鬼首,并非完全是外在的恶魔,而指人的贪嗔痴三恶,好让观众反躬内省,从而获得宽容之心,因此,羌姆在祛邪的同时也有着修持与觉悟的一层意义。

抵达的头一晚,在寺庙外有几个练习金刚舞的僧人。我试图用相机留下他们的面孔又担心打扰,不过僧人心无旁骛,在模糊的月光下尽是屏气凝神的专注,安分而充满张力。

久美也是羌姆舞者之一,9岁出家到郭麻日寺,算算也跳了近20年,平日潜心绘制唐卡,他说,绘制唐卡时必须先做到彻底静心净化,透过观想与所绘的智慧本尊合而为一,这个修持的精神,也是羌姆的精神。

信仰也好,艺术也好,想想几百年来的传承与执守,就是这样战战兢兢,心无旁骛的修行吧。

本栏目责任编辑: 张毅、谢子菲(zhangyisur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