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中国的经济将会如何发展?从其增长速度上而言,很多人预测它的经济会放缓,且很有可能会崩溃,但是,尽管如此,马克·布坎南却认为,中国的前景是光明的。
评估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潜力,经济学家通常会用一些指标来衡量,包括过去的增长速度、债务负担情况、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以及政府质量等等,兰特·普里切特和劳伦斯·萨默斯则已经研究表明,这些指标在中国身上可能并不起作用。
最近,研究人员研究出一种新的方法来预测国家的经济表现。2009年,哈佛大学经济学家Ricardo Hausmann和他的同事物理学家Cesar Hidalgo提出了经济复杂度指数(ECI),他们认为这一标准比任何传统指标都能更好地预测未来经济增长情况。该标准基于一个国家出口产品——从咖啡或棉花等商品到更加复杂的科技类产品如手机和汽车——的种类和精度。
同时该研究共同作者之一、罗马第一大学物理学家Matthieu Cristelli通过研究发现,根据该理论,一些地区和国家的经济情况非常混乱,很难预测。其背后的原因可能是这些国家严重依赖于原材料,如尼日利亚对原油的依赖,或是它们受制于另外一些因素如内战的困扰。
同时,经过进一步研究,Matthieu Cristelli得出一个结论:财富与能力之间似乎只有中间国家处于高度复杂的状态,它们难以预料,这反映出国家也许管理不善或者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过于复杂。总之,发展中国家似乎陷入一种本质上与发达国家不同的复杂阶段。
这些见解可能对中国产生重要影响。数据显示,中国已经建立了广泛的生产新产品与新技术的能力,且很多已经开始广泛在市场中应用。这样一来,中国加上新兴大国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在未来7年之内可能总数会达到26万亿美元。
可以肯定的是,通过这项新研究我们或许可以摆脱以往经济学家通常使用的简单统计分析技术来分析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总体而言,无论是中国还是印度,抑或其他发展中国家,它们的未来值得我们更加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