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偷吃了传统体育产业的蛋糕?在给出答案之前让我们先来看一组数字,2015年1月,李宁公司业绩预报该公司2014财年预亏达8.2亿元,按年同比亏损额度仅次于2012财年的19.8亿元。2014财年,也是李宁公司连续第三个出现亏损的财年。
不是说传统体育产业吗?怎么一开篇就绕到李宁公司上来了?因为李宁公司在中国传统体育产业上有着极重要地位,所以我这里也只有透过李宁公司的一斑来分析整个传统体育产业的全豹。这个地道的中国品牌,曾经一度是中国体育产业的骄傲,也是最先提出要挑战阿迪、耐克的中国品牌;从1990年成立开始,李宁公司营业额一路攀升到2010年的94.78亿元,然后就犹如一列失控的过山车掉头直下。那么是什么让这列高速行驶的列车急转直下呢?
早就有各种说法,有说李宁试图从廉价转向高端丢了性价比而失去顾客的;有说2008年后李宁急剧扩张而留下隐患的;有说李宁为了更抓住年轻消费群体换标而丢失老客户的……而我要说的是这些都是李宁走向衰落的因素,但并不是主要原因。因为李宁的竞争对手并没有因为李宁的没落而大幅占领市场。事实上除了李宁其他传统体育用品公司的日子也都不好过,比如天天喊着买一送一的安踏;一年四季打折的361度;电商上赔本赚吆喝的鸿星尔克……这就好比草原上有一群狼,它们有足够的食物,日子过得倒也是悠哉,可是突然有的狼吃不饱了,甚至饿得奄奄一息,而其他的同伴并也没有吃到更多食,那么这问题就来了,谁动了这群狼的蛋糕?
这不得不说早年人们为能穿上一双旅游鞋而自豪,如果再配上一套运动服那就是时髦。究其原因,体育用品就是卖给老百姓的,无论阿迪还是耐克,其盈利都不是来自专业运动员。且不说专业运动员这个群体少之又少,就是专业运动员想穿也不用花钱,赞助的就够了,或许你还得给他钱,这叫代言,目的就是利用名人效应来引发普通老百姓的跟风,这就有了消费,你时髦了,我钱赚到手了,何乐而不为?
可是大概从2012年开始,突然发现时髦的风向变了,早市上买菜的大爷不穿运动服改穿冲锋衣了,超市排队的老奶奶也不拄拐棍了而改用登山杖了。是的,一股户外风已吹进中国,一夜间本不为人们熟悉的户外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什么北面、哥伦比亚、凯乐石等不一而足,就是原来不把中国市场放在眼里的始祖鸟、狼爪等国际大牌也纷纷进入中国,而国内品牌探路者、牧高笛等更是不肯错过这场盛宴,就连电商的淘宝品牌北山狼也一夜成名,成全了一个淘宝村。可见人们对户外用品的热衷,于是乎传统体育产业的狼群就在户外运动这头“虎”的冲击下败下阵来。
然而户外用品并不是新生事物,一直与传统体育用品共存多年相安无事,那为何突然发力、强行侵入传统体育的领地呢?归根结底就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8年的15781元快速攀升到2014年的29918元,人们手里有钱了,原来想买买不起的,高高在上的户外、功能服装……现在说买就买,以前被经济压制的消费爆发出来,时髦的风向也就变了。所以打败李宁等传统体育产业的那只真正的老虎出现了,那就是中国飞速增长的经济,只是户外用品披了这件虎皮。所以可以预计,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攀升,下一次冲进体育市场的大鳄必将是极限运动,所以也警告李宁们为了不错过下一次盛宴,请提早布局极限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