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尤其在道路工程施工方面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在傲人的成绩面前,我们不能止步不前,要看到在道路施工过程存在的技术问题,积极找到解决措施,促进道路工程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道路工程;施工技术;施工水平
前言
道路工程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国家加大这方面的政策和改革力度。要想使道路工程快速发展,需要我们找到道路工程发展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根据这些技术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到解决措施。
1 道路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1.1 道路工程施工技术水平低
道路施工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建设,它是关乎民生出行安全的重要国有工程建设。目前,在我国道路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和弊端,最大的问题就是施工技术。施工技术是道路施工能否顺利进行,保证质量安全的源头。我国道路工程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施工技术水平还比较低,这些都应该是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一般来说,道路工程开工比较急,有的时候设计和技术还没有达到一定水平就匆忙开工,随意选择施工队伍,给设计师和施工队伍都带来了巨大压力。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就会遇到各种无法预测的问题,导致延误工期,甚至存在质量安全问题。我国的国土面积大,人口多,道路工程建设必不可少。目前,我国的施工技术人才少,机械设备比较差,设计师的观念老旧,这些都是导致施工技术水平低的重要原因。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很难提高技术施工水平,不利于我国施工道路的发展。
1.2 道路施工路面不规范
我们都知道路道施工是国有建设,关系民生,应该注意建设施工的每一个细节处理,确保万无一失。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民的出行安全。但是,在建设过程中和施工结束后,总会出现一些令人困扰的道路问题,路面不平整,出现裂缝,开砂,渗透性低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一般是在施工过程中使用了质量不好的水泥和混凝土材料,搅拌时间不够长,水分过少,涂抹不均匀,回填材料不够多等。出现裂缝的原因比较复杂,有的是混凝土材料比例不对,有的是混动传力装置位置不对,或者是后期的养护不到位等。一般出现裂缝就很难修补,经过长时间的车辆碾压就会更加严重,裂缝就会越来越大,修补工作也只能起到暂时性帮助,但是根本问题已无法解决。所以需要在施工时及时对板面进行抹压,选用水化热小和收缩性小的水泥,尽量选择温度较低的时间浇筑混凝土,避免炎热天气浇筑大面积混凝土,按规范规定正确留置施工缝,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并适当延长养护时间。
1.3 道路施工人员管理不到位
道路工程项目建设关系到国家和社会方方面面。然而,道路施工技术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工程设计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严格遵守工程规范,以严谨的态度认真施工,保证道路工程质量。道路施工是一个大工程,需要设计师,司机,工长,工人等很多工作人员。所以对他们如何进行科学的管理也是个头疼的问题。工程施工的工期一般比较长,工作人员都比较辛苦,容易产生厌烦的情绪,导致工作效率低,甚至出现一些错误。道路工程的每一个细小环节都可能会导致道路工程出现问题,这样质量安全就很难保证。施工人员很多都是外来的打工人员,社会责任感低,素质不够高,为了找到工作,不适合自己的工作也抢着做,就容易在工作中出现摩擦和恶性事件。现在道路施工的工程队数量多管理起来很麻烦,大多数施工人员都很散漫,不听指挥,有的不辞职就走很难管理。
2 道路工程施工问题的解决措施
2.1 加强道路施工的管理体系
在施工开工前就要选择高素质,管理体系严格的施工队伍,绝不根据施工单位的承包金额来选择利润高的施工队伍,切记因小失大。要训练施工队伍从组织,制度,措施等各个方面形成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施工队伍形成各级管理制度,上一级管理下一级,不可越级处理事务,明确分工和管理范围,这样办事更有效率,也防止徇私舞弊的发生。也要建立赏罚分明的奖惩制度,对于处理问题高效发现施工质量问题的人员要积极奖励,起模范带头作用。对于偷工减料,办事效率低的工人进行处理,严重的要解雇。只要这样才能促进激发施工人员的工作热情,办事效率更高。在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质量管理,监工的管理体系要更为严格谨慎,没达到一定技术水平的工人坚决不能要。一个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不断在摸索和改革中前进,但是要把握好制度和原则,根本性的问题不能改变。
2.2 加强道路施工的监督管理力度
加强道路施工监督力度主要是保证施工道路的质量和施工的人员安全。目前,许多企业施工单位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使用不符合规范的水泥混凝土材料,雇佣不够施工资格的管理人员,表面看起来没有什么大问题,甚至好多施工单位觉得这不是什么重要问题,但是,在后期这些问题就会显现,道路就会现在质量安全问题,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坚持材料检验制度,水泥、钢筋、成品、半成品等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检验报告、试验资料,砂、石等材料由实验室协同质检人员定期、定时抽检,严把材料质量关。水泥、石灰每批料到现场均需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所以有关部门必须加强施工监督管理力度,营造良好的监督管理风气。定期进行科学规范的质量检查,对于质量存在问题的,及时进行补修,情节严重的需要重新翻修。对现场施工进行全过程监督,随时做好记录。做好实验检测,检测工作必须保证以认真、负责、公正、及时,确保的态度来检测质量,一定要保证收集的资料真实、做出的评判准确、得出的数据可靠,这样才能使质量管理得到有效地实施。只有监督管理力度上去了,才能保证道路施工的顺利安全进行。
2.3 加强道路施工的技术水平
当前我国道路施工存在问题的源头就是技术水平低,人才素质不够高。国外有很多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器材,我们可以在一定经济范围内买进,也可以选拔优秀施工人才到国外学习先进的道路工程技术知识,学为所用,深造后回国教育道路施工的高材生,这样才能使我国的优秀技术和人才培养流传下来。我们也要积极加强本国道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改变旧有的教学模式,更加重视实践与教学相结合的理念。在施工实践当中必须要做到结合施工的具体状况对施工图提出有利的技术性建议,以降低建筑施工的难度系数,节约建筑施工成本,加快施工的进度;开工前检查是否具备开工条件,开工后能否连续正常施工,能否保证工程质量。这些对于技术要求都是很高的。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的道路社会建设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的看到我们的不足之处,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措施,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道路工程的顺利发展。本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对道路施工工程有一定的帮助,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沐峰.浅谈道路施工存在的问题及预防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0.
[2]钱月香.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质量病害的成因及其对策[J].山西建筑,2006.
[3]郝春晓.水泥混凝土公路施工质量检壹要点分析[J].林业科技情报,2002.
作者简介:马杰,身份证号:23010719740925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