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外围找矿方法研究

2015-01-01 00:00:00郑家贵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年6期

摘 要:矿山外围找矿是生产矿山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资源开采科学合理的必然需求。文章以上宫金矿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上宫金矿进行了概述,并阐述了矿山外围找矿的科学基础。最后,立足于上宫金矿的发展现状,论述了矿山深部及外围找矿的方法。文章旨在强化对矿山外围找矿的认识,并为今后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实现矿山外围找矿方法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矿山;外围找矿;深部找矿;方法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强化矿产资源勘查,是新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一方面,我国大量矿山在长时间的过度开采之下,正处于资源枯竭的状态,强化矿山外围找矿工作,成为矿山可持续开采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矿山外围找矿是解决矿山资源危机的有效举措,但在此过程之中,强调外围找矿方法的科学合理性。因此,文章以河南上宫金矿为例,阐述了矿山外围找矿的科学基础以及找矿的方法。

1 概况

上宫金矿位于河南省洛宁县,于1990年正式投产。在20余年的开采过程中,986以上各段已处于重度残采阶段。一方面,20余年的连续开采,地质储量消耗殆尽;另一方面,矿山的地质品质出现显著下滑,开矿生产日益困难。于是,早在2006年,上宫金矿便成为资源危机型矿山。因此,面对生产日益步入“死胡同”的上宫金矿,如何维持其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上宫金矿在审核批准初期,批准储量为29087kg/423.6万吨,在长达20余年的开采过程中,上宫金矿已出现显著的金矿枯竭,逐步走向发展的“死胡同”之中。在2006年确定为资源危机型矿山之后,上宫金矿进行了较大的发展改革,并于2007年进行了组建,洛阳坤宇矿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组建,加快了矿山外围探矿工作的开展,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 生产矿山外围找矿的科学基础

生产矿山外围找矿是生产矿山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实现外围找矿的过程中,需要依托完备的科学基础,确保外围找矿的科学性。在笔者看来,生产矿山外围找矿的科学基础主要有以下两点:

(1)外围找矿的选区要科学合理,一般在已知矿床的附近。这是因为,矿床的形成是一个过程中,是在有限的空间下地壳微量元素的大量沉淀。因此,对于身处矿山的外围找矿,应选择已知矿床的附近,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找矿的成功率。对于上宫金矿,其所处的地质单元,就是诸多地质因素巧合的发生地。于是乎,金矿在外围找矿的过程中,选择已知矿区的附近区域,实现有效的外围找矿,增加了矿床的探明储量,进而大大推进了矿区的可持续发展。

(2)在矿山开采的过程中,逐步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如矿山矿体的分布、形态及产量等。针对这些真实的数据,为矿山外围找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一方面,对于矿床地质特征、矿体分布规律等的查明,需要这些记录的数据作为重要依据;另一方面,外围找矿是一个过程,在进行外围成矿预测的过程中,需要对矿体的各项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便于外围找矿工作的全面开展。

因此,在生产矿山的外围找矿中,需要做好各项的准备工作,并在此基础之上,要做到科学找矿,突破传统找矿的思维和方法。当前,上宫金矿处于资源枯竭的危险期,如何有效的开展外围找矿,关系到矿山的可持续发展。2006年以来,上宫金矿一直积极开展深部及外围找矿,并获得良好的收获。在文章的第三节中,笔者依据科学基础,具体阐述了生产矿区深部及外围找矿的方法。

3 生产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

对于资源危机型矿山,扩大对矿山的找矿领域,是维持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首先,要强化对基础地质的研究,实现外围找矿工作的新突破;其次,新的找矿思路是矿山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基于矿山的实际情况,突破传统找矿思路的束缚;再次,外围找矿是实现质量与效益的双赢,迎合生产矿山的发展需求。因此,针对上宫金矿的发展现状,就其深部和外围找矿进行如下论述:

(1)遵循“科学发展观”,扩大矿山的找矿领域。当前,为缓解上宫金矿的资源危机,扩大矿山的找矿领域是缓解危机的有效举措。一方面,要遵循“科学发展观”,在已有生产矿区的基础之上,强化对基础地质的研究工作;另一方面,强化外围找矿工作的力度,突破找矿瓶颈,实现矿山外围找矿的有效性。上宫金矿面对生产窘境,在986中段以上开展了找矿工作。通过探矿范围和力度的不断强化,上宫金矿外围找矿成果颇丰,找到外围多处矿产。如,磨石崖F8、陡石崖F17号矿脉等都是通过扩大生产矿山的找矿领域,寻找到的新的金矿区。这样一来,不仅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矿山的资源危机,而且提高了开矿的价值,推动矿山的可持续发展。

(2)实现找矿新思路,提高外围找矿的有效性。在矿山外围找矿的过程中,依托传统的找矿思维,不利于于找矿工作的创新性开展。因此,实现找矿新思维,是资源危机型矿山发展就的必然需求。首先,上宫金矿的外围找矿跳出了“主蚀变带”的思维,建立了“控矿系统”,实现了找矿思维的创新;其次,上宫金矿的矿体结构相对比较复杂。一是露出地面的矿带比较零散;二是与其依附的是岩脉或断裂带。于是,在实际的外围找矿中,上宫金矿于2010年实现了外围找矿的新丰收。在野狐子沟1020中段发现金矿,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外围找矿的前景。

(3)矿山深部找矿,找到更多矿体。处于重度残采其的上宫矿区866中段,面对资源日益枯竭的危机,开展了矿山深部找矿的举措。上宫矿区866的生产能力处于下滑阶段,为增加探矿储量,实现矿山深部找矿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上宫矿区开展了深部找矿工作,在矿区的25线至49线706以上,进行了垂直孔钻探工作。在垂直孔钻探中,钻探的深度在10000m以上,并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成果。在2012年,上宫金矿的深部探明矿石量已达100万多吨,实现了深部找矿的大丰收。

(4)水平钻探与坑探工程综合运用,提高外围找矿的质量与效益。通过长时间的生产实践,在外围找矿的过程中,综合运用水平钻探与坑探工程,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外围找矿的质量与效益。在上宫矿区的外围段,存在大量的具有开采价值的矿脉,这就强调外围找矿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当前,随着对上宫金矿研究的不断深入,全面开展扫盲探矿工作显得十分重要。于是,早在2009年,上宫矿区便开展了相关工作,并在2011年年初,逐步完成了陡石崖1188段、野狐子沟1020中段等的钻探工作。探明333级储量12万吨,金属量252kg。实践证明,水平钻探与坑探工程综合运用,提高找矿的质量与效益。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矿山外围找矿的开展,是生产矿山,尤其是资源枯竭的矿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矿山外围找矿的过程中,要强调找矿的科学合理性。针对矿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并且,在找矿方法上,要注重找矿思维的创新,在已有找矿思维的基础之上,实现外围找矿质量与效益双赢。

参考文献

[1]姜文斌,陈特明.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方法探讨[J].科技传播,2010(3).

[2]马虹.中国有色金属的地质找矿思路及方法[J].科技创业家,2013(9).

[3]张原庆.地球化学信息在综合信息成矿预测中的应用[J].地学前缘,2010(3).

[4]杨春亮.矿床密集区预测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7.

[5]李建俊,黄建华.中国金矿床成矿时代的讨论[J].地球学报,2008(2).

[6]张春玲.矿产资源评价理论与方法评述[J].中国创新技术新产品,2010(7).

作者简介:郑家贵(1985,8-),男,重庆市,本科学历,地矿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地质矿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