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自动化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生产生活的诸多领域都会有电气自动化的应用。近年来我国的电气自动化发展是极为迅速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现阶段的电气自动化存在着控制设备的可靠性不高的问题,还好人们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加以重视。重视它的原因关键在于设备的可靠性能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方便,还是人们生命安全和健康的重要保证。文章重点分析了影响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加强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的措施。希望通过文章的分析,能够对研究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的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
引言
当今时代,产品质量是决定企业能否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人们对产品质量普遍提高了,产品质量好,产品的价值自然都得到很好的诠释,反之,则不能,总而言之,人们在购买产品时,更加关注其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等性能,而安全性、可靠性更是关注的重点,尤其是那些大型成套设备。人们普遍认为可靠性高的产品,其故障发生的概率也小,不仅安全性高,而且也减少了维修费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提高了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产品质量。文章将重点分析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
1 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发展现状
在电气自动化不断发展当今社会,控制设备的可靠性问题显现的愈加明显,它是可靠性学科的重要分支。无论是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生产方还是使用方都比较重视设备在运行中的可靠性,相应的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检测的研究工作也在不断深入。将产品的自身价值完全的显现出来,能够满足其要求的特征和特质即为产品质量。性能、经济性和安全性是其主要的特性,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中居于关键位置,具备了良好的特性,产品的质量才能达到最大化的满足,大大减少运行中所产生的安全事故,有效降低成本。质量越好的设备才能生产更多的产品,这是大家都知晓的,随着人们对电气自动化的设备可靠性要求不断扩展,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才是其更好的发展出路。
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工作环境是影响控制设备可靠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设备的工作环境中的气候条件、机械作用力、电磁干扰都可能影响设备的可靠性。设备的性能会在温度、气压、大气污染的作用下发生下降,由于温度过高,设备的运转就会受到影响,结构容易破损,严重时可能会使设备的正常工作受到影响。设备工作中运载带来的振动、冲击、离心加速等机械作用有可能造成设备中的元件破损,结构件型变量过大甚至断裂。电磁会干扰到很多的设备,设备就会发生不稳定的情况,严重时还可能出现重大的安全事故。
2 控制设备的可靠性相关因素分析
2.1 电气控制设备的使用及维护
在具体的操作中,操作人员没有按照规程操作,对控制设备没有实施恰当的操作或维护保养人员对电气控制设备缺乏定期的相关维护和保养,上述种种都可能产生控制设备可靠性的降低。
2.2 电气控制设备工作环境
电气设备的工作环境多种多样。机械作用力、气候条件和电磁干扰等都是影响控制设备可靠性的原因。其中气候条件中的温度、湿度、气压、大气污染等,可能引起控制设备的温度上升过高、电气性能下降、结构破损、运动不灵活,严重者可直接导致设备瘫痪,无法工作。在不同的运载工具中机械条件是指电气设备在使用阶段出现问题,诸如冲击、振动、离心加速度,会发生元件损坏。
2.3 控制设备关键元器件质量
电气控制设备关键元器件的质量也会影响到电气设备的可靠性。现阶段我国的元器件生产商比较多,其质量也是良莠不齐,差别不小,所以使得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指标处于较低的水平。小型企业中,由于管理上的缺失,零部件进厂时没有进行很好的检查。另外,某些元器件生产商为了获得市场份额,运用恶性竞争的方式,压低元器件价格,而某些企业为了谋取更高的利润,采购的过程中完全不考虑质量,这样的情况下控制设备可靠性指标就会在偏低的水平,使用寿命自然而然的也不会长久。
3 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措施
3.1 提高设计的可靠性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在设计阶段就要给予其充分的可靠性保障。在设计控制设备时,首先就要对其内在特点进行细致的分析,充分保证产品的性能和使用条件,对设计参数进行反复验证,最终制定出较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设计产品的结构类型和形式时,所依据的标准应该是应用空间,生产规模、产品的类型、生产批量都受到产品大小的制约和影响。产品的类型和形式的差别也是产品经济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以上这些因素都应该在设计之初就要全面的考虑,实践证明任何一点没有纳入设计的考虑范畴都可能影响设备整体的可靠性。充分保证了元器件的参数要求的前提下,设计零部件应该选择最为经济且科学合理的方案,降低生产产品的费用,减少整个设备制造的投入力度。这样缜密的选择材料和设计元器件,生产成本不但得到了有效降低,还是提高产品的实用性和操作维修性的有利方面,从而使设备可靠性得到了整体提高。
3.2 设备生产可靠性
应尽量减少设备中的零部件、元器件的品种和规格,专业厂家生产的通用零部件或产品是值得信赖的,应大力提倡使用。采购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零部件时,应以设备的实际需要技术条件和加工精度要求为根本,有些企业一味的崇尚高精尖设备,也是不科学的。国产材料和来源多、价格低的材料还是使用的首选。在达到了产品性能指标要求后,考虑到成本,精度等级可以低一些,简单化的装配为宜,这样可以有效减少装配工人的体力消耗,为了实现流水化生产,减少选配和修配。
3.3 设备的散热防护
温度变化是影响电子设备可靠性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其功率损失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工作时,一般都转化为热能的形式散发出来,尤其是一些耗散功率较大的元器件,引起环境温度的升高。当环境温度较高时,设备工作时产生的热能不能及时的散发,使设备温度升高,直接影响着设备使用的可靠性。
3.4 电子元器件的选择
质量固然是电子元器件的选择所考虑问题,是否适用于工作环境的要求也是需要考虑的范畴。标准性元器件是设备的首选,因为利于设备故障时及时更换元器件。设备工作时会产生热量,所以对电子设备的散热性要求较高,这也直接关系到整个设备的正常工作。各种电气自动化设备对电子元件的散热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某些大功率、高消耗的电子设备对散热性能的要求更为严格和苛刻。电子设备不仅受散热性能的影响,也会受湿度的影响,一般来说,高温低湿的环境条件更能保证设备的可靠性。
4 结束语
通过文章的分析使我们了解到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在其使用的过程中所具有的意义是重大的,也是不容忽视的,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影响因素多种多样,相应的实验的方法也较为多元,所以应与实际情况相结合,选择最为适宜的实验方法,才能良好的控制电气自动化设备。就现阶段的发展而言,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已经成为了我国研究的重点,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未来我国的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会得到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刘跃峰,陈旭生.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分析[J].中华名居,2012.
[2]曹殿春,厚金库.我国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02).
[3]张伟林,宋修臣.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测试的方法[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