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服务也玩O2O

2015-01-01 00:00:00王漪
投资北京 2015年6期

洗一次车需要花多少钱?一毛、一分、五分……或者完全免费。汽车后服务类应用软件间的竞争,让有车族们通过手机用可以忽略不计的费用享受到了原本几十元的洗车服务。而这只是今年汽车后服务在O2O领域发展迅猛的一个缩影,互联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打入了传统汽车后服务行业。

汽车后服务的互联网+

目前,中国汽车保有量达1.5447亿辆,机动车驾驶人突破3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超过2.46亿人。巨大的用户基数带来的代驾、洗车、保养、维修、保险等汽车后服务市场容量超过万亿。作为相对封闭的高壁垒行业,与汽车行业相关的市场被互联网渗透的时间较晚,但随着“互联网+”概念的兴起以及相关政策的引导,这块传统行业的大蛋糕正成为移动互联网和资本市场争抢的对象。

自去年以来,洗车、养护、代驾等汽车后服务O2O应用不断涌现。有报告显示,2014年汽车后服务市场迎来大规模资本入注,投资频次达67次,是2013年的10倍。截至今年3月,各类汽车后服务市场应用已经有70多家,市场份额从最早的不到1%上升为14%,成为汽车服务领域中,继打车应用软件之后的最新热点。

从互联网的角度考虑,如何通过某个切入点抓住大量车主用户是关键,从而再提供其他汽车后增值服务。这个切入口目前主要有查违章办违章、维修保养和今年异常火爆的洗车,以及记录油耗、找停车位等。移动互联网汽车行业专家李力铮表示,由于汽车保险门槛较高及政府监管严格,汽车维修与保险这两类业务的互联网开放度较低,渗透最多的是洗车养护和代驾这两个领域。相对于后者,前者服务项目广泛,受众用户更多。

他这样解释这类创业的基本逻辑。目前中国有近亿的私家车保有量,除去油费,一辆汽车全年的平均消费超过一万元。汽车后服务消费除了保险,其他服务都有极强的区域位置特性。所以在策略上只要抓住某一地区用户或几十万甚至百万的车主,掌握车主的真实信息并形成高粘度,就相当于掌握了百亿的市场空间,对一个创业公司而言已经有了盈利的可能。所以在汽车后服务领域可以容纳大量的创业公司,目前还是蓝海,竞争还未完全展开。

而众多公司齐刷刷地推出洗车服务,则是与汽车后服务市场的消费特点有关。分析保险、维修保养装饰、查办违章、洗车、停车、二手车等诸多汽车后服务项目。从频率上来看,再加刚需角度,洗车和停车应该是吸引汽车主最好的角度。但停车的普适性需求不大,而且属于随机或者偶发事件,加上停车在实际使用时需要与场地与设备等方面协调,所以较难切入。相比之下,洗车则是每个车主都需要的高频次服务,加上洗车服务相对比较标准化,成为非常好的切入点,起步也较为容易,吸引很多企业为之投入。

洗车业掀起低价风潮

方宇楠拥有一辆私家车,几个月前在交通广播里听到通过途虎养车的手机应用可以花五分钱洗一次车,这让她觉得不可思议。“现在五分钱可什么都买不了。”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她下载了客户端,领取了五分钱洗车券,第二天下班后便在线下合作的门店里清洗了车。

“洗车过程很顺利,洗完后网上支付5分钱,纯属白给的。”她说在途虎客户端上,由于用户每个月只能领一张5分洗车券,因此号召全家人都注册了途虎的会员,后来还通过网上付款到店中做了一次保养,消费体验也很不错。

而与途虎养车网提供类似洗车服务的软件,都在去年上线,在今年呈现爆发式增长。2014年1月,洗爱车上线。用户只需要关注“洗爱车”微信公众账号就可以完成购买洗车卡、位置查询、导航、进店无卡消费、支付结算等一系列洗车服务。上线仅4个月时间,用户已经过万,每日完成上百笔交易量。6月,车点点上线,这款软件为车主用户提供违章查询、洗车美容、维修保养、道路救援、车务代办等服务,通过与全国1000多家汽修门店合作,形成线上线下的完整汽车后服务闭环。7月,同样是基于汽车后服务的车主服务平台天天快车上线,以洗车为切入点,同时发展道路救援和维修竞价模式……这些数不清的汽车后服务平台在一开始均是通过不超过一元的超低价或者首次使用免费洗车的方式,来吸引用户,背后则是互联企业为其买单。有网友甚至在网上分享了自己在使用了36款洗车软件后详细的省钱攻略。

“洗车的成本单次在20元左右,单个用户全年洗车的成本平均在200元左右,其实公司提供低廉价格的洗车服务更多是为了吸引用户,都把真正的赢利点放在提高用户粘性以及吸引他们日后进行其他服务项目消费上。”一位洗车软件公司从业者告诉记者,洗车本来就是刚需,加上APP应用可以方便车主寻找附近的洗车点,能带来不少用户。目前许多这类APP软件创业者,都打出“免费洗车”的口号来吸引车主安装客户端成为其用户。

但免费一时,不代表永远都能“占便宜”。方宇楠用了两个月的“五分钱洗车券”便发现,手机客户端将每月的这一活动改为红包抽奖,只有新用户才能使用五分洗车券,于是她开始下载其他洗车软件,希望继续享受免费。而同时也有车主反映,自己到店面使用低价洗车券,却遭到拒绝,对方的理由是互联网企业并没有和他们及时结账,因此停止了服务。

“这些软件不可能持续提供这么低的洗车价格,前期的拉拢资源肯定要靠这种战略,但是到了后期用户适应了这种消费模式后,优惠力度势必会减少。” 李力铮表示,同互联网进入每一个传统领域一样,在完成了早期的用户积累后,便会进入日常的运营模式。

虽然通过客户端可以优惠、免费到附近洗车点洗车,但在许多大城市,很多人因为工作繁忙,交通拥堵以及到洗车点的排队时间过长,所以缺少时间和耐心去洗车。于是嗅觉敏锐的创业者们瞄准了上门洗车。现在有很多服务可以通过APP或微信下订单,确认后会有人带着清洗工具上门提供洗车服务。但由于车主车辆所在位置环境复杂,对洗车技术和设备有要求,给洗车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因此虽然能看到走街串巷的小型三轮车,但上门洗车的市场接受度目前看还比较有限。

从洗车向养护拓展

对于汽车后服务O2O平台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培养用户习惯。作为汽车后服务市场消费频率最高的细分领域,很多O2O平台都希望借助洗车服务作为突破口,借机打进整个汽车后服务市场,其中养车点点、车点点就是典型的代表。

通过洗车,这些创业型汽车后服务O2O平台能够较快切入市场,同时在该领域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借机提供相应的汽车维修与美容等服务,积累了大量诚信可靠的线下商家资源。

“借助洗车打入美容养护市场,的确在前期更容易积累相当的用户群体,但是任何事情都是利弊相生的。”李力铮提到,一方面,先进入洗车而后再进入整个汽车养护市场,可能会在市场先机上输给其他汽车养护O2O平台。另一方面,洗车O2O平台切入美容养护市场还将面临一个用户习惯转化的问题,很多用户习惯在这个O2O平台上使用洗车服务,但也正是因为这个习惯,而把它当做了一个洗车服务平台,当车主需要为车购买配饰或者美容维修时,可能还是会选择到其他平台上。

目前,除了4S店,信誉度较好的汽车修理店大概是车主们选择保养维修最多的一个地方了,借助技术与可信度的优势,这类连锁店面或者店面联盟打造O2O平台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首先,快修连锁因为维修服务店面比较多,客户能够选择离自己最近的店进行汽车维修保养等服务,从便利的角度上来说大大领先于4S店。其次,很多线下连锁快修经过多年的线下服务,积累了一定的品牌优势,拥有大批老客户。同时,从保养维修的技术角度来考虑,快修连锁在技术服务上相比很多路边小摊也更容易获得车主的信任,同时作为连锁经营模式,这些店在服务上也有着统一的标准。

当然,相比其他的O2O平台,这些店面在发展上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发展自身的O2O平台时也会面临自身局限和来自同类平台的挑战,比如由于为自家的线下连锁店提供线上预定服务,那么对于新客户来说也就不会有太多选择,但很多客户在选择汽车保养维修服务的时候,往往都会货比三家。

总而言之,汽车后服务市场相关应用市场高速增长的背后,是移动互联网思维带来的快速、碎片化、高品质体验与传统费时、模式死板形成的鲜明对比。随着市场发展,越来越多习惯使用互联网的年轻人成为汽车的主要消费群体,他们对于产品和服务的要求也相应较高,将会继续促使汽车后服务市场不断推出价格合理,更高效率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