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思考

2014-12-31 00:00:00张锐
学园 2014年31期

【摘 要】要想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有清楚的认识,二是要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有合理的研究方法。本文从社会建设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入手,结合当前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的现状,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进行了相关思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社会建设理论 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1-0199-01

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深入研究的前提,是要确认社会建设理论是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涉及如何构建推动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发展的方案。推进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必须充分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社会主义的建设历程、中共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以及国外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这四点。

一 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命题的真伪研究

对该命题的真伪研究,就是要研究马克思主义中是否存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思想或内容。社会建设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建设特色的中国社会主义社会提出的,具有明显的大背景,尽管经典马克思主义无论在历史背景还是在具体问题上都有诸多不同,但并不能就此否认经典马克思主义在对社会建设方面没有提出过相关的讨论。

通过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资料的解读可以看出,虽然受到所处时代等诸多限制,马克思主义仍然在自身整个理论体系中,不仅提出了关于无产阶级武装夺权的方法论,也提出了相关的建设政权的科学理论,还认为改造世界比解释世界更具有重要意义,而改造的根本就是社会建设,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是存在社会建设理论的。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全国人民的共同目标,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没有停止过对社会建设的讨论。因此,可知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是真实存在的。

二 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的现状

当前,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研究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史学以及社会学等学科入手。中共在社会建设方面对建设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理论的提出,极大地拓宽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研究方向,促进了相关学科的发展。目前研究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上,一是注重于研究经典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革命和当代社会建设中的相关理论,二是结合社会主义理论和相关实践进行的研究。自中共中央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理论研究开始,社会学理论的工作者们积极展现理论自觉性,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建设在社会学方面的发展。随着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的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在不断完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需要注意的是在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中仍然需要不断加强理论自觉性,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三 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研究方法

1.从历史发展角度研究

社会科学都有其自身的历史使命,因而我们要从历史进程的角度及思想史的进程看待社会建设理论。与此同时,对于理论的研究不能仅仅停驻于理论研究,更应掌握好其发展规律和前车之鉴,在不断地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马克思主义重要的一点就是社会建设理论,需放之于整体理论框架。首先就是要继承,不断概括整理领路人和继承者的思想;其次要从理论知识中抽取先进观点;再次,要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出真知。总之,应不断结合马克思主义从一定的历史角度放之大局进行探索求知。

2.在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探索

社会主义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中最根本性的思想和成果,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求索离不开实践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以实践论为基础的。第三是现如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最后是当今社会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和实践。该课题讨论意义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双刃剑作用和其相互发展的作用机制以及其中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作用关系。

3.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相结合

首先,中共率先提出先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中共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引领者,其决策的正确与否和领导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着广大社会主义建设旗帜下的万千人民的幸福与否,中共始终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保持着高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其次要把党在新时期的实践心得与将来的建设发展相结合,而这种结合需要按步骤按时期汇总实施。最后是需要善于总结和归纳党在不同时期建设发展出现的问题。

4.借鉴世界范围内社会建设的理论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本身就是批判性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学及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其起点就是基于世界角度,因而其发展也应与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诞生于西方,早期发展于西方,因而社会主义建设也应批判性吸收西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实践。虽西方建设不多,但其理念思想植根于各方面建设实践中,因而积累了丰富的理念思想和实践真知,都给予了马克思建设理论方方面面的影响和启示。

四 结束语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今天,我们要不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研究,提出科学的研究方法,不断完善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参考文献

[1]〔美〕乔治·诺瓦克.马克思主义与存在主义(洪燕妮译)[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15~116

〔责任编辑:林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