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分子生物学教学视频的合理运用

2014-12-31 00:00:00段承刚梅志强陶中华
学园 2014年31期

【摘 要】医学分子生物学是一门抽象性与实践性均较强的新兴学科,课堂教授难度大,学生学习和理解困难。在课堂教授的多媒体课件中,合理运用教学视频进行医学分子生物学的教学,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该课程更为简单易懂,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关键词】医学分子生物学 教学视频 合理运用

【中图分类号】R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1-0092-02

医学分子生物学是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该课程从分子水平探索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现象和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介绍医学分子生物学核心实验技术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开展临床分子诊断必须具备的理论和实验基础。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通过常规医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教授的难度较大,学生学习热情不高,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反映教学内容较抽象、枯燥无味、难以理解掌握相关知识点,而尝试在医学分子生物学的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教学视频,可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使教学质量大为提高,取得较好的成效。

一 医学分子生物学课程中运用教学视频的必要性

1.教学视频可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通俗化

医学分子生物学是分子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致力于从分子水平阐明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调控机制及人体各种生理和病理状态的分子机制。由此可见,医学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生物大分子,这些生物大分子物质如核酸、蛋白质等的形态、结构、分子组成等均是肉眼或普通显微镜下不可见的物质。此外,还需要介绍这些生物大分子物质在不同生命现象中的相互作用,作用后所发生的量变或质变。若单纯用文字形容或简单的图片展示,很难让学生产生直观的感受,对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也难以描述,必然让学生感觉内容空泛、抽象、难理解,学习难度大。影像的优点是可把抽象、晦涩的事物形象化、通俗化,运用教学视频,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示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基本过程及该过程产生的生理效应,配合教师进一步讲解,课堂上学生反应积极,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课后调查表明,对相关知识内容已有较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2.教学视频可完整展示重要的实验技术过程

医学分子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除了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理论外,还向学生介绍部分分子生物学的常用技术,如核酸分子杂交、RNA干扰、DNA测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等。在课堂讲解这些技术时,没有实际的实验仪器设备,实验的具体过程不好描述,实验过程中生物大分子的微观变化不能展示,仅介绍各种技术的实验步骤难以使学生掌握相关实验技术。通过改进,在介绍基本实验步骤的基础上,播放相关实验技术完整操作过程的教学视频,再现实验场景,虚拟一个实验氛围,使学生对该实验技术有一个直观全面的了解,为他们今后的临床分子检测和科学研究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3.教学视频是提高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手段

现代教学要求开展以理论为指导的具有多样综合教学模式,并追求和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走出“填鸭式”“满堂灌”等单一的教学模式,采取多元化、交互式、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无疑是现在最为有效、使用最多的教学手段。而视频素材是多媒体最具特色的部分,与静态的文字和图像相比,它更为直观、生动、形象。心理学研究发现对于持续存在的刺激,感觉器官做出的反应会逐渐减弱,较长时间的课堂讲述会使学生学习兴趣减弱,课堂反应下降。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穿插图片或视频,特别是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生动幽默视频,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注意力重新回到课堂上来。

二 医学分子生物学课程中如何合理运用教学视频

在医学分子生物学教学中,视频素材是整个教学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视频素材不是重复图形、图像、文字或授课人已经讲明的道理,而是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其在有限的时间里,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激活学习的内因。合理运用教学视频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选取视频素材应紧扣教学内容,如果不与具体的授课内容紧密结合,再华丽的影像、再动听的音乐都将毫无意义。(2)教学视频的素材可以分为两大类:实景拍摄素材、计算机模拟的虚拟影像素材。在具体的运用中,实景素材更为直观形象,主要适用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的教学内容。虚拟影像素材大多比较生动幽默,常用于模拟并介绍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变化。(3)视频素材的时间不宜过长,在介绍基本理论时可选用3~5分钟的简短视频,在介绍完整实验技术和实验操作时,选用视频最好控制在10~15分钟之内。视频播放只是教学的点缀,不能喧宾夺主,应避免上课投机取巧、大量播放视频,教学的主要部分还需要老师的讲解。(4)在上课前应对视频资料进行充分的备课,在播放视频时需要教师对视频内容有全面的把握。时间较长、内容丰富的视频要选择合适的时间点停顿并讲解;无配音解说的视频需要教师在播放的过程中加以解说;部分视频为全英文解说或标注,而学生的专业英语有限时,则需要教师进行合理准确的翻译。

三 问题与展望

在医学分子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教学视频可使教学更为形象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活跃课堂气氛,使枯燥抽象的课程变得简单易懂,大幅提高教学质量。但也存在部分问题需要解决和完善,如如何获得更多更好的视频资源,如何将视频资源与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结合起来;如何利用视频资源探索更多更丰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利用或制作视频资源时保障知识产权的合法性等,这些将是医学分子生物学乃至其他课程教学改革中需要长期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药立波主编.医学分子生物学(第三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徐振亚、张雅茹.谈音视频素材在医学多媒体课件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4)

[3]舒晖、龚显卿、蒲实.医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J].成都医学院学报,2007(2)

〔责任编辑:林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