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经济腾飞的现代社会,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许多中等职业学校转型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高等职业教育对数学教师在教学上的要求更高,原有的中职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为了尽快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模式,数学教师应在教师的角色和教学策略等方面有重大的转变。
【关键词】高职教师 角色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1-0065-01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高级技术职业人才的迫切需求,使得高职教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不断壮大,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高职院校1321所,其中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是由中等职业学校升格转型而成的。学校在这个从中专到大专跨越发展的机遇面前,怎样实现提升,迫切需要我们去研究高职院校在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方面的措施,开展好教育教学工作,从而培养更多的优秀大学生。
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由中等职业教育转型为高等职业教育,给数学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数学教师在教学技能以及教学策略等方面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从而影响到教师角色的重大转变。
一 从中职到高职数学教师角色的转变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应从过去仅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转变过来,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2.教师应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应成为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种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这样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创造出更新的教学理念。
二 从中职到高职数学教师教学策略的转变
从中等职业教育到高等职业教育的转变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数学基本技能素质方面的培养,有机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学生,将数学教学与思想观念的教育有机结合,使思想教育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技术方面的能力。
1.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重视对“经”的传授,忽视了“人”的发展。然而现代的教学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因此教学的重点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学生是活生生、有思想、有自主思维能力的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既学习掌握知识,又要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学生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
2.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传统数学教学中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现代的高职教育提倡,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评价标准也应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主。
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重结果轻过程”,也是传统课堂教学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存在多种教学弊端。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既长知识,又增才干。
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没有过程的结果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学生对自己学习知识的概念、原理、定理和规律的过程不了解,没有能力开发和完善自己的学习策略,那就只能是死记硬背和生搬硬套地机械学习。学生的学习往往经历“(具体)感知——(抽象)概括——(实际)应用”这样一个认识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感知——概括”,也就是说学生的认识活动要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从而得出知识的结论。第二次飞跃是“概括——应用”,这是把掌握的知识结论应用于实际的过程。显然,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实现这两次飞跃,教学目标才能实现。
4.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要让每个学生每个方面都要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一刀切、齐步走、统一规格、统一要求——这是现行教育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种标准——这是要把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学生培养成一种模式化的人。显而易见,一刀切的统一规格教育既不符合学生实际,又对人才的培养有害。目前,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以及教学质量的低下,就与一刀切、统一要求有关。教学中,我们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也不能找到适合全体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我们来研究学生的差异,
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科学依据。
在高职教育教学中,要引导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向积极有效的方向转化和发展。教师要根据学生主体的健康发展要求进一步转变角色,不断适应新事物的产生,对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知识结构以及评估手段等多方面进行调整,由课程计划的执行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与促进者,成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指导者及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者。
参考文献
[1]叶立军.关于数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教师版),2004(7)
〔责任编辑:庞远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