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学做合一”源自中国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理论。视教、学、做为一体,做是核心,主张在做上教,做上学。电工基本技能依据“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论,以任务驱动模式开展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 任务驱动 电工基本技能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0-0177-02
“教学做合一”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其基本主张是: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做既是教的中心,也是学的中心。陶行知指出:教学做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老师,在做上学的是学生。“教学做合一”是以做为中心,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知识的应用性,从根本上克服了职业教育教与学相脱节、学与用相分离的弊端。电工基本技能是机电专业中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基础课,依据“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论,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以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示范演示组织教学,坚持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使学生在知识结构、动手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 以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在做中学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项目总体要求,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任务驱动教学一般分“明确任务——讨论分析——任务实施——交流评价”四个环节。
明确任务是教学的关键,任务要涵盖某一阶段的教学目标,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操作性要强。在“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电路”的教学中,笔者从应用和任务出发,把本章内容分解成“电动机正反转电路”、“Y-Δ降压启动”等四个实训项目来组织教学。
任务实施是教学的核心,学生经过讨论分析、查阅资料,在老师必要的指导下自行设计电路图,选择元器件进行安装调试,最后完成实训项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一些问题,通过看书、与同学讨论和教师指导,在操作中摸索,在做中学,不断提高自身理论和操作水平。实践出真知,说一百遍不如做一遍,只想不做等于零。
二 创设情境,示范教学,在做中教
在做中教有两层含义:一是学生做的过程中教师教学生,二是老师示范教学生怎么做。在任务驱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理论与实践合一的教学环境,创设情景,设计教学任务,在学生做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示范教学和现场指导传授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电工基本技能是以实践操作为主的课程,教师的示范操作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布线不规范、接线较零乱的现象,通过示范操作,挂板展示,使学生对如何布线、如何接线有更清晰更直观的认识,从而更快地掌握操作要领。另外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设置若干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如在实习时将一些坏的元器件发给学生或在电路中设置故障让学生查找,从而更加贴近生产实际。
三 以做为中心,理论联系实践,学以致用
“教学做合一”的核心是做,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通过做,把理论知识融入实践操作中,把学生学习的过程融入做的过程中,同时也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
1.做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电工基本技能中有的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因此缺乏兴趣,如变压器、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在教学中,要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做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做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做中,把抽象的知识变为活生生的知识,从感受中获得正确认识。如“照明电路”中可以“两室一厅家居照明电路设计”为项目,使实训项目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做要能反映课程实质的教学内容
教学实践证明,内容的选择并非越全面、越真实、越复杂,效果就越好。选取内容应注意突出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内容的简洁程度要与学生的心理简化水平相适应,要做到典型恰当,有时可指导学生根据需要自行制作。从做的难度上讲,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水平有所取舍;从做的内容上讲,要注意与教材的教学要求相吻合,要能恰当地反映教学内容的本质及特点。
3.做要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做的机会。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做,真正地放手让学生做。做要到位,不能流于形式,让做与思维联系起来,让做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让新知识从学生做中产生,创新意识在做中萌发。通过学生的做,你会发现学生也是一个创造者。
4.做要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认知规律及教学内容,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做,引导学生通过做巩固知识,并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培养思维能力。做是学生由抽象逻辑思维向具体的形象思维过渡,并能以最佳方式使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容易理解的知识。通过动手做引导学生从动作中发现、探索、领悟、抽象、概括,获得直观的知识,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5.做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生在不断的观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认识到做有助于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有利于从多角度全面地认识事物,同时合作交流也能取长补短并获得快乐。从做中寻找解决问题的规律,培养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的能力,正是做的真正目的。
电工基本技能以任务驱动模式开展教学,完全实现了“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仅仅透彻地把握单学科的教学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熟悉机电专业的其他专业基础课程,甚至更多学科的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组织和安排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教师不仅要有较强的理论知识,更要有过硬的技能操作水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也从课堂的主体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在教学之前应做好教学目标、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施、学生能力、教师能力等方面的充分准备;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做好教学设计,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发挥他们的优势,体现“教学做合一”理念,学生就会有热情参与各种学习活动,进而人人都学到一技之长。由此,实现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教学并不只是教和学,还有做,所以“教学做合一”,才是教学的真谛。
〔责任编辑:林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