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驱动力,创新能力是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中职院校在美术教学中,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目前,衡量中职院校美术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就是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中职学校 美术教学 学生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0-0175-02
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力、挖掘学生潜能的重要学科。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精神世界与个性,动用一切有效的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合理利用自己的智慧,进行创作。
一 中职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中职院校的美术教学是中职教育体系的关键部分,对于培养美术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中职美术教育处于非常“卑微”的地位,得不到中职院校的重视,甚至成了多余的课程。美术教学的不利局面,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阻碍了美术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此外,中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创新能力不强,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形成了思维定式,无法展开自由的想象,进行发散性思考。而丰富的想象力正是学生发挥创造力的前提,想象力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导致学生无法进行自由创作。另一方面,中职院校的美术教师自身创新意识不足,缺乏足够的创新能力,在实际教学中,不能很好地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重点与方向的把握上,容易出现偏差,偏重写实能力的培养,忽视对学生想象力与情感的培养。在教学方式上无法与时俱进,缺乏大胆创新的勇气,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畏首畏尾,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与创造力的发展。总之,传统的教学观念与现有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二 中职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学生的综合素质息息相关。中职院校作为培养美术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应当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与想象力的开发。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采取以下手段解放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艺术精神。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想象思维
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想象思维对创新意识的形成、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中职美术教学中要抓好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及积极性。正如“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所说,美来源于观察,来源于生活,艺术亦是如此,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会观察,累积丰富的情感体验,然后将心中所想在纸上进行描绘,形成美术作品。例如,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入大自然进行室外教学,摆脱场地的限制,使学生的思绪得以自由翱翔。此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让学生闭上眼睛进行想象,而后将自己所想、所感、所听表达出来,大自然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对大自然的某一物进行深入地观察,再进行创作。
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具备以艺术的形式表达生活的能力,形成独特的艺术作品。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与督促,给予学生及时的帮助,给学生传授基础知识与基本绘画技巧,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美术教育的实用性非常突出,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训练学生的绘画技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分配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时间,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整体提高。美术鉴赏能力与绘画技能是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内容,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美术的风格流派以及创作特色进行感知、体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在鉴赏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时要让学生阐述自己个人独特的见解,了解作者色调的处理、画面的安排、绘画技法等方面,还要让学生结合创作背景把握创作者的内心情感。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必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中职美术教育中,教师可以采用新颖的教学形式,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例如,让学生对几个几何图形进行重组,形成新的事物。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准备好几张颜色不一的彩纸,上课时分发给学生,允许学生将其剪成各种形状的图案,进行排列组合,赋予简单图形一些特殊的含义,即增加作品的内涵。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
孔子曾经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后来这一观念被实践证明对教学活动有重要的意义。“因材施教”也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学生发展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启发学生的创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其创造力。中职学校的学生没有升学压力,因而有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一般来说,思维没有受到严重的压制,性格比较活泼,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帮助,脱离了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学习很难取得效果。在美术作品的欣赏过程中,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思维特色,给予符合学生性格的指导意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自己的思维习惯及作品特点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自己对作品的个性化理解。同时对学生的鉴赏结果表示出尊重,不应以所谓的“标准答案”来衡量学生的鉴赏力。例如,在鉴赏罗中立的油画作品《父亲》时,教师要在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一定的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作品的精神内涵。同时,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个性化表达诠释自己的见解,加深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感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由于思维习惯与家庭背景的差异,不同的学生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教师要认真聆听,并尊重学生的个性。
4.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
在中职院校的美术教学中,教师的自身素质也影响着教学活动。因此,教师要勇于挣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改进自己的教学手段,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通过借助先进的网络交流平台,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了解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善于借鉴他人优秀成果。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微博等渠道,挖掘美术资源,展开深层次的学习,提升自身创新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新形式让学生感受对作品有立体的感受,可以尝试将美术作品与音乐融合起来,在欣赏美术作品《父亲》时,可以播放与父爱相关的歌曲,如筷子兄弟的《父亲》进行配合。这种新颖的教学手段,摆脱了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性格的束缚,体现了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于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
5.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首先,健全的教学评价机制能够激发教师的创新能力,利于教师教学活动的展开。而完善的评价机制能够对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对美术学习的热情与兴趣,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个性进行自由创作。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评价机制,切勿以“标准答案”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对于不同能力的学生要给予肯定和支持,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定,培养学生反思和总结的习惯,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自身创造力。
三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中职院校的美术教学中居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然而,中职院校的美术教学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全面提升自身素质,为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发挥重要的作用。创新是提升中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包海莹.论中职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3(2)
[2]李辉荣.中职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初探[J].时代教育,2014(8)
〔责任编辑:林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