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新旧电网结合在电网规划中的要点

2014-12-31 00:00:00胡德春
基层建设 2014年22期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力公司也加快了发展的脚步。但是,伴随着配电负荷的逐渐增加,进行电网结构的优化对于电网规划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讨论新旧电网结合在电网规划中的要点,希望对电网的规划提供给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电力配置;配电网络;新旧结合;电力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用电负荷逐渐增加,所以必须在电网规划中不断的建设新的电网来满足需要。但是,考虑到在电网规划中的安全性以及平稳性,进行中的新电网建设并不能完全取代旧电网的地位,而是要根据新旧电网结合在电网规划中的要点进行分析,采用科学合理的决策解决新旧电网的结合问题。

一、配电网络的发展现状

电力供应以配电网络的建设为基础,所以配电网络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电力传输网络的建设是为了实现电能的传输,从而满足不同地区的电力需求,实现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在电能传输过程中,使用电源的性能存在着诸多不同之处,所以我国必须选择灵活的方式进行不同形式电能的传输。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进一步研究电力网络的搭建方式,通过仔细的研究,发现新旧电网结合的方式进行配电网络的建设是十分有效的电网搭建方式[1]。所以新旧电网结合方式在我国的电力传输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促进了我国电力传输水平的上升。但是,在新旧电网结合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如何构建优化方式,促进我国电网规划的发展。

二、新旧电网结合的技术要点

新旧电网结合后需要考虑电网运行的具体状况,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可靠性。为了测试电网提供电力的实际能力,主要参考的评价指标是:平均停电系数、平均停电时长、电量不足的系数以及可靠供电率。这些指标代表的具体内容各不相同。平均停电系数指的是,在单位的时间内,用户不能正常接受电力供电服务的次数;平均停电时长指的是,在单位的时间内,用电户不能通电的时间长度;电量不足的系数指的是,在单位的时间内,用户总计停电的的电量[2]

在新旧电网结合过程中,除了要考虑电网的可靠性之外,还应该考虑的是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具体的评价标准应该参考以下几个指标:短路电流、容载比、潮流分布和计算、网架结构灵活性。其中,短路电流指标指的是,由于某些原因,电力系统突然发生了短路的现象,这是为了隔离故障,断路器会自动的切断电力系统中的电流作为保护电路的能力。容载比,指的是变电站中的变压器的容量在使用之前会被事先的预测利用率。潮流分布和计算指标指的是,评价电力系统规划水平。构架结构灵活性指的是,电网能够承受的最大以及最小变化的性能[3]

三、新旧电网的结合的影响因素

(一)环境方面

在进行新旧电网结合的电网规划中,应该考虑环境方面的影响。因为新电网的建设、进行旧电网的改造以及新旧电网结合,对于周围环境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新旧电网的结合能够产生噪音,在电路改造施工的过程中,电力设备在运行中会发出一些物理特性的声音,同时变压器中也会发出一些振动的声音,所以需要在进行新旧电网的结合的施工过程中应该进行认真的谋划。除此之外,电磁波对环境的影响也不能够被忽视,因为新旧电网的结合会产生强大的电磁波,这种波型会对人类造成一定的危害。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采取屏蔽装备降低这种危害。同时,在安装新的设备的时候,应该考虑到该设备对周围植被的影响,尽量避免新旧电网结合过程中对土地植被造成严重的影响[4]

(二)社会各阶层的满意度方面

新旧电网的结合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居民的用电需求,所以居民的满意程度是电网规划应该考虑的重要指标,因为电能质量的高低与人们的生活质量的高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电能供电过程中的稳定性是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根本保证。同时,企业用电的满意度也是新旧电网结合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企业对于电能的供应有一定的要求,供电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以及效益的获得。所以应该将企业对于新旧电网的满意度纳入考虑因素之中。最后政府的满意度也是极为重要的,它对于电网规划的制定有积极肯定的作用,在新旧电网规划的过程中应该满足政府制定的城市建设的用电需求。以上这些因素都是影响新旧电网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应该选取作为评价的指标[5]

四、新旧电网结合发展方式

(一)开发新旧电网结合潜在能力

新旧电网结合发展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不断的开发其潜在能力,新旧电网结合能够实现电力需求的平衡,主要通过将各种配电性能的优点集中到旧式的电网的方式,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电力网络的可靠性。通常情况下,为了提高电力网络结构的稳定性采用的方式是提高电力系统中组成元件的性能,或者是增加电力系统中组成元件的数量。但是,以上这两种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电力网络结构运行的稳定性,却需要提高运行成本作为代价。然而,新旧电网的结合能够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础上,实现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的要求。另外,一般采用的方法是模拟或者解析,来评价电网运行的安全与可靠性,其中最常用的是解析方法。这种评价的方法特点是操作简单方便,可以通过对电力系统中涉及到的电力元件进行数据分析以及计算,从而得到可靠的指标。

(二)合理分配电力负荷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力系统的电负荷也日益增加,由于我国的电力设备的更新速度比较缓慢,所以导致我国的电力配置没有得到很好的优化,改善电力配置不平衡的现状迫在眉睫。只有尽早的解决这种不良的状况才能够降低电力系统中能量的消耗,也能够减少能量的损失。所以,新旧电网的结合要保证电负荷运行的平衡性,主要是合理的划分变电站的构建,对于同一个变电站的各个反馈线路以及电力元件之间进行合理的配置,科学合理的应用函数知识,进行电负荷的平和配置。要进行目标函数关系的确定,利用这个函数求出电力系统对于电力元件的约束条件,然后在利用数学知识中的解析方法计算出电负荷平衡。

(三)科学合理的进行电力配置

新旧电网结合的电网规划是为了减少电力网络中的损失,近年来,一些国外的发达国家线损比例比较低,一般情况下只有百分之五和百分之七之间,但是我国的线损比例却在百分之九。可以看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电力系统中的线损不容乐观。现阶段,我国的电网规划中采用的新旧电网结合的方式主要是通过降低电路的消耗功率,但是,由于电力系统中的电负荷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中,所以想要实现从根本上控制功耗是不可能的。所以,应该应该适应电力系统中用电负荷动态变化的前提,采用动态的方案进行功耗的控制。这样才能够实现对于经常变化的用电负荷的控制。最近,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先确定功率计算的标准来最大程度的降低功率消耗量,电力网络的功率计算的标准主要是以根据某一个时间段的具体的用电负荷为准。但是,由于每一个时间段的用电负荷都是不同的,且存在一定的差异。通常情况下将用电高峰期的用电峰值当作计算过程中使用的基准,这样才能够实现供电量能够满足用电的需求,防止出现电力系统的电力供应与用电需求不匹配的现象。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用电需求也在逐渐增加,所以平衡供电与用电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新旧电网结合的电网规划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个难题,但是在进行新旧电网结合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技术要点以及一些影响因素,采用科学合理的结合发展方式进行电网规划。

参考文献:

[1]曾鸣,刘超,李娜,周飞.面向低碳经济的新型电网规划工作模式与关键机制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2(09).

[2]韩震焘,黄志伟,葛少云,邱野,刘洪,罗俊平.城市配电网综合评价体系[J].电网技术,2012(08).

[3]冀栓梅.浅析当前电网规划的几个问题及应对策略[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1(10).

[4]付锦,王先洪,欧智乐,苏旭辉,赵廷刚.改进类电磁机制算法在多目标动态电网规划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4(03).

[5]刘文霞.城市配网规划的优化算法、评价体系与智能技术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