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电力事业也取得了一定发展。对于电力事业而言,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进步和发展是极其重要的,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本文结合实际情况,深入探究了我国电力自动化的新技术,并进一步分析了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新技术;发展趋势
1引言:
电力行业的发展不仅关系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作为集消费、生产为一体的系统,电力系统主要由五部分构成,即发电、变电、输电、配电以及用电等。在我国,电力系统在各领域都得到了广泛运用。针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相关新技术,本文进行了详细阐述,并进一步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
2电力自动化新技术的探讨
2.1计算机视觉技术
将计算机视觉技术运用到电力系统中,可帮助我们对大量的图像信息进行获取。当前,在电力系统中运用计算机视觉技术,一方面可对遥视系统进行修改完善,另一方面还可使遥视系统的作用得到提升。此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进行环境监视或者无人操作。运用微波双鉴探测器,在对移动物体进行监测时,可同时使用到差分图像以及流光法,倘若有不正常情况出现,那么系统就可自动识别并进行报警。但当前的计算机视觉技术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受各种因素影响,我国还不能对该技术进行无人操作。(2)进行在线监测。当前,红外图像监测法在电力设备中得到了有效运用,而只有通过使用计算机视觉技术,红外图像识别才能获得显著效果。计算机视觉技术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对电力设备正常运作时的图像以及电力设备实时红外图像进行获取之后,对两者进行细致对比,倘若出现了不正常现象,那么就说明电力设备出现了故障。
2.2软交换技术
一般而言,软交换技术包含了多种逻辑功能,可将控制、呼叫链接等作用提供给综合业务。当前,在电路从交换网转变为分组网的过程中,软交换技术是必不可少的。与此同时,在世界各国通讯网络技术中,软交换技术都是极其重要的。软交换技术的作用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即呼叫控制、接入媒体网关、互通互联以及业务提供。在电力系统中,软交换技术得到了广泛运用,不仅帮助电话网与计算机网等相异网关实现了互通效果,还对之前网络设备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完善。由此可见,运用软交换技术,一方面可节省资源、提高网络集成度,另一方面还能促进电力系统的完善。另外,在电力系统中运用此技术,还可为新业务提供便利,满足电力系统的各种发展需求。
2.3 GPS 动态安全监控系统
当前,GPS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有效运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运用GPS 动态安全监控系统,不仅能对电力系统进行全面监控,还能对管辖地区内的大地测量控制电网进行有效检测,进而将GPS定位技术的诸多优点,例如效率快、精准度高以及成本低等展现出来。在运用了GPS 动态安全监控技术以后,电力系统的动态安全监测管理工作主要可分为四部分,即定时系统、动态相量测量系统、通信系统以及中央信号处理系统。进而将GPS定位技术的诸多优点,例如效率快、精准度高以及成本低等展现出来。
2.4微机实时保护系统
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微机设备的运用范围也愈加广泛。而在原有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中,微机保护系统已无法对通信环节进行有效保护了。因而对于微机保护系统,电力系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微机保护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需更为稳定和牢靠。在上个世纪末,我国投入使用了第一套微机线路保护设备,因性能方面的优势,该设备获得了世界各国用户的普遍认可。对于继电保护设备而言,设备的实时性是最需进行解决的问题。设备的实时性影响着电网的安全与稳定,倘若设备实时性出现问题,那么势必会给电力系统带来严重损害。当前,在我国的电力系统中,C/C++语言为主要的嵌入式系统,究其原因,在于该系统不仅可移植性强、灵活性高,还在于该系统对能随时改变的模块化进行了使用。运用此系统,就可对可能出现问题却又无法进行更换的难题做出处理,也满足了用户的一系列需求。
2.5电力系统智能技术
电力系统智能技术也可称之为智能计算机技术。从内容上来看,电力系统智能技术主要由人机接口以及体系结构这两部分构成。智能技术将组织、学习以及适应等功能集中到了一起,可对产品当中的控制问题进行有效处理。当前,我国的智能技术仍旧处于起步阶段,但却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其运用范围也愈加广泛。依据相关资料可知,电力系统控制技术有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传递函数单输入与单输出;第二阶段为线性与非线性控制;第三阶段为智能控制。当前,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我国电力系统的系统控制技术仍存在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在电力系统里面,有大量动态系统很难进行全面控制;第二,在对电力系统进行控制时,当地控制系统以及异地控制系统都需积极参加,但随着智能控制系统出现以后,很多之前难以处理的问题都得到了有效解决。
除了上述的几种技术以外,电力系统里面还包括了许多其他的技术,例如蓝牙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等。以计算机技术以及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多种电力自动化新技术都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3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3.1向数字化、灵活化以及快速化发展
随着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力系统技术的整合速度也取得了一定突破。在电力系统中,信息数据图形化处理方法已逐步取代了信息数据处理方法。这样一来,对于电力系统的整体发展情况以及发展趋势,电力系统管理人员就能更好地进行掌握了,在向数字化、灵活化以及快速化发展的过程中,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也能获得一个优良的环境。
3.2向协调化、智能化以及最优化发展
过去电力系统在开展工作时,计算机为其主要的硬件平台,而对接口电路工作进行监控时则采用了扩展测控法。虽然此种设备具有许多优点,例如扩展性强以及周期较短等,但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灵动性低、成本高等。目前,随着电子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远动终端设备也变得更加小型化、智能化以及最优化。所以,在此基础之上所建设的电力系统就能具备优良的远程化功能,并促进电力系统自动化朝着协调化、智能化以及最优化发展。
3.3发展趋势分布化越来越强
从内容上来看,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分布化主要指:发电率范围为几十兆瓦至几千瓦,且模型较小的发电单元,其具有稳定、高效以及可靠等特点,地点位于用户周围。将气体以及液体作为燃料的发电设备所进行的发电活动就称之为分布式发电。灵活性强为此发电技术的主要特点,该技术不仅可以为用户提供不一样的服务,还能将比较稳定的电力资源提供给边远商业地区,进而促进电力系统自动化向分布化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电力企业就需积极对各种电力自动化新技术进行合理利用,并结合实际发展趋势对新技术进行完善和革新,进而推进我国电力事业的稳步、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红生.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科技创业月刊,2011,20(12):13~14.
[2]周亚峰.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29(06):117~118.
[3]洪秀平.浅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力[J].科技致富向导,2010,10(05):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