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园林建设施工中,成本的控制是为了企业获得利益,并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本文分别从重视园林施工管理;充分利用最佳的种植季节;准确把握植物的市场价格;严格控制施工变更,实现成本控制等方面对园林建设中成本控制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园林建设;施工成本;控制策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城市建设中引入了园林绿色生态建筑理念,绿地、花园、景观道路等都出现在城市建筑之中,从而也对园林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地要求。而作为园林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工程建设施工的成本控制对于工程项目的总成本控制起着关键作用,直接影响着园林工程建设经济效益的高低。加强园林工程建设的成本控制,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推动园林工程建设更快更好地发展。因此,加强园林工程建设施工的成本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研究意义。下面,笔者根据自身工作的实践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园林建设中施工成本控制策略研究。
1、园林工程成本构成
公司在进行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人员、机械,材料和其他一些费用进行监管与控制等,使企业每一笔钱都能用到实处,针对即将发生的错误或风险做出及时的控制,以寻求最低的支出,确保企业利润的损失和利润最大化称之为成本控制。园林施工企业与其它性质的企业还有很大不同,园林企业的产品是景观,在整个建筑过程中不能实行标准化建设,因为地形及各种因素的影响设计图纸会有较大的变更,不能得到统一的标准的图集。由于园林景观在建造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材料较多,而且品种也比较多,所以,材料更新的会比较快,这样在进行成本控制的时候也就缺少了可靠性,使施工成本管理变得无章可循。致使施工成本在控制过程中遭受重大困难,但是这也不代表施工成本无法预算、无法控制。
2、园林工程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
1)经济原则
园林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降低施工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成本控制必须突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正确处理产值、竣工面积、工程质量和成本的关系。
2)责权利相结合原则
在园林工程施工成本控制中,成本控制部门与管理机构要结合国内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地方文件的具体规定,明确园林工程参与各方的责任、权力与利益,使其在施工成本控制中逐渐形成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新型关系。在园林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中,必须认真贯彻责权利相结合原则。
3、园林施工中成本控制的措施
1)建立科学的成本控制体系
①转变组织构架。由过去的公司、分公司、工程处、工程队的兵营式管理模式逐渐转变为公司管理层次、项目操作层次、岗位责任层次的管理模式。
②分清职责范围。公司的管理层主要负责确定责任成本,并负责监督、服务、核算及兑现项目成本。项目层的职责是依照下达的责任成本来核算和控制各项施工成本。岗位层则负责具体的成本控制工作,并明确接受管理层和项目部的监督与管理。
③控制两个极端。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成本控制的管理制度及操作方法,并有效防止“以包代管”和“越俎代庖”现象的发生。以包代管:公司管理层肆意放任项目成本的管理,只强调结果而不重视过程;越俎代庖:公司管理层过多干预项目成本管理,导致了责任不清和互相推诿的现象,影响了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编制合理的目标责任成本
项目投标报价的确定首先要通过市场询价、估价、报价这三个阶段来进行直接成本的预测,然后由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来确定预测成本之外的公司期望利润、管理费和不可预测的费用,所有这些成本和费用加在一起便组成了投标报价。
3)成本控制要贯穿于园林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
①人工费的控制。以劳动定额为基础来确定责任单价,以完成合格工程的数量来确定人工费用,并减少重复劳动,改变以往的仅仅流于形式的工程数量测定不准、验工计价把关不严、乱签费用的承包方式和以出勤天数为基础的结算计价方法。
②材料费的控制。建立材料单价逐级审核制度,公司各个层次的责任人要依据其采购权限来分别承担责任,项目部消耗的各种材料要进行限量领用。
③机械费控制。材料费控制的关键在于比较采取租赁和自购方式进行机械使用的价格,同时要不断优化施工方案,从而提高机械使用率。
④费用管理。严格控制公司各级管理人员的数量,加强投资和使用固定资产的管理,规范办公、差旅、通讯、招待费的指标控制,采取各种节约措施来合理控制日常使用的水、电、煤气等各项费用。
4)认真实行成本核算
园林施工成本的核算要有效地结合阶段性考核和竣工决算考核,建立一套月统计、季结算、年度结算与竣工结算相结合的核算体系。同时,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管理层、项目层和岗位层要互相合作,从而确保项目施工成本的控制取得实效。
4、充分利用最佳的种植季节
园林绿化施工建设关键工作是园林绿化植物的栽植过程。绿化植物的成活率、植株的长势情况是绿化施工的重要指标,也极大的影响到绿化植物的成本投入。而植物的成活率与移植期密切相关,在绿化植物栽植的过程中,一般需要按照植物生存的规律出发,最佳的植物栽植时间有两个时间段:①每年的三月中旬到五月初;②每年的十月中旬到十一月下旬,这两端时间是绿化植物种植的最佳季节,因此绿化园林建设选择在这两段时间施工,将会大大节约施工成本。如果在另外的时间段进行施工,如植物生长旺盛的夏季或者根系正在休眠的冬季,都会导致植物移植成活困难,死亡数量加大,增加施工成本。选在植物最佳的移植期间施工,植株的根系生命力顽强,再生能力旺盛,植株移植的成活率会大大提高,从而达到了有效控制成本的目的。
5、准确把握植物的市场价格
在园林工程建设中,植物可以说是最重要的施工材料,其价格占据了工程成本的70%左右,因此,准确把握植物的市场价格,就能有效地控制园林工程的建筑成本。为此,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施工企业需要把握好植物的市场价格动态,并建立起相应的价格信息网络,保障信息渠道的畅通性。这样利用信息网络就可以及时并准确地了解到不同地区、不同种类植物的价格信息,让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随时对不同植物的价格进行掌握和查询,从而实现对植物价格的有效控制。2)控制植物的采购价格。不同时期植物的价格会出现不同的浮动,园林工程建设中,要准确把握植物价格整体浮动的趋势。在了解了系统价格的基础之上,工作人员需要绘制主要植物的时间-价格曲线表。这样才能更好地对植物价格变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进行掌握,再结合相应的市场经济发展情况,就能有效地判断不同植物短期内的价格变动,从而在最适应的时机对不同的植物进行采购,达到控制园林建设施工成本的目的。
6、严格控制施工变更,实现成本控制
园林建设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还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变更造成的成本增加。在园林工程的施工阶段,工程造价人员也要一起参与工程实施过程的现场管理,这样才能尽可能的使得工程成本控制在投资总额的范围之内。在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方面,做到早发现、早变更,及时做好施工图纸的绘制,有效防止返工、施工变更等现象,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另外,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变更后,其变更造成的成本变化要及时的反映到工程动态成本中去。一旦发现变更总额超出了投资预计总金额,就需要进行上报,由决策层决定是否追加投资,如果不允许追加投资,就需要重现调整投资方案,这样就能从根本上控制园林建设中的施工成本。
7、结束语
总而言之,园林绿化建设施工与其他的工程建设相比,具有自身的独特之处,其施工工成本控制更加地复杂并具有专业性强的特点。在建设施工过程中设计到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是施工单位,人员复杂成本控制的难度也加大。因此,在园林建设施工中要想有效控制施工成本,就需要遵循园林建设施工成本的控制原则,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如建立完善的园林建设工程成本控制管理体系;充分利用最佳的种植季节等。这样才能保证园林建设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促进城市园林建设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习伟.园林建设中施工成本控制策略[J]-研究房地产导刊2014(24)
[2]赵金荣.浅谈园林施工中的成本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10(16)
[3]禤健榕,陆毅.宾园林工程管理及成本控制[J]-价值工程2010,2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