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高层办公建筑设计
陈善春" 李丹" 郑松林
陕西省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 陕西西安" 710003
摘要:通过分析办公建筑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总结出办公建筑的功能空间等需求,结合高层建筑的设计方法,提出符合时代发展特征的办公建筑设计思路,赋予高层建筑人性化的内部办公空间。
关键词:高层建筑;办公建筑;内部空间;人性化
1 办公建筑的发展
1.1 概念界定
办公建筑即由多间办公室空间,通过各种组合方式,组合成供人办公、进行专业处理的空间场所,狭义上又称为写字楼,广义上还包括办公楼、商务楼等以办公性质为主的楼宇。随着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及城市化的大步伐,各类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人将在办公建筑中工作。有人将二十一世纪称为办公建筑大量发展的时代,在中国这同时又是一个属于高层建筑的时代,于是高层办公建筑迎来了大规模的建设环境。
1.2 社会背景
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乡镇企业的逐步增多。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农村人口向城市持续流动,人口高度聚集在城镇中,继而促进了对于办公场所的需求,办公建筑的发展从数量到质量上都达到空前的高度。
1.3 经济背景
处于社会体制转型期的中国,在向技术、资本密集型转型的关键时期内,服务业的发展如火如荼。信息与人才等技术知识资源表征了转型期内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动力来源;金融、法律等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代表的信息化业态引领了最近一段时期内后工业化时代的发展方式与方向。在经济发展带来的相应城市建设的热潮中,高层办公建筑由于功能经济美观相统一的优点被大量选用。
2高层办公建筑的类型及功能空间需求
现代的办公建筑是符合时代需求的综合性场所,具有功能分区合理、交通流线清晰、材料技术适用、符合大众审美等特征。它的主要空间性质为办公空间,根据办公空间的性质、比例与使用方式上的不同,办公建筑分为以下几类:行政办公型办公建筑、公司专用型办公建筑、商业出租型办公建筑、功能复合型办公建筑。
2.1行政办公型办公建筑
行政办公型办公建筑是机关团体的专用办公楼。这类建筑是机关自用,非盈利为目的,其功能空间划分中严格对应各职能等级的划分,体现在具体的面积、高度、方位、配置中。高层的行政办公楼往往属于高级别行政单位或大型集团,其内外部空间应统一,常采用较为规整与对称的方式来体现行政办公的严肃性。
2.2公司专用型办公建筑
公司专用型办公建筑往往具有使用功能较为明确、有标准层平面布局模式等特征,功能空间需求也就主要考虑公共性的满足与安全性的兼顾。类似于行政办公型办公建筑,公司专用型办公建筑也在统筹好造价与公司形象这对矛盾中协调,常采用较为规整与对称的方式,在体现严肃性的同时在适当点位给予活泼处理。
2.3商业出租型办公建筑
高层办公综合楼属于商业出租型办公建筑的一种形式,多与商业、娱乐联合建设,建设规模与地段位置、市场定位相关联。在建设初期各具体之处使用功能不能明确,平面功能布局设计时需尽量满足适应性与可变性的原则。
为追求商业利润,建筑设计中应满足面积的高效合理利用。在保证经济性的同时,采用独特的设计手法赋予建筑吸引人的特性,重点在于材料的选取与立面的处理。对于高层商业出租型办公建筑,现常用立面的非程式处理手法,或引用生态、智能等符合潮流的设计理念来吸引客户。建筑的设计中应结合地段文化,与地段协调,才能做出精致的符合逻辑与时间检验的作品。太多过于标新立异方向的设计实践,往往证明哗众取宠并非明智选择。
2.4功能复合型办公建筑
这类建筑往往由政府出地,商业公司出资联合开发建设,建成后双方或多方按一定比例共同使用。复合有行政、办公、出租等多重功能,功能综合性高,设计条件复杂。高层的功能复合型办公建筑在设计中除需考虑多种功能性质的需要,还需满足结构形式与立面效果的统筹协调。
3高层办公建筑设计
3.1 存在的问题
在调查现有高层办公建筑的使用者时,很多人都对办公空间给予差评。目前办公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缺少内涵,缺少人情化和缺少变化。
缺少内涵表现在设计常将目标投放在新奇的外部造型上或着力于降低造价。整体设计与空间场地联系较少,与文化传统几乎割裂。缺少人情化表现在空间的尺度、细节、舒适度上不能较好的结合人体工程学,办公人群难以体验到心情舒畅的办公环境。缺少变化表现在没有很好的结合每个场所特性做出符合场所精神以及识别性等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作品,做好标准层后,没有因地制宜,依样复制,造成空间场所没有特性,单调沉闷。
目前高层办公建筑设计缺少与时俱进,停留在物质形态的构成方面,缺少对于新时代人类社会、行为心理、市场投资等方面的分析,高层办公建筑设计方面先进的理论有所缺失。
3.2 有内涵的外部空间
高层办公建筑由于巨大的尺度,重要影响着周边的环境。提升高层办公建筑的空间内涵应该整体考虑分析建设场地环境条件,在各个细节表情上着力刻画,提高建筑设计与空间场地的联系,建成传承地域文化的建筑。
3.3 人性化的办公空间
高层办公建筑的人性化设计必须结合人体工程学、场所行为、环境心理等理论,着力于做到在空间的尺度、细节、舒适度等方面的协调提升;结合每个场所特性做出符合场所精神以及识别性等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作品,赋予不同功能空间各自的相应性格,满足办公人群在工作环境中心情舒畅。
结语:
高层办公建筑作为城市化、信息化进程中现代人群常用的办公环境,其建筑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每个建筑都有其自身的性格,办公建筑常是对称中体现着严肃,设计中应结合当地场所环境的历史文化、特殊性格等实际情况,考虑到空间的内涵与人性化特性,因地制宜,在具体的细节、尺度方面整体把握,做出材料与结构形式相统一、符合场所空间心理的、适应公共性与建筑形象的设计。
参考文献:
[1]刘卫东,《中国当代高层办公建筑设计初探》,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7/06.
[2]李振翔,《办公建筑节能设计方法研究》,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4/02.
[3]甘路,《庭院空间在高层办公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探讨》,福建建筑,2013/07.
[4]王兴,《高层办公建筑内部交往空间设计浅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3/06.
[5]赵前,陈雳,《高密度、小地块城市环境中的高层办公建筑设计研究》,工业建筑,2012/09.
[6]董霖,《我国当前多层办公建筑综合体设计探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