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造林地整地功能与营林建设的技术方法

2014-12-31 00:00:00管廷民
基层建设 2014年22期

摘要:森林资源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整个社会都对森林保护给予的高度的重视,而只是保护还是远远不够的,保护的脚步永远也追赶不上破坏的速度,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好营林工作,加大林木的种植面积,做好造林地的整体规划,使我国的林业工作符合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本文首先对造林地整地的功能特点进行分析论述,后针对其特点给出了造林地整地及营林建设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造林地;整地功能;营林建设;技术方法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越来越快速,随之而来的是对生存环境的破坏,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重创,雾霾天气、沙尘天气、酸雨等极端气候天气时有发生,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加强营林工作的工作力度,已是当务之急的重要工作。其中,林地资源是营林建设的基础,然而对林地资源的保护管理工作却没有做到位,技术方法错误,导致林业工作止步不前,因此我们应大力提高造林地的保护管理力度,采取有效的技术方法,使营林工作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应有的失去作用。

一、造林整地的功能作用分析

1.造林整地的特点

造林整地区别于农业整地等其它整地方式的原因在于,造林整地通常所处环境复杂,土地多是常年未经开垦的荒地,土壤结构未知性强,造林整地面积大,地域分布广泛,条件较为艰苦,这给造林整地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更高的技术水准。

2.对造林地的清理工作

在对土壤进行翻耕之前要进行清理工作,将造林地上的杂草、灌木、杂木和竹类进行清理,还要将采伐以后产生的枝桠等清理干净。这样才能提高造林地的卫生和树木的立地条件。而且对整地工作有很大作用。我们通常根据造林地的状况将清理工作分为三种,即全面清理,带状清理,块状清理。

3.可以改善造林条件

造林整林工作,多是在人烟较少的、未经开发利用的荒芜地区,在造林整地时,通常要将生长在该片土地上的杂草等随意生长的植被进行铲除,再进行翻土等工作,将这些全部完成才算是造林整地工作的完成,通过造林整地后,原有土地更为疏松,透气性更好,更利于树木的生长,同时由于对原有杂草的去除,使得光照更为充足,温湿度得到良好的改善,为树木种植提供良好环境。

4.提高所造林木的整体质量

科学开展整地工作可以有效减少造林的障碍,保证造林工作的顺利开展。说得更具体一点,科学、细致的整地能够给林木生长提供有利的条件,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林木的栽植与管理质量。此外,开展造林整地之后,造林地的土壤会变得更加疏松、肥沃,在造林施工时,使得树木种植等工作能够更为高效的开展,林木的种植进度也会获得相应的提高。

5.促进幼林生长,提高林木的成活率

造林整地之后,造林地土壤的渗透性会变得更好,所能为林木提供的水分与营养成分也更多,所以在促进林木生长上所获得的成就也就越大。另外,整地之后,造林地的立地条件被改良了,林木的生长环境也不再如天然环境那么恶劣,所以实际生长得到的林木质量就越好,幼林因为没有外界影响因素的阻碍,生长速度也会变得更快。

二、加强营林造林建设的技术方法

1.播种造林法

播种造林法,就是将林木的种子直接播撒在需要种植树木的造林地上,省去了人工育苗、苗木运输、苗木移植等工序,可对种植效率进行有效的提升,但该方法仅限于造林地面积大,林地造林施工条件好的林区,即该方法的实施条件较高。

2.播种造林的适用条件

播种造林的方法适合于种苗自身条件优良,较易发芽的树种,适应能力强,对自然灾害的抵抗力也较好,同时,所要播种的树种需种苗充足,不能是稀缺的物种,才能使这种方法有效的得以使用。

3.插种造林的方法

播种造林的方法有:块状播种,穴播,条播以及散报告团与缝插等。块状播种:在大块状态整地上,密集或分散地播种大量种子的方法,块状面积一般在1平方米以上,可形成植生组。施工较复杂,适用条件:已有阔叶树种的天然更新迹地引入针叶树种,沙地造林。

4.植苗造林法

植苗造林法又称栽植造林,植树造林,是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植苗造林的优点有:由于育苗已由人工完成,苗种本身已经有了一定的抵抗外界不利因素的能力,对造林地及周遭环境的要求不高。但是这种方法要进行树苗的移植,可能对树苗的根部造成破坏,因此对育苗的技术要求较高。

5.植苗造林应用的苗木

一般造林采用的树苗主要是播种苗,营养繁殖苗和移植亩。但是有的情况下,如果是对采伐痕迹上的土地进行人工的翻新,可以使用野生的树苗。这几年,很多地方都采用营养器面进行造林,而且得到很好的效果。此树苗更容易成活,而且运输科学,树苗质量更高,更容易成活,不会造成运输损失。

6.分植造林法

分植造林法是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干、枝、根等作为造林材料直接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能够节省育苗时间和费用,造林技术简单,操作容易,成活率较高,幼树初期生长较快,而且在遗传性能上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但要求有立地条件较高的造林地,同时分殖

造林材料来源,受母树的数量与分布状况的限制。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适用营养繁殖的树种。

2.7加强营林管理措施

我国的林区分布分泛,管理起来较为困难,因此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林业工作者对自身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办事,不违规操作,不徇私。在日常的营林造林工作中,加强林地管理,杜绝林地被挪用现象的发生,做好造林地整地的验收工作,加大育苗、种植等的监查力度,提高林木成活率,对国家及上级林业部门交给的任务及时的进行落实,迟早完成。同时做好林区的管理工作,杜绝乱砍滥伐现象的发生。

要想加强营林工作的管理,可比以下几点出发:1)严把质量关,加强造林检查验收工作,加大林地更新工作的力度,确保以“质为先”的准则,进行最后评估。2)克服重造轻管思想,加强抚育管理,当前造林工作在重造轻管,抚育管理中存在重项目造林轻一般造林的现象,幼林抚育的投入不足,检查督促的力度不够,应改变思想,转变思维模式,加强抚育管理,使其更适合新时代的发展要求。3)搞好调查,建立林地更新长效机制。各地要集中力量,以因采伐火烧和病虫害形成的连片一公里以上的迹地,进行全面调查,彻底摸清底数,建立迹地档案,早动手,勤动手,认真做好造林的规划和准备工作,造林的重点项目,迹地更新造林工作的规划要早作安排,早落实,同时要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4)充分发挥绿委作用。加强城镇周围山体绿化工作,城镇山体绿化是提高城镇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是改善整体生活环境的必须前提,各地要充分发挥绿委的作用,把城镇周围山体绿化与全民义务植树工作结合起来,加强城镇绿化的步伐。5)加快生态林公益林补偿金发放管理工作,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生态公益林补偿金发放工作,事关林业部门和政府的信誉,社会的关注度很高,因此更应严肃对待,加强督导。

结语

综上所述,造林地整地建设工作是营建设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我们应清楚造林地整地的功能性质,并对相关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采取科学的、正确的方法,加强造林整地工作效率,对造林地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利用,使得苗木成活率有所提高,营林工作效率有所提升,从而实现我国林业工作更好更快的发展进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增添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徐全清.浅析林地的整地功能与营林建设技术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4-03-20.

[2]杜一花;谢志华.造林地整地的功能与营林建设的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