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文
如果有一天贝塔斯曼在中国投资业务规模超过运营业务的话,也是毫不令人惊讶的事情。
走进贝塔斯曼中国总部的办公室,随处可见的书籍、画册,似乎在告诉你这个有着近180年历史的跨国公司,引以为傲的主业是出版传媒。不过,在中国,贝塔斯曼正在以一种“有中国特色”的方式以求开枝散叶。
在北京国贸附近的SK大厦28层,记者见到了龙宇。见面的那个会议室,在7年前曾见证了相当戏剧性的一幕:贝塔斯曼集团前CFO、现CEO瀚韬,第一次来中国,参加贝塔斯曼首次在华召开的董事会议,就在那间会议室里,他做出了一项重要的现在来看可能改变贝塔斯曼在华命运的决定,在中国成立投资基金。这就是后来的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Bertelsmann Asia Investments, 简称BAI )。
龙宇正是这个计划书的提出者,也是BAI创始人和管理合伙人。彼时龙宇被总部派回中国梳理亚洲策略。用龙宇的话说,他们希望用更灵活和本土的打法,通过支持中国的创业者和新兴企业来分享中国红利。
现在,在IT互联网创投圈,时常会看到贝塔斯曼的身影。BAI在中国的投资业务正在加速。龙宇说,BAI在中国的投资业务,对于贝塔斯曼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旗舰型的业务,而不是锦上添花”,他们希望以此建立贝塔斯曼在华的多元化业务构成,“如果未来有一天BAI在中国投资业务的体量规模,超过贝塔斯曼在中国运营业务的话,也是毫不令人惊讶的事情”。
龙宇说,帮助中国的企业家筑梦,帮助中国的本土企业成功,这是贝塔斯曼一直在做的事情。龙宇他们也相信,通过这些本土企业,贝塔斯曼在中国也将能分享高速成长的中国红利。
变身“天使”
在贝塔斯曼集团2014年半年报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贝塔斯曼集团在三个增长区域扩大了业务”,其中包括“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 (BAI) 增强了在中国的投资业务”。
龙宇透露,BAI增强在华投资业务,事实上进行得更早。投资并购是贝塔斯曼在全球业务中很擅长的,在中国做投资兼并难度比较大,所以在投资业务设立之初,龙宇他们就明确了“以少数股权投资的方式为起点”,且是投资与贝塔斯曼集团本身的业务有相当相关性的领域,比如TMT、消费、教育、企业级的服务等。虽然医疗健康、生态农业、清洁能源等等技术趋势,都是大方向且日益火热,但是BAI在这些领域从未涉足。
BAI于2008年1月成立,目前管理规模超过10亿美元,主要投资布局于贝塔斯曼既有业务相关的产业,龙宇是BAI创始人和管理合伙人。
在此之前,贝塔斯曼在中国还是纯粹的运营型打法,也还没有中国总部的概念,而是贝塔斯曼集团的各个业务单元,以创业家的精神各自来华开展业务,寻找在中国的发展路径:比如IT互联网的业务流程外包服务“欧唯特”当时在华发展势头正劲;书友会正在中国挥别清盘;杂志业务正处于上升阶段,与轻工出版社合作《瑞丽》的事情正在落实;BMG还处于和索尼合资经营传统唱片产业,致力于发掘推广管理本土的音乐人才;集团最大的电视业务RTL还没进来;兰登书屋的业务尚在调研中。
2007年,龙宇被总部派回中国梳理亚洲策略。龙宇回国,在北京设立集团中国总部,各个业务分支在华业务也开始以“一盘棋”的方式来做策略性的布局。
谈到BAI在华投资业务的发展速度,龙宇介绍,未来每年将新增10到20家投资企业,未来3到5年,贝塔斯曼计划在华新增的投资数量将达到100甚至200家企业。
在龙宇看来,这样的发展速度是“很正常的”。与之前BAI侧重于成长期项目投资不同,现在及未来,贝塔斯曼的投资是“往两极走”,天使阶段进入,中晚期加大持仓。“有些早期的天使投资阶段的案子,一年投出20家是很正常的,5年下来就会是100家。中后期的案子,每年不会少于10个。”龙宇详解如何做到“新增100到200家投资公司”。
2014年10月,BAI在北京宣布成立专项天使基金BetaFund。龙宇介绍,未来2~3年内,贝塔斯曼每年将预留千万美元级别的资金,作为天使项目的投资基金。“有了每年看几百个案子的感性经验之后,我们也可以也需要往更早期走。”
一方面,投资机构在华的竞争,已经有明显趋势——往前走一步。不管是PE(单笔投资额度5000万美元~1亿美元)还是VC(单笔投资额度2000万美元~5000万美元),种种投资机构都在往早期走一步。“如果管理带宽足够支持走进贝塔斯曼中国总部的办公室,随处可见的书籍、画册,似乎在告诉你这个有着近180年历史的跨国公司,引以为傲的主业是出版传媒。不过,在中国,贝塔斯曼正在以一种“有中国特色”的方式以求开枝散叶。
在北京国贸附近的SK大厦28层,记者见到了龙宇。见面的那个会议室,在7年前曾见证了相当戏剧性的一幕:贝塔斯曼集团前CFO、现CEO瀚韬,第一次来中国,参加贝塔斯曼首次在华召开的董事会议,就在那间会议室里,他做出了一项重要的现在来看可能改变贝塔斯曼在华命运的决定,在中国成立投资基金。这就是后来的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Bertelsmann Asia Investments, 简称BAI )。
龙宇正是这个计划书的提出者,也是BAI创始人和管理合伙人。彼时龙宇被总部派回中国梳理亚洲策略。用龙宇的话说,他们希望用更灵活和本土的打法,通过支持中国的创业者和新兴企业来分享中国红利。
现在,在IT互联网创投圈,时常会看到贝塔斯曼的身影。BAI在中国的投资业务正在加速。龙宇说,BAI在中国的投资业务,对于贝塔斯曼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旗舰型的业务,而不是锦上添花”,他们希望以此建立贝塔斯曼在华的多元化业务构成,“如果未来有一天BAI在中国投资业务的体量规模,超过贝塔斯曼在中国运营业务的话,也是毫不令人惊讶的事情”。
龙宇说,帮助中国的企业家筑梦,帮助中国的本土企业成功,这是贝塔斯曼一直在做的事情。龙宇他们也相信,通过这些本土企业,贝塔斯曼在中国也将能分享高速成长的中国红利。
变身“天使”
在贝塔斯曼集团2014年半年报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贝塔斯曼集团在三个增长区域扩大了业务”,其中包括“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 (BAI) 增强了在中国的投资业务”。
龙宇透露,BAI增强在华投资业务,事实上进行得更早。投资并购是贝塔斯曼在全球业务中很擅长的,在中国做投资兼并难度比较大,所以在投资业务设立之初,龙宇他们就明确了“以少数股权投资的方式为起点”,且是投资与贝塔斯曼集团本身的业务有相当相关性的领域,比如TMT、消费、教育、企业级的服务等。虽然医疗健康、生态农业、清洁能源等等技术趋势,都是大方向且日益火热,但是BAI在这些领域从未涉足。
BAI于2008年1月成立,目前管理规模超过10亿美元,主要投资布局于贝塔斯曼既有业务相关的产业,龙宇是BAI创始人和管理合伙人。
在此之前,贝塔斯曼在中国还是纯粹的运营型打法,也还没有中国总部的概念,而是贝塔斯曼集团的各个业务单元,以创业家的精神各自来华开展业务,寻找在中国的发展路径:比如IT互联网的业务流程外包服务“欧唯特”当时在华发展势头正劲;书友会正在中国挥别清盘;杂志业务正处于上升阶段,与轻工出版社合作《瑞丽》的事情正在落实;BMG还处于和索尼合资经营传统唱片产业,致力于发掘推广管理本土的音乐人才;集团最大的电视业务RTL还没进来;兰登书屋的业务尚在调研中。
2007年,龙宇被总部派回中国梳理亚洲策略。龙宇回国,在北京设立集团中国总部,各个业务分支在华业务也开始以“一盘棋”的方式来做策略性的布局。
谈到BAI在华投资业务的发展速度,龙宇介绍,未来每年将新增10到20家投资企业,未来3到5年,贝塔斯曼计划在华新增的投资数量将达到100甚至200家企业。
在龙宇看来,这样的发展速度是“很正常的”。与之前BAI侧重于成长期项目投资不同,现在及未来,贝塔斯曼的投资是“往两极走”,天使阶段进入,中晚期加大持仓。“有些早期的天使投资阶段的案子,一年投出20家是很正常的,5年下来就会是100家。中后期的案子,每年不会少于10个。”龙宇详解如何做到“新增100到200家投资公司”。
2014年10月,BAI在北京宣布成立专项天使基金BetaFund。龙宇介绍,未来2~3年内,贝塔斯曼每年将预留千万美元级别的资金,作为天使项目的投资基金。“有了每年看几百个案子的感性经验之后,我们也可以也需要往更早期走。”
一方面,投资机构在华的竞争,已经有明显趋势——往前走一步。不管是PE(单笔投资额度5000万美元~1亿美元)还是VC(单笔投资额度2000万美元~5000万美元),种种投资机构都在往早期走一步。“如果管理带宽足够支持的话,大家都希望往前走一步,也可以说是竞争使然。”龙宇说。
另一方面,中国的天使生态还有待建设,而且需要更多元的力量参与其中。龙宇对此有很深的感受,在美国,种种社会力量都会反哺到早期创业中,背景丰富的天使投资人,帮助形形色色的创业者,出各种主意、提供多方资源。在中国,这还是相当缺乏的。
贝塔斯曼现在做“天使”这件事,一方面是因为“有持续支持的资本”。做天使投资,必然承担极高的风险,要有颗粒无收的准备。龙宇他们也是在这六、七年的摸索中,积攒了“往前走一步”的信心、经验和勇气:BAI在华从最早投Pre-IPO的项目(比如投资正保教育)开始、比较靠后,再到B轮、C轮易车网、凤凰网(有一定收入模式的项目),成长期从“蘑菇街”开始,也是BAI在华第一次投A轮项目,以及后来的“大姨吗”。
另一方面,贝塔斯曼有愿意参与到中国天使投资生态环境的建设中。在龙宇看来,“天使投资阶段要花很大力气去孵化项目,很多创业团队是要组的,很多partner是需要帮的,天使投资人要干的活儿很多,要承担的风险也真的不小,此外在中国整体活跃的天使也很少”。龙宇也坦言,往前走一步、主动来投一些早期项目,投资“未来我们可能想做的东西”,某种程度上也是贝塔斯曼在华投资自己的未来。
走到台前
人跟人之间的缘分其实相当奇妙。龙宇对此深有感触。
当年他们是最早一拨看好滴滴搭车的投资机构,当时也就是在此次采访的那间办公室里,龙宇跟滴滴搭车创始人程维见了第一面,就是这一面之缘,龙宇他们决定投资这个年轻的团队。在程维从贝塔斯曼中国总部位于28层的办公室,走到大楼一层电梯间时,他接到了龙宇的电话“我们投你”。“我们给了他第一张Term Sheet,最后是因为竞争关系,程维为了求稳,拿了另一家机构(记者注:金沙江创投)的A轮,再后来就是腾讯投了滴滴打车的B轮。”
龙宇他们都没有想到,这么短短的交往给程维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随后程维向很多创业者推荐了贝塔斯曼,其中就包括许单单。
龙宇回忆说,当时许单单他们要做的并不是现在拉勾网(记者注:IT互联网领域的在线招聘)的事情,而是一个类似于河狸家的项目,有关美发的O2O,“我们当时感觉他们还没ready,我们没投”。时隔几个月,许单单再次与龙宇见面,这次他带着马德龙一起来,“靠谱得多的团队,靠谱得多的主意”,于是乎,外界看到的是,2014年3月拉勾网宣布获得贝塔斯曼500万美元A轮投资;不到半年之后,拉勾网宣称完成2500万美元B轮融资,启明领投、贝塔斯曼跟投。
如何能够发掘更多的拉勾们,更早地发掘他们?这是龙宇他们正在做的功课。
想做,与能做好,这是两回事。
龙宇和她的团队很清楚,早期投资与成长期投资有很大的不同,对投资团队在投资气质、特点和能力上的要求也不同。天使投资时,看不到创业团队的收入模式,甚至想象不到其产品的用户场景,大家都说天使投资“看人看趋势看方向”,怎么看却是一门相当专门的技术,这与A轮、B轮、C轮都是很不相同的。
要想在早期做得好,龙宇他们也没有其他的诀窍:多做投资案子,有专门的人来做专注于早期的案子,加强与A轮的对接。“早期投资关键还是知人善任吧。即便创意还没成型,团队还没成型,我们就投在这些人身上,这是我们要做‘天使投资必须要突破的。”龙宇说。
在BAI来到中国的初期,龙宇他们选择了比较稳妥的打法,投资本土的基金、与之合作,扩大友军阵营,比如BAI投资了晨兴、创新工场、联创策源、凯旋创投等4家联投基金。
隐身于本土基金之后做投资,毕竟只是权宜之计,其实直投业务一直是BAI的主营。
截至2014年10月,BAI在中国大陆投资了近40家企业。就在记者采访龙宇的几天前,BAI在华投资的40余家企业,聚会于长城脚下。在龙宇看来,这是一个以投资企业为中心的两天团队建设,彼此之间“很有兄弟的感觉”。龙宇他们也在考虑和尝试,除了资金上的投入之外,贝塔斯曼还能为创业者提供怎样的投后服务,包括在这些被投的创业团队与贝塔斯曼既有的运营业务之间,如何产生更多更有效的协同。
在这个过程中,BAI在华的投资方向,也从比较宽泛的领域,到有了一定程度的细分,比如可能会关注刚刚兴起的智能硬件方向,龙宇的观点是由于软硬件之间的藩篱被打破,中国会成为全球市场的硬件制造、硬件供应链的主角;在物联网方向上,龙宇的看法是,不要先热闹地探讨智能家居这么大的话题,先让网络平滑连接起来,让硬件质量真的过硬,工业设计初步过关。把主要生活大场景打通,比如从家居移步换景到车内,在智能车载市场里还有怎样的刚需等等。
给你三个机会
与硅谷的投资环境发展有些类似,中国正在发生这样的事情:互联网产生的暴富所带来的资金大部分以天使和VC的方式又回流到了这个行业。更多成功的、有一定财富积累的、有行业资源的非职业天使投资人,投身“天使”,变成职业的天使投资人,甚至是超级天使(Super Angel)。
“天使”贝塔斯曼将如何应对?龙宇认为,天使投资阶段现在还是合作多于竞争,而且天使投资在中国还是挺荒芜的,好多创业小伙伴还需要帮助陪伴。投资机构之间的竞争远没到后期投资那样的短兵相接,最残酷的竞争往往都是在终局。
在龙宇看来,贝塔斯曼做天使投资,“最大的挑战与机会,都在于怎么进一步地理解人性,并与之博弈,怎么样抓住痛点进而服务他,并使之沉迷”。
龙宇他们在团队内部常讲,“现代生活一切都建筑于在不需要的虚幻之上”,这就像在苹果iPhone智能手机之前,人们并没有觉得当时的手机有什么不好用,既能打电话,还能收发短信、彩信,甚至是邮件,没有人在抱怨它有什么使用痛点,但是,iPhone发掘了那么多的“无用之用,无用之美”,进而成为不可或缺的刚需
六、七年间在中国投资了近40个项目,这对于通常意义上的风险投资机构来说,并不是一份傲人的业绩。龙宇看到的却是另一面:这需要多么大的定力才能hold住自己,“这个数字实在不大,我们的投资风格还是偏保守”。
BAI所投资的项目,没有特别的大喜与大悲。“这是好事也是坏事。我们错过的交易很多,我们的收益也比较保守,十几倍几十倍的,现在还没有回报数百倍的投资。人不可能两头都占,性格决定的命运。”让龙宇他们欣慰的是,这40来个投资企业成长得都不错,“命运多舛的没有,自强不息的不少”。
可能也正是这种谨慎甚至偏保守的投资风格,使得BAI与被投企业的关系更进一步。与一些风投机构撒网撒种子似的风格不同,BAI不倾向于在同一个赛道上投资几家公司,“对于我们投下去的公司,我们很努力很认真,也敢于承担更大的风险,我们会持续支持、持续跟投,而不是弃子,即便是扩大投资漏斗,我们对每个(被投)团队都会付出心力和感情,给你三个机会。这对我们自己也是更高的要求”。
在创投圈,舆论惯于给一些热门的、主力的个人和机构贴上标签,比如雷军“不熟不投”,比如红杉倾向于投“赛道”,IDG倾向于投“选手”。在龙宇看来,早期投资,大家都说投人,而他们更看中人品。
如何判断人品?有独立思考的人格,有清晰的价值观,内心淡定强大,不容易被利诱动摇。“我们希望能投到人品极好的团队,人品代表价值观,坚持、定力,慷慨,承受苦难,遇到危机时不乱方寸,不放弃合作伙伴、不放弃团队,受到诱惑时不会饮鸩止渴地接受不该接受的钱。我们投的不是赛道、投的不是人,我们投的是人品,投的是大盘。我们不贪婪,投到行业大盘,比如刚刚说到的种种趋势和方向,选到合拍的人。”龙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