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杭平
(浙江省嵊州市南山水库管理局,浙江 嵊州 312400)
建设单位作为投资主体,选择合适的设计、监理及施工等相关参建单位,并通过科学管理过程将它们有效地集成和组织起来,使各责任主体融为一体、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对于降低工程造价、加快施工进度,保质保量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嵊州市黄泽江黄泽镇段治理工程项目管理为例,探讨建设单位的项目管理策略。
嵊州市黄泽江黄泽镇段治理工程经浙江省水利厅和浙江省财政厅以浙水河[2012]28号文批准建设,计划工期11个月。河段长5.4km,堤防治理总长度为7.88km,概算投资为3856万元。工程的建设任务是以防洪为主、结合河道整治改善水环境,使两岸形成封闭的防洪保护圈,达到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
工程开工时,当地政府提出部分老堤治理优化变更的要求,施工暂停,经多方讨论优化,确定变更方案后恢复实施。当时已进入汛期,河道两岸迎水坡无法施工,只能先进行背水坡堤坝清表和挡墙砌筑工作。另外,由于线长面广,政策处理难度较大,影响工程进度。
设计任务下达初期就属于“先天不足”。由于投资的限制,不可避免存在设计缺项、漏项,不能满足施工和使用要求;由于设计时间短促造成调查不充分,带来了相当数量的变更项目;设计深度不够,导致项目投资估算不准确。
施工企业项目部管理人员不到位、施工技术管理水平落后、素质低,施工管理人员无证上岗且身兼多职,导致项目施工现场管理较为混乱,质量安全验收把关不严甚至形同虚设;工程施工质量资料不完善.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交底针对性不足;工程技术资料未能做到及时上报、分类、及时整理归档。
1 认真做好政策处理工作
前期工作时需召开有关群众座谈会、意见征询会,倾听群众意见,将当地群众的现实状况和今后生产问题摆在重要位置,要深入了解群众的想法,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群众的矛盾、困难和问题是做好政策处理工作的突破点和着力点,同时要高度关注政策处理遗留问题及拆迁户的安置和重建。工程施工中出现因设计调整等产生的政策处理工作,比开工前处理难度更大,时效更紧,如不及时处理将影响工程进度,建设单位应配有专门人员联络、及时协调、跟进处理,以加快工程进度。
2 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加快项目管理体制改革
要用系统过程的管理方法进行项目管理。对于一个大型基建项目来说,它需要建设、设计、施工、使用、维修、接管单位共同参与,同时也缺少不了地方政府有关单位的参与。因此,作为建设单位,必须用系统工程的管理办法对建设项目进行管理,根据施工情况及时召开协调会,抓住主要矛盾并正确处理各方关系,逐个解决问题,从而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保证施工安全。
要提前做好项目施工计划管理,要将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在问题发生之前便予以化解。项目管理人员必须深入现场,用系统工程的管理方式去寻找、解决问题,否则将会造成投资的损失和工期的拖延。严格规范基建程序,保证工程建设严格按照规范、规章执行,否则就会造成投资失控。
3 狠抓设计管理各环节
设计同样要通过招投标、设计方案竞争、比选,并不断地对选定的方案进行优化。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看,只有通过竞争才能降低设计造价和设计质量。
要准确提供各种基础资料,协助设计单位进行现场查勘,及时反馈有关项目建设的相关信息,提高初步设计中的项目、内容、概算的合理性。初步设计出台后,要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初步设计进行研究、分析、提出意见,并进行汇总、平衡,尽量在初步设计审查时提出问题,尽早处理问题。
线型工程战线长,局部地段调整优化较多,堤防线型交叉建筑物及附属工程较多,设计单位应派设计代表,可做到及时更改,不影响工程施工进度。严格控制变更,并将设计遗漏及不合理的部分及时反馈给设计单位。
4 积极推行监理制度
监理单位是工程建设市场的主体之一,在工程实施当中,代表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在施工质量、建设工期和建设资金使用等方面实施监督管理,有效弥补建设单位人员、知识结构上的不足,从而提高项目建设质量。监理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控制工程建设的投资、建设工期、工程质量;进行安全管理、工程建设合同管理;协调有关单位之间的工作关系,即“三控、两管、一协调”。
5 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管理
建设单位应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招投标管理工作,做到统一管理,使招投标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择优选择施工承包单位。严禁施工单位超越资质等级承揽施工任务、向第三方出让资质证书、营业执照等重要资料。在未经发包单位同意的情况下,不准将工程分包或转包给其他施工单位。
签订合同时,认真复核合同金额,确保签订的合同金额与中标通知书等相符。对合同条款进行认真分析,避免合同中包含可能带来风险和损失的相关条款。根据各过程项目实际情况补充完善合同各项条款,如付款方式、费用调整、奖惩条款及索赔条款等。及时对合同进行归档,方便今后查阅。
施工单位的项目技术人员必须按合同约定配备,规范施工,针对存在问题,应认真落实整改,消除质量隐患,完善工程技术资料,加强质量管理。否则不但要遭受经济处罚,还要列入“黑名单”,影响今后的工程投标。这样,建设单位工作人员工作转移到监督检查上,而不是陷到该由施工单位自己想法解决的具体施工安排中去,让业主有重点地去提前发现问题并合理安排解决,不但工作效率提高,还能给现场管理人员适当减负,现场效果也许会改善很多。
总之,建设单位的项目管理涉及方方面面的管理,需要各相关单位的密切配合,和设计、监理及施工单位要及时沟通协调,紧抓重点管控对象,并按规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监督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严格把关,以确保工程按质按时达到预期的建设目标。
[1]浅谈建设单位的项目管理工作[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