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平 包琳 阚长宾 于晓聪
辽河油田分公司金马油田开发公司 辽宁盘锦 124010
辽河油田HWN-13区块,原油特点是含蜡量高、析蜡温度高、胶质沥青质含量高、凝固点低、粘度低的特点。该区块为强度注水开发区块,随着注水工作的进行,油藏存在一定程度的出砂现象。
HWN-13区块,油层中深1850米,油藏温度为72℃,油层地温梯度为3.37℃/100m。原始条件下,原油中所含的蜡,以蜡分子的形式溶解于地层原油中,但在原油举升开采的过程中,随着原油从地层中的逐渐被举出,温度、压力随之降低,则溶解气析出,溶解在原油中的石蜡便结晶析出、长大、聚集和沉积在油管管壁、抽油杆等表面上,即出现所谓的结蜡现象。而原油本身又具有含蜡量高、析蜡温度高、胶质沥青质含量高、凝固点低、粘度低的特点,从而加剧了这种结蜡现象。下图,为HWN-33井结蜡情况分析统计图。
图1 HWN-33井结蜡情况统计图
油井结蜡对油田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1.对于自喷井,结蜡后将减少流体流通截面,造成了油流的附加阻力,降低了油田产量甚至停喷;
2.对于有杆泵井,结蜡后将使抽油机负荷异常,导致抽油杆易于断脱,使深井泵工作条件恶化,且易发生蜡卡事故,泵效大幅降低,检泵周期明显缩短、清蜡作业量增大;
3.对于电潜泵井,使泵排量效率降低,耗电增加;
4.在原油举升后外输时,由于原油流性质变差,流动阻力增大。
2012年,作业区全年共洗井113井次,其中因结蜡所导致油井生产异常而进行的洗井73井次,占总洗井数65%。另一方面,洗井周期平均较短,全年共对51口井实施了洗井作业,井年均洗井次数为2.2次/年。洗井过程中,85%的油井返出井口洗井液中有明显蜡块。
2013年2月,开始推广应用QF/BJ03型防蜡剂,共对33口油井严重油井实施加药操作。加药比例为0.1%,加注方式采用空心杆滴注的方式进行加药。
自推广应用QF/BJ03型化学防蜡剂后,从现场应用效果看,起到了比较好的防蜡效果。主要体现在油井洗井周期、油井供液、蜡卡事故井数量等方面都均有明显改善。表1为作业区2012年-2014年上半年的油井洗井统计表,从表上看,油井的洗井周期明显延长,延长幅度超过70%;表2为作业区2012年-2014年上半年的油井洗井返蜡情况统计表,由表中数据知,应用QF/BJ03型化学防蜡剂后,油井结蜡情况有明显改善,洗井过程中的油井洗井返出液中含蜡块的油井井次大幅减少。
表1 2012年-2014年上半年油井洗井统计表
表2 2012年-2014年上半年油井返蜡情况统计表
图2、图3为HWN-13区块内某井,在2012年6月开始试验应用QF/BJ03型化学防蜡剂前后,油井的示功图对比分析,从示功图可以看出,应用了防蜡剂后泵效有了显著提高、泵的工况变好,与此同时,抽油杆负荷也有了显著降低,降低了抽油机功率消耗。
图2 某井示功图(2013.5.22)
图3 某井示功图(2013.11.9)
QF/BJ03型化学防蜡剂在HWN-13区块应用后,从现场防蜡情况看,取得了较好的防蜡效果,同时加药量比例为0.1%,现场所需药量少,实施过程较为经济,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