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祚燕,陈 茜,黄兆晶,张雪梅,王 英,蒙张敏,郭菊红,胡秀英
老年临床护理专家(GCNS)是老年护理领域的高级执业护士(APRN),其角色体系的实施是促使老年护理人员申请老年护理高级实践资格认证并促进病人预后的方法[1]。在美国,GCNS需要完成相应的硕士课程,并参加美国护士认证中心(American Nurses Credentialing Center,ANCC)提供的考试,成绩合格者颁发资格证书。在国内,一般将GCNS称为老年专科护士(GNS)。中国内地的老年护理专科护士培训项目于2005年启动,由广东省卫生厅委托南方医科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联合培养包括老年专科在内的4个专科护理队伍,这是中国内地通过研究生教育培养老年护理专科护士的初步尝试[2]。目前,老年专科护士资格认证、专业水准要求及老年专科护理模式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格局[3]。2012年,参照卫生部《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老年科/干部医疗科成功申请为首个四川省老年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并于同年9月开班。为探讨教学模式和教学效果,本研究对该基地老年专科护士培训学员学习前后进行老年人态度及知识的调查。现报告如下。
1.1 对象 选择2012年9月—2013年4月参加四川省老年专科护士培训的学员53名,年龄23岁~49岁(34.32岁±6.36岁)。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采用Kogan老年人态度量表(KAOP)和Palmore的老年知识问卷(FAQ1)在培训前后进行老年人态度及知识的调查。①KAOP量表由Kogan于1961年设计,用于来调查护士、护理本科生、医生及相关专业学生对老年人态度倾向和刻板印象程度,包含34个条目,由17个正向态度条目和17个负性条目组成,即偏见和欣赏2个维度。采用Likert 6级评分法,其中“非常不同意”计1分,“不同意”计2分,“有点不同意”计3分,“有点同意”计4分,“同意”计5分,“非常同意”计6分;负向条目得分为其反向分,每个条目得分相加得该量表总分,得分范围为34分~204分,得分越高,表明态度越正向[4,5]。102分被认为是对老年人持中立态度[6]。本调查采用中文版的KAOP量表,Cronbach’sα为0.82[4]。②FAQ1问卷由 Palmore于1977年编制用来测量对老化知识了解情况的测量工具,已被多个国家使用。中文版Cronbach’sα为0.68,量表为25个条目的单项选择题,选项分别为“是、否、不知道”,奇数题的正确答案为“否”,偶数题的正确答案为“是”,得分0分~25分,分数越高表示老化知识水平越高[7]。
1.2.2 资料收集方法 由调查者于学习前后直接发放调查表给每位参加老年专科培训的学员,统一指导语,使调查对象充分理解条目后自行独立填写,填写完毕现场审核并回收。学习前后分别发放和回收调查表53份,回收率100%。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录入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描述采用均数和构成比,学习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调查对象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一般资料(n=53)
2.2 研究对象对老年人态度的调查情况 KAOP量表调查结果显示,学员培训前得分为99分~173分(129.00分±17.00分),其中正向得分者(>102分)占92.5%,培训后得分为100分~183分(141.36分±18.97分),其中正向得分者(>102分)占94.3%。培训前后老年专科护士培训学员对老年人的态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93,P<0.05)。
2.3 研究对象对老年人知识的调查情况 FAQ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员培训前得分为8分~17分(12.79分±2.55分),培训后得分为12分~25分(17.92分±3.64分)。培训前后老年专科护士培训学员的老年人的老化知识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88,P<0.05)。
3.1 老年专科护士培训班提高了学员对老年人的正向态度和老化知识的掌握 本调查结果显示,学员培训前均未重点学习过老年护理学的知识,39.6%的学员表示学过一点老年护理学的知识,均为自考和网络学历教育自学而来,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老年护理本科教学,且学员绝大多数来自基层,缺乏对老年护理先进理念的认识和掌握。因此,培训前老年专科培训学员对老年人态度不够正向,对老年人知识得分偏低。通过比较培训前后老年专科护士培训学员对老年人态度和知识的调查结果,说明老年专科护士培训班提高了学员对老年人的正向态度和老化知识的掌握,在调查表最后的意见和建议栏,有96.2%的学员们纷纷表示学习效果好,今后将继续选派护理骨干前来学习。
3.2 老年专科护士培训班对提高老年人态度和知识的教学效果相关因素分析 本调查显示,培训后学员对老年人态度和知识的提高较为明显,从一方面显示了该老年专科护士培训班较好的培训效果。分析其相关因素,大概有以下几点:①理论课安排科学合理。该培训班的老年护理学理论学习非常系统,它是参照新课程设计原则[8],即方向性、科学性、整体性、可行性原则,对培训课程进行精心设计;之后在《老年护理手册》[9]基础上进行培训教材的编写;理论课授课教师均由从事老年医疗和护理的、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高级教师担任。对提高学员对老年人的态度和知识起到较好的导向作用。②老年人模拟体验课让学员耳目一新,极大提高了学习兴趣。老年人模拟体验课在国内首个老年护理实验室中进行。该老年护理实验室是根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而创建的[10]。实验室内部设施包括老年人模拟体验装置、台阶、楼梯、助步器、扶手、轮椅、坐便器、电动病床、床旁桌以及视听检测仪、握力器、平衡球、拉力彩带等。学员在课堂中穿着老年人模拟体验装置,模拟老年人完成各种日常生活活动,让学员亲身体验衰老导致的身心变化,以情境教学模式让学员加深了对老年人的正确认识。③督导、读书报告会、关爱老人活动、老年护理沙龙等活动对学习效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安排的督导课,安排有初次见面寒暄、与老年人沟通的技巧、提高自我职业价值感、自我剖析、临终关怀技巧等八个主题,大大激发了学员的学习热情、求知欲和专业价值观,并对树立正确的老年人态度及掌握老年人知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④老年人健康的综合功能评估体现了专科特色,有助于学员更好地了解老年人。老年人由于多种疾病的共存、各器官系统的老化,他们的健康往往不能用是否患病来进行评价,而更强调的是功能健康,如生活是否自理、身心是否愉悦、情绪感知是否良好、社会适应状况等。借助该培训班负责人前期课题研究从护理的角度在国内率先构建的老年健康功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形成具有良好信效度的量表供临床使用。该量表包括“老年健康功能初筛”“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情绪和认知功能评估”“社会功能评估”“常见老年综合征的评估”等内容。在临床实习中安排的评估技能学习和实践对学员很有吸引力,通过学习,使学员们对老年人更为了解。
3.3 老年专科护士培训班现状及展望 目前,我国人口结构已进入快速老龄化期,急需大量的老年专科护理人才。而我国老年护理发展起步晚,医院内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护士是由原有一般临床护士转型而来,未经过专门的老年护理教育[11]。且老年护理专科领域高级人才严重缺乏。在这样的国情下,照搬或效仿国外GCNS的培养模式会使我国老年护理专科人才培养陷入僵局,因此必须改革GCNS的培养模式。参照卫生部《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该老年专科护士培训班的招生对象为专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护士执照;从事老年专科护理工作年限在3年及以上者;每届培训班为期2个月;培训期间完成规定的理论课和实践课。本调查显示,40岁以下学员占77.4%,专科学历67.9%,说明参加培训的主体还是青壮年和中等学历水平的护士,而不是高学历的高级护理人才。老年专科护士培训目前国内尚未形成统一的教学模式和培训体系。使用的教材和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差异较大。而国内公开发表的关于老年专科护理培训的文章很少。在今后的培训中,可进一步探索并优化教学模式,通过学术会议和发表文章交流经验,相互借鉴成功的教学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不断改进教学效果,并尝试统一教材。以期为国内老年护理学的发展和实现我国养老事业“十二五”规划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老年专科培训学员作为送培医院的老年护理专业的骨干,在对老年人的态度和知识掌握方面仍显不足。老年专科培训在提高对老年人的正向态度和老化知识方面起到较好的效果,为进一步扩大老年护理服务范围、进行老年专科护理实践奠定基础,适应了我国老年专科护理人才培养的需求。
[1] Deborah MC,Tamara LB,Susan S,etal.Implementing geriatric models of care:A role of the gerontological 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part I[J].Geriatric Nursing,2012,33(3):229-234.
[2] 刘雪琴,李漓,Keela Herr.美国老年护理的发展经验对中国护理的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2):950-952.
[3] 黄巧,刘雪琴,吴杏尧,等.老年专科护士临床护理角色现状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2,27(2):15-16.
[4] Yen CH,Liao WC,Chen YR,etal.A Chinese version of Kogan’s attitude toward older people scale: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ssessment[J].Int J Nurs Stud,2009,46(1):37-43.
[5] 陈曦,高玉霞,刘丽丹.国外调查医护人员对老年人态度测量工具的研究进展[J].医学与社会,2010,23(5):82-86.
[6] Kearney N,Miller M,Paul J,etal.Oncology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attitudes toward elderly people[J].Ann Oncol,2000,11(5):599-601.
[7] Wang CC,Liao WC,Kuo PC,etal.The Chines eversion of the facts on aging quiz scale: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ssessment[J].Inte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2010,47(6):742-752.
[8] 冯秀丽.新课程评价应坚持的原则[J].山西教育(综合版),2006(4):40.
[9] 胡秀英.老年护理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326.
[10] 顾云虎.如何用教学论思维深入分析教材——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修订版的方法论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10(3):42-45.
[11] 王婧,何国平.我国老年护理人力资源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护理学杂志,2010,25(23):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