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还须有规则

2014-12-15 18:34:01任红禧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14年12期
关键词:党纪政纪治病救人红安县

任红禧

在整纪刹风、从严治党的时代要求下,严肃党纪政纪将成为一种新常态。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对待受过处分的干部?必须看到,违反党纪政纪与触犯国家法律,在危害程度上有着本质区别。对于那些并非因腐败堕落而受到纪律处分的干部,如果“一棒子打死”“永不叙用”,不仅彻底否定了一个干部,断送其政治生命,也会让其他干部心生顾虑,甚至加剧“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干事”的消极心态。

在对干部的教育管理问题上,我们党一向遵循“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可是,“救人”也要讲规则、讲方法、讲程序。近些年,一些地方和部门因为起用受处分干部而备受舆论质疑,原因就在于规则不完善、方法不科学、过程不透明。那么,在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热情的同时,如何防止“带病复出”的情况出现?如何让“治病救人”更加科学合理?红安的大胆探索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启示。

一方面,在重新使用受处分干部的过程中,要有明确的政策区分。重新使用,并不是说无论犯了什么错、犯了多大错的人员都有机会。红安县委规定,回访仅限于因“工作类失误”而受到处分的干部,那些涉及腐败犯罪、道德败坏的人员则不在考虑范围之内。这就避免了涉嫌违法犯罪人员借机“带病复出”。

另一方面,在确保回访材料真实有效、避免弄虚作假等方面,红安县通过明确责任的方式,防止出现“顺水人情”——要求回访人员实名撰写鉴定材料,一旦建议使用的人员再出问题,回访人将被连带追责。

更重要的是,这种探索思路意在树立一种干事导向。消除“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干事”的心态,需要通过制度建设提供一个宽容的环境,让真正干事的人心里有底——即便出了错、挨了罚,仍有“从头再来”乃至“再上层楼”的机会,避免出现“破罐子破摔”的绝望心态。

尽管红安的探索尚处于试水阶段,还有很多过细的工作有待完善,但可以肯定的是,其探索的意义要远远大于这项制度本身。

猜你喜欢
党纪政纪治病救人红安县
有魔法的手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西部论丛(2020年13期)2020-12-09 05:30:32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内在逻辑与创新发展
人民论坛(2020年21期)2020-08-13 14:02:05
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审查调查全过程
自撰联(行书)
严格执行党纪政纪处分条例
辽宁经济(2017年6期)2017-07-12 09:27:26
美国大学里的老师和学生
视野(2017年4期)2017-02-15 19:31:22
红安县狠抓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质量
健康 快乐 自信——红安县高桥镇中心幼儿园发展纪实
反腐高强度反腐:2013年以来党政纪处分101万人
齐鲁周刊(2016年38期)2016-11-07 17:3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