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
河南省淮阳县第一中学
合作学习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刘伟
河南省淮阳县第一中学
合作学习是改善课堂内的师生互动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团队合作精神的有效教学方法。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一种与新课程、新教材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合作学习,被越来越多地引入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成为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形式,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本文从教学角度分析了合作学习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英语;合作学习;课堂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因此,如何将合作学习落实到具体的学科教学中,成为摆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合作学习于20世纪70年代率先兴起于美国,由美国著名教育家(DavidKoonts)首先倡导并实施。合作学习就是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其内涵包括以下几个层面: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合作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合作学习是以各个小组在达成目标过程中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合作学习是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教学进程的。
合作学习具有五个基本特点:
(1)实践活动性。合作学习不只是文本式的学习方式,不局限于记忆与背诵,而是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发展。
(2)形式开放性。主要指合作学习主题的开放性。从课程形态来看,合作学习的主题,既可以来自分科课程也可以来自综合课程。
(3)方法综合性。主要指合作学习方法的整合运用。学生的认知世界(客体)和认知方式方法,是多样的、互通的,对学生来说也是充满好奇的。故教师在教学中要克服机械单一的教学方式,积极合理地运用多种方式方法,来提高合作学习效益。
(4)亲历参与性。合作学习强调学生的亲历亲为,不是教师的包办代替,强调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
(5)教师指导性。学生从事合作学习,不同于科学家的研究,他们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如内容的确定、活动的组织、疑难解答,都需要教师的点拨、组织和鼓励。
1.有利于中学英语教学改革。
中学英语是一门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工具。英语的学习前后联系非常紧密,只有打好基础才能继续学习。随着中学生所学内容的增加,难度也会继续增加,学习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中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这里的学习能力是指中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体现出的拼读单词、认读单词、阅读句子能力,看图说话的能力,英语写作能力等等。
2.实现中学英语教学目的的要求。
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打好语音、语调基础,掌握一定的词汇和最基本的语法知识,培养学生基本的日常会话能力以及拼读、拼写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喜欢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为他们升入中学继续学习奠定初步的基础。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传统英语教学的存在弊端。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味的赶教学进度,在教学中不让学生合作,也完全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老师认认真真的讲,学生听的是枯燥乏味,在接下来,就是盲目的听写单词、背诵课文、做练习题、测验考试,这样的教学把学生造就成了一台机器,课堂严重缺乏活力,老师主动的灌输,然而学生却是被动的听,师生之间没有交流,上课成了完成任务,因此,学生就会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传统的教学体现的是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而现当代的教学则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现。
1.营造合作的学习氛围。
除了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外,还需要通过教室、校园环境营造好的教学氛围。针对中学生喜欢新鲜事物,有十足的好奇心这一特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共同制作卡片,共同动手,相互配合把制作好的单词卡片贴到相应实物上,这样不仅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合理分配小组。
在日常的课堂中,同桌合作是常见的,这是一种范围小,随意的合作。但是也有按照前后桌,以4~6人组成小组,这样扩大了交流合作的范围,增加信息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这样利于不同特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交流,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因此,在构建小组合作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小组合作的科学性。
3.选取合适的小组合作的内容。
因为合作学习是一种长期的重复的劳动,一个没有合作价值的问题会容易使学生厌倦。合作学习应该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合作热情,又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性,是每个学生难以单独完成的任务,使学生感到不解,容易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必须经过交流才能解决问题的思路。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可以选用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教师必须精选合作小组的合作内容。
4.进行多元化实际训练。
加强中学生的口语练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教学中,教师引导中学生开口说英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设情境,积极调动中学生参加到会话训练中来,从而达到听说训练的目的,如教材中出现banana,orange,pear等单词,教师可以要求中学生边听阅读,边画出图形,使中学生将知识学习生活化;教师也可以将音乐、故事、歌曲引入课堂,这样的师生互动不仅调动了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也增强了中学生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1]王坦.合作学习导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
[2]杨妍.中学英语趣味教学浅谈[J].艺术教学,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