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英
河北赵县第五中学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张丽英
河北赵县第五中学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要抱定只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实现教学效率最大化的思想。诚然,学生怎样消化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诸多理论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需要教师善教,更需要学生乐学,所以思想品德课教学不仅需要关注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且也要重视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的发展
初中思想品德;学生;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以学生为主体: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我和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一样,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这次改革的潮流之中。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因此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导入所占时间不长,但是,它作为课堂教学的开始对整堂课成败发挥重要作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生动、有趣的导入可以使学生分散的思绪一下子集中起来,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结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思想品德课常用的导入法有简笔画导入;多媒体演示导入;故事讲叙导入等,教学实践中,教师别具一格的导入,能够把学生心目中抽象、枯燥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转变为形象、生动可接受的教学内容,从而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长大的感觉”导入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功能播放主题片《成长的烦恼》片段,学生对视频中主人公生活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幕幕场景捧腹大笑的同时,逐渐进入情境,并对号入座,对主人公啼笑皆非的尴尬境地身同感受,为接下来教师阐述青春期学生的成人意识、独立意识,以及分析学生渴望父母把自己当做大人看待,希望得到尊重与理解等内容的教学打下了伏笔,也为学生如何正确对待父母像以前一样对自己事无巨细的照顾和干预等内容的学习做好了心理预期。显然,引人入的胜课堂导入不仅为教师教学内容的深化提供了可能,它更激发了学生学习动机,为学生积极参与后续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我们教师以前在讲课时,对学生的能力往往是信任不够,总怕学生听不懂。在讲到某些重、难点时,由于对学生潜力估计不足,所以教师讲道理多,而学生说的不多,更不要说自学了。有些学生在长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下,自身的自学能力已经被埋没。
1.教会学生“看”书。
基于政治学科的特点和近年来中考发展的趋势,我认为学生首先应该学会“看”书。千万不可忽视阅读课本的重要性,只有真正的看懂看透教材,学生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把听起来空洞乏味的内容变成自己的阅读体验。学生在阅读时,首先从宏观上把握当天所学内容,在心中构建出基本框架。让学生知道今天要学习的有那些内容,以及这些内容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2.教会学生提问。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理应在适当的时候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将学生一步步的领向真理。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学生不断的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很多学生在考试时,面对题目和材料往往无从下手,这说明他们平时缺乏这方面的锻炼。
学生在政治学习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凡事问个为什么”,学会提问。无论是书本上的材料,报纸上的时事,都可以做为学生提问的素材。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提问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教会学生答题。
政治学科的中考命题,题型多样,既有选择题,又有辨析题,分析题,各类试题,有的以文字形式出现,有的以漫画、图表的形式出现。纵观近几年政治学科的中考情况,学生在答题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不会提取有效信息,以至失分过多。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特别要扭转以往过于关注课堂理论教学,忽视学生课外实践的做法,力争通过课堂与课外的有机结合实现学生知识的获得和学习兴趣的保持。诚然,思想品德是一门实践性要求较高的课程,我们在重视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还要适度引领学生走出狭小的课堂、走出学校,广泛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通过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所见所闻和他们对社会现象的判断,加速他们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过程,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们教师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条件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让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去认识、熟悉和适应社会,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体现方式并非一个僵化的模式,而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我们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摸索方法,只有我们教师真正转变教学观念,正确处理知识讲授与学生能力培养的关系,变教师单独主宰课堂为鼓励学生一起参与教学活动,始终把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摆在教学的中心位置,就能够实现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