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豪放词风与豪放词派
——兼评周甲辰教授新著《毛泽东诗词的文化阐释》

2014-12-12 17:30:55肖献军
参花(上) 2014年12期
关键词:词史豪放派词派

◎肖献军

论豪放词风与豪放词派
——兼评周甲辰教授新著《毛泽东诗词的文化阐释》

◎肖献军

第一次接触毛泽东诗词,我印象中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是母亲教我的,现在依稀还记得“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几句。在后来求学生涯中,又学过毛泽东的几首词,如《沁园春·雪》《水调歌头·游泳》等,但只是感觉比较豪放,真要讲出什么特别之处,也说不出。2012年,我来到了湘科院,从事古代文学教学,主要是宋词教学,此时我才对词有了更进一步了解,也才对毛泽东词在词史上的地位有了新的认识。

以前的古文史教材,对宋词的流派形成了一个传统看法,认为宋词主要是由婉约派和豪放派构成,而且,对苏、辛的豪放词进行了长篇大幅论讲,似乎豪放派在宋词中的地位比婉约派还重要。但事实上所谓的豪放派其实是一个虚构的词学流派,婉约才是词的正宗。在苏轼词中,《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写得幽洁空灵;《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写得幽怨缠绵;《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写得绮丽妩媚,而真正的豪放词不过十之二三,辛弃疾亦如之。即使是那些被后人认定的豪放词,大多也非豪放到底,“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最后不都由豪放陷入了深沉感慨之中么?可见豪放词派根本不存在。但是,在否定其存在的同时,却也不得不佩服“豪放词派”提出者的见识。因为在词史上如果只是一望无际的色彩艳丽的鲜花,纵然好看,却未免单调。豪放词的出现,打破了婉约词一统天下的局面,故南宋王灼在《碧鸡漫志》中说:“东坡先生非醉心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

就在我对词学发展史上没有出现一位真正的豪放词人而微感惋惜时,同院周甲辰教授送给我一本他最近出版的新著,书名为《毛泽东诗词的文化阐释》,这让我对词的发展史有了进一步了解,同时,也让我对毛泽东诗词有了新的认识。

该著作从人格精神、价值观念、情感体验、审美特质四个方面对毛泽东诗词进行了全方位文化解读,不仅揭示出了毛泽东诗词独特的审美个性,而且力图揭示出其独特艺术魅力形成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如对毛泽东诗词中“尚武精神”的形成,该著作指出最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湖湘文化的熏陶”,然后罗列了从秦汉到近代一系列历史人物,如项羽、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等,阐述他们对毛泽东诗词创作产生的重大影响。“二是家族传统的积淀”,该著作统计出了在韶山毛氏家族中祖父辈中有功名者十人,其中军官有九人;父辈中有功名者二十六人,其中军官有十七人。可以说,该著作对毛泽东诗词的分析,真正深入到了文化的层面。

对于毛泽东而言,他首先是一位政治家,然后是军事家、哲学家,最后才是文学家,因而研究毛泽东诗词就不单纯是文学问题,还涉及到其它各个学科,包括历史学、政治学、军事学、哲学、经济学等各个方面。在《毛泽东诗词的文化阐释》中,对毛泽东诗词中每反映出的一种文学现象,作者不仅思考其产生的文化渊源,而且试图从毛泽东复杂的思想动态中寻求问题的答案。但由于毛泽东学贯东西,特别是思想方面,更是受西方哲学影响较大,因而文献的查找也就显得特别重要。据统计,该著作中引用了英国的罗素、迪克·威尔逊;俄国的别林斯基;日本的桑原鸷藏、竹内实、野村浩一;美国的约翰·斯塔尔、R·特里尔、施拉姆、诺克斯娜·帕斯娜卡、埃德加·斯诺、马尔库塞、莫里斯·迈斯纳;法国的西蒙娜·德·波伏娃、安德烈·马尔罗等十五位学者或专家的文献。引用国内与毛泽东研究相关的著作更是不计其数,周教授阅书之博,由此可知!

要深入理解毛泽东诗文,还需要对毛泽东所处时代有深入了解。作者在阐释毛泽东诗词的文化意义时,很少对某一篇诗词作具体解读,而是撷取不同诗篇中的诗句,采用类型化的手法作整体解读。在解读过程中,该著作总能联系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作者当时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不作泛泛而谈,即使是论及这些诗词的审美特质时也是如此。当今学术界对毛泽东诗词的研究主要侧重鉴赏、品读,对毛泽东的每一首诗词都作了详细解读,这些解读当然有其存在意义,但是缺乏对毛泽东诗词的整体关照。读完该著作,也使我对词史的发展产生了新的看法。词虽以婉约为正宗,但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它可以突破传统的文学范式,表达新的社会生活。毛泽东的词就是如此,虽然我并未读过毛泽东的词集,但从周教授的著作中,可以看出毛泽东的词磅礴、壮大,充满阳刚之气,与其他文人相比,他的词可以称得上真正的豪放词,而且这种豪放不再是个别篇章豪放,是整体上都如此。更进一步说,如果我们真要在词的发展史上别出一个豪放派来,我认为这个流派的真正创立者应该是毛泽东。

可见,周甲辰教授新著《毛泽东诗词的文化阐释》,不仅在毛泽东诗词研究方面具有某种学术意义,而且在词史的研究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开拓意义。

(责任编辑 姜鹤)

肖献军(1977-),男,湖南岳阳人,文学博士。湖南科技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湖湘文学。

猜你喜欢
词史豪放派词派
清代中后期词坛对蒋捷及其《竹山词》的接受——以常州词派为核心
吴熊和《梅里词缉读后
——兼论梅里词派及浙西词派的形成过程》手稿
“新世界,旧词篇”:我与近百年词史研究
《二十世纪旧体诗词史》工程的一些信息和思路
“豪放派”与 “婉约派”
大阪豪放派与东京婉约派
论云间、常州词派对五代、北宋词的接受异同
浅论李煜词的主题分类及其词史地位
祖国(2018年22期)2018-01-10 11:56:52
手抓饭,真的大丈夫?
飞魔幻A(2017年11期)2017-12-20 17:16:05
黄庭坚艳俗词创作的历朝评价研究
北方文学(2017年27期)2017-09-30 07: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