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元文化下历练金戈铁马的戎装
——加强文化建设提升军队院校文化软实力

2014-12-12 17:30:55李瑾怡唐晓莉
参花(上) 2014年12期
关键词:军队院校军校实力

◎李瑾怡 唐晓莉

在多元文化下历练金戈铁马的戎装
——加强文化建设提升军队院校文化软实力

◎李瑾怡1唐晓莉2

一个国家的崛起,离不开文化的觉醒,一个国家的繁荣,离不开文化的繁荣。高等院校文化建设在促进国家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军队院校是高等院校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它在文化建设方面,历来有着优秀的传统,是高等院校文化建设的排头兵。在当代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军队文化建设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军队院校作为高素质军人成长的摇篮、军事科学技术的创新基地,也是国家、军队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加强军队院校文化建设,提升军队院校文化软实力势在必行。

文化软实力 文化建设 高等院校 军队院校

我国有着几千年文化传承的历史,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对世界认知,对自身的感悟和对现实的感受,沉淀着中华儿女的智慧,它是中华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纵观历史,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哲学的观念都会在文化上集中反映出来,文化的兴盛与衰败和政治、经济息息相关。一个国家的繁荣,离不开文化的繁荣,当前我国正处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 文化发展和繁荣成为了时代的要求。

一、加强文化建设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新要求

1.文化建设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具体体现

文化作为一种人类精神活动的体现,它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对社会存在的一种客观的反映。因此,文化是一种意识的体现,它是建立在某种具体特定时代的“实际生活过程”基础之上的。马克思曾说过:“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由此审视我们当代关于推动文化建设的政策,可以推断文化建设是意识的具体化,是基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是从实践出发来思考当代的文化价值观建设问题。[2]中国的文化建设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建设, 这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而是一个意识的具体体现,是实践的问题。

2.文化建设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撑

“文化建设”这个概念,伴随着西方的“坚船利炮”诞生于中国近代,从那时起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就开始积极探索中国文化出路。在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中期,文化建设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加快了民族独立自主的进程,推动了新中国经济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革命任务服务。在1940年至1949年,文化建设塑造无数英雄形象,培育革命精神,鼓舞战斗士气,凝聚革命力量,成为了建设新中国的强大精神支柱。在建国后,文化建设继承了传统文化价值取向,强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提倡团结友爱、平等互助,激励人民保持高昂的战斗士气和勇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投身于经济建设的大潮中[3]。

二、多元文化背景发展下的高校文化建设

1.高校教育的宗旨,为文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途径。

高校教育本身就是文化传承的一种具体体现,通过师生之间的教与学,文化的薪火就被无形地传递下去,大学的文化体现在大学教育中的方方面面,在课堂上,文化的传承体现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生们“勤学好问”,“温故而知新”,在课堂外,体现在大学精神、大学理念、大学的一草一木。高校传承的文化是非常丰富的,但值得肯定的是,这些文化包含了中华民族文化中最优秀的部分。在大学教育里传递的文化是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历史积淀、创新品格和价值取向,既包含和反映着历届师生对大学本身的总体认知、理想追求和实践探索,是凝聚师生的精神纽带,又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的思想和行为。这些文化所形成的独特的吸引力、影响力、竞争力,成为高校文化软实力,高校文化软实力为区域文化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同时扩大区域和城市的影响力,提升区域和城市的文化软实力[4]。

2.高校教育的成果,为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载体。

高校是人才成长的摇篮,培育优秀人才是大学的主要任务和目标。人才是文化建设的主要受体和载体,只有通过人的力量才能将优秀文化所具有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发挥出来。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只有人这个主体才能“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将中华民族文化智慧的结晶发扬光大[5]。青年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发展的继承人和掌舵人,他们的文化信仰直接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方向。在“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中,高校是文化交流最频繁、最广泛的领域。 如何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树立青年学生正确的文化信仰、文化价值,在高校文化建设中是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高校为提升国家软实力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人才的输入以及各种科研成果的转化,也不断地提高高校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带动经济发展和区域建设。高校的教育的主要优势在于教育人、塑造人、培养人,优秀人才是大学教育成果的结晶,只有通过有力的文化建设培育优秀人才才能进一步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3.高校教育的创新,为文化建设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文化是高校的灵魂,每个高校所具有的文化是不同的,高校文化体现着共性也体现着个性,体现着继承也体现着创新。文化建设要继承优秀的、精髓的文化,摒弃腐朽的、落后的文化;文化的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而不是无根、无源的创新,文化建设既要有根基,又要不能缺乏活力。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文化传统是文化建设的根基,文化中的传统体现着历史和时代的特征,是文化的厚重感之所在。同时,人们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认识,文化在实践中不断地推陈出新。创新文化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生命力的象征,是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关键[6]。一个国家的文化如果没有创新精神,势必就会失去竞争力,相应的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也会失去竞争力。高校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地,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教育的主要任务。

三、在多元文化下加强军校文化建设

1.加强军队院校文化建设是历史使命的要求

军队院校作为高素质军队人才成长的摇篮、军事科学技术的创新基地,文化的力量更是深深地熔铸于军队院校的生命力、战斗力和感召力之中,军队院校文化软实力是国家和军队不可或缺的软实力。从国内外形势和周边安全环境来看,信息化战争越演越烈,新的战争样式、新的武器装备层出不穷,现代化的军队不仅需要专业技术精、知识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科技型人才,也需要听党指挥、捍卫国家的忠诚卫士。从军队的角度来看,军队软实力是军队理想信念、价值观念、作战思想、组织体制、战斗精神、心理素质和军事文化等在军队战斗力中的集中体现。从育人的角度来看,将军队院校自身的特点与普通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相结合,在严谨守纪、科学求实、积极创新的环境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具有军事化特色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2.加强军队院校文化建设是提升军队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

军校文化软实力属于军事文化力的一部分,也是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在军事领域的发展和延伸,是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系统而宏大的工程。军队文化软实力建设与军校文化建设是分不开的,军校软实力建设必须以军队文化建设为基础。首先,军校文化是军队软实力建设的载体,是军队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军校文化软实力成为生成和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作用于军队组织体系、军人价值观、军事学术、军事决策艺术、军事素养等方面的“软”性能力[7]。其次,军校文化是实现军队软实力的有效手段,我党我军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必须以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军校文化在宣传教育方面发挥着积极地作用。“全球化”的进程同样对军校文化造成了影响,青年学员在心理和思想方面都处于一个从发展到成熟的尚未稳定的阶段,他们思维活跃、知识面广、善于探索、勇于挑战、有很强的求知欲,但同时他们又缺乏对事物的理性思考和对问题全面分析,所以西方文化的冲击不可轻视;第三,军校软实力必须靠军队文化来实践,军校为军队输送高级指挥和作战人才,科研成果转化直接为军队所用。

3.遵循军队文化发展规律切实加强军校文化建设

首先,纪律严明与以人为本的统一。军人以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为天职,严明的纪律是战斗力的重要保障,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召之即来的国防意识,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令行禁止的纪律观念,沉着坚毅的心理素质,都是对军队优秀人才的培养的基本要求。

其次,理想信念与献身使命的统一。学员们怀揣着五彩梦想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集到军营,而理想信念与现实之间往往是有差距的,理想信念的教育贯穿于军人生涯的始终,它与军人的使命意识是相辅相成的,是一种道义的力量。“献身使命”作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在和平时期培养军校学员的使命意识,使理想与信念的自主性和变通性能统一,将坚定理想信念与献身使命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促进学员能力的发展、人格的完善、信仰和精神的内化和升华,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自身的使命和责任感。

多元化的文化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与日俱增,高等院校是多元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广阔的平台,高校学子是多元文化的直接接受者和传播者。加强军校文化建设营造军队院校良好文化氛围,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升军队院校的影响力、竞争力,综合实力,也为高校文化建设所借鉴,对促进全社会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贡献力量。

[1]E.泰勒.原始文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2]霍桂桓.文化软实力的哲学反思.学术研究,2011年第3期.

[3]解丽霞.文化建设的实践进程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主题演进. 青海民族研究,2007年1月第18卷第1期.

[4]彭凤仪.论高校软实力的提升及其传播策略. 中国成人教育, 2009年第23期.

[5]冯刚.加强高校文化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J].湖南社会科学, 2011年第5期.

[6]谭花蓉.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继承与创新.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0年2月第23卷第1期.

[7]朱建业,郑庆,姚尊恩.关于加强军队院校文化建设的思考.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1年第8期.

(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政治理论与人文社科系)

(责任编辑 冯雪峰)

猜你喜欢
军队院校军校实力
见证创新实力的跃升
软实力致胜
实力抢镜
中外文摘(2020年18期)2020-09-30 14:47:04
用少年军校特色诠释国防教育内涵
少先队活动(2018年9期)2018-12-29 12:18:48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西部大开发(2017年8期)2017-06-26 03:16:16
浅论军队院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军队院校军体训练风险管理研究
军校物语
用强军目标指引军队院校校风建设
学习月刊(2015年16期)2015-07-09 05:39:24
关于军校讲台上话语自由度的讨论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