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 晖,王俊勇
(1.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北京 100836;2.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9;3.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9)
创业活动作为一种在经济社会中发挥关键作用的经济形态,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创业活动能够推动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1 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提出:“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要使毕业生不仅成为现有机会的拥有者,而且要成为就业机会的创造者。”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明确指出:“实行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整合发展国家和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21 世纪大学生创新创业对提高国家和区域创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促进技术成果转化、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创新创业是一项协同创新的系统工程,迫切需要“政产学研金介媒”等社会各方的通力合作。文章概述了国内外政府和社会各界在政策、金融财政、产品技术、服务以及荣誉文化等5 个方面给予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支持。
大学生创新创业,政府首先应该给予大力扶持。大力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既是民生之路,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促进大学生成功成才的重要途径。作者以查阅文献的方式,对美国、英国、日本以及北京、上海和南京市的政府对大学生创新创业事业的具体政策扶持措施进行了对比(如表1)。文献[1]指出美国政府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事业中不起主导作用,与其他社会机构联合支撑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形成“政府引导、社会主导和高校辅导”的创新创业支持体系。杜在莹[2]指出英国政府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主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在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和调动各级政府、各种组织、民间的力量,形成了“政府、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体系。日本政府要求公立银行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融资力度,设立创新创业基金,资助企业录用人才的薪资等改革教育科研体制,形成以“产学官”联合的创新创业体系(曹明,2007;李政,2006;洪宇,2004;陈武元,1999)[3-5]。上海市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性扶持起步早,运作规范,出台的政策比其他城市要先行一步(钱昇,陈云,2011)[6]。北京市出台的政策相对比较中规中矩,没有较多的突出特点或鲜明的特色。南京在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日益跟上上海及国外发达国家的步伐,政府出台的政策主要集中在税收财政政策以及对创业的鼓励方面,与美英等国家相比,在建立专门机构、修订创业法律、明确创业教育政策等方面还存在差距。
表1 国内外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扶持的比较
资金问题是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在这方面,政府一般给予金融政策扶持,金融机构给予贷款、担保帮助,另外社会机构给予资金赞助、风险投资等。美国政府在尽量不干预市场的前提下,实施包括创新创业支援的中小企业政策,担保比例一般为贷款额的76%,但对于15 万美元以下的贷款,担保比例为84%(杜在莹,2012)[7]。文献[8]指出英国一方面是政府出台金融政策,另一方面通过设立基金提供资金支持。文献[9]指出日本主要是银行提供小额融资贷款。北京、上海对大学生企业的贷款额度逐年有所增加,并对有价值的创业项目给予一定额度的资金支持。南京市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金融财政扶持力度比较大,小企业能从银行获得的融资额度也较大,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创业者帮助和保障。但不足的是,因政府的能力有限,并不能帮助到所有的初创企业,而来自社会机构的资金赞助和风险投资却少得多。国内外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金融财政扶持比较如表2 所示。
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拥有一个核心产品,并迎合市场的需要,或者包含先进、新型的科学技术,调查研究表明,很多失败的企业往往是选择了一个不够鲜明、突出的产品。文献[10-12]指出美国、英国和日本具有明确的机构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技术提供保障,而且支持内容非常明确。我国各地的技术扶持通常是依靠创业指导老师的指导,政府和社会机构的参与力度偏弱,这些老师尽管拥有专业知识,但无法提供最新最前沿的相关技术,国内外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产品技术扶持比较如表3 所示。
创业服务扶持来自政府平台和社会各界,如政府提供的场地扶持,设立的各种创业园区内的创业服务,金融、工商、企业的信息咨询等等。美国拥有各种不同层级的服务机构和中心,如创业教育中心、创业家协会、智囊团、学术交流会等,通过设计创业教育课程计划、研究和拓展,参与教学,提供资金和各种捐助,提出创业教育的改进建议与措施、咨询与外联,为创新创业研究者提供人际沟通机会,交流论文、索引、文摘(胡海萍,2012)[13]。英国政府主要是设立具有中介功能的中小企业服务局,在全国各地设立企业联系办公室,并配备多个创业顾问,触角延伸到社区基层,以便为小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傅修远,周凌凤,2013)[14]。北京、上海、南京建立了一批大学生创业园区,园区内提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一系列服务,如廉价的租用办公室、免费使用的桌椅和电脑、帮助企业将科技转化为产品、创业导师的相关指导等,国内外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创业服务扶持比较如表4 所示。
表2 国内外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金融财政扶持的比较
表3 国内外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产品技术扶持的比较
国内外通过设立创新创业奖励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等方式,培育人们的创新创业荣誉感,引导感知文化氛围。文献[15-16]指出美国引领了世界的“创业计划大赛”热潮,Yahoo、微软等炙手可热的企业都是来源于创业计划大赛,同时美国设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创业教育;英国每个科学创业中心与周围区域内的大学密切合作,广泛调动社会资源,并通过商务训练、研究课程和商务社交等活动形式,来促进大学生商务技能的提高。日本拥有系统的创业教育体系,专业的课程老师以及完善的创业课程,在日常教学中渲染创业精神,国内外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荣誉及文化氛围扶持的比较如表5 所示。
表4 国内外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创业服务扶持的比较
表5 国内外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荣誉和文化氛围扶持的比较
调查发现,我国政府在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政府发挥着“政能量”,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构建技术“策源地”,金融机构释放“催化剂”,中介机构充当“助推器”,同时媒体成为营造协同创业创新氛围的“显示屏”,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协同创新创业模式。我国政府在“五大扶持”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技术扶持主要依靠建立的创业孵化基地中的创业指导老师,政府和社会机构的参与力度较弱;(2)创新创业教育是新生事物,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创新创业课程与美、英、日相比不构成系统课程,而且大多作为选修课来开设,并未纳入学分科,降低了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3)创新创业教育缺乏专业师资,大多数创业课程老师是由其他老师兼职,这些老师往往没有经营企业的实际经验;(4)高校对大学生企业家精神的培养不够重视,单纯灌输创新创业解决就业的观念是片面的。
[1]Raab G,Stedham Y,Neuner M.Entrepreneurial Potential:An Exploratory Study of Business Students in the U.S.and Germany[J].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2005(2):71-88.
[2]孙永翠.试论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以山东省部分院校为例[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2.
[3]吕荣.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及发展创业教育相关性研究——基于对成都市温江区大学生创业园的调研[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1.
[4]席升阳.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5]童晓玲.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2.
[6]赵璐诗.美国、荷兰政府对大学生创业政策扶持经验及启示[J].商业经济,2013(1).
[7]Alvarez,S.A,&Busenitz,L.W,The entrepreneurship of resourceasedtheory[J].Journal of Management,2001(27):755-775.
[8]Brush,StephenB.Book Reviews:Economies and Cultures -Economic Anthropology[J].Science,247.1990(4948):1349.
[9]韩力争.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结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10]王皓白.社会创业动机、机会识别与决策机制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0.
[11]董晓红.高校创业教育管理模式与质量评价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9.
[12]舒心.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11.
[13]贺丹.大学生创业倾向的影响因素分析[D].杭州:浙江大学,2006.
[14]杨安,夏伟,刘玉.创业管理——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15]许德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
[16]刘静.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研究——以南京市五所高校为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