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建文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安徽 合肥230011)
《有机化学》是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中化工技术类专业所开设的基础化学类课程之一,是该专业大类高职学生后续学习的专业类课程基础,是需要掌握的课程之一。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近几年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中,少数职业院校片面理解职业教育中关于弱化理论教学的观点,教学改革走向了极端,个别院校的化工技术类专业在教学计划中完全摒弃基础化学类课程,致使化工技术类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变成了纯粹的过去技工教育,改革成了形而上学的改革。职业教育改革不能追求形式主义,不能完全摒弃理论性课程,需要改变的是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同时,目前进入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过去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确实很难吸引学生。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必须要兼顾现实性和必要性。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显得尤为必要。在近几年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教改中,一种称之为“基于项目的团队学习”(PBGS)的教学模式,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也在引进和吸收,尝试进行“基于项目的团队学习”的教学模式[1-3]。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建设示范高等职业院校之一,课题组所在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是学院示范建设的专业之一。在近几年的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中,考虑到《有机化学》的课程与高中阶段化学课程联系比较紧密,大部分知识都是在高中阶段要求掌握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深化和扩充。因此,笔者选择《有机化学》课程来开展“基于项目的团队学习”教学模式的教学研究。
PBGS(Project Based Group Study,基于项目的团队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团队形式在学习领域开展自主性学习活动来完成教师下达的项目任务。该教学模式流行于北美、西欧、港台等地高等学校课堂教学过程,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4]。一个完整PBGS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一般包含6个阶段[5],如图1所示。
图1 PBGS的教学模式完整流程图
1)下达项目(Project)。第1节进行课程以及教学组织过程的系统性介绍。在该基础上,根据《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内容,提炼、设计项目,以大作业形式下达给学生团队。根据学生班级人数的差异,一般设计6~8个项目。根据《有机化学》的特点,设计的项目是某某官能团类化合物的介绍。其中又分为3个分项目,分别是某某官能团类化合物的简介、某某官能团类化合物的合成上的应用和某某官能团类化合物的生产方法。该项目基本包含了传统《有机化学》教学中某一章中要求掌握的应知、应会的内容。学生通过项目的完成来达到对应知、应会知识的掌握。学生必须主动的进行文献调研、信息搜集、实地调研、信息的分析、讨论、取舍以及加工、整理、汇报等一系列复杂的学习领域的活动。项目完成的过程由于工作量重,学生个体难以完成,必须以团队形式团结协作才能顺利进行。
2)分组分工。考虑到团队队员之间的能力的差异性,需要对团队组员进行分组与分工。由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可根据项目性质和难度系数的不同来调节不同团队成员的组成人数。团队组长由团队成员推荐或者自我推荐产生,然后组长根据个体特点不同对团队成员进行分工。分组分工工作一般是在课下进行,一般要求在一周以内完成,以便节约时间尽快开展项目的前期工作。在《有机化学》的PBGS教学模式实践里,团队成员之间角色有资料搜集员、资料加工员、汇报员和答辩员4个角色。团队成员只是分工不同,成员之间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彼此密切分工、团结合作。
3)完成项目。团队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共同商定工作计划,规定时间节点,独立完成自己的所分配的任务(如对有关资料的搜集、分析、整理、归纳和整合)。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如遇到团队无法克服的困难,教师可根据团队需要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教学实践中学生团队无法克服的困难一般有以下3个方面:搜集资料不善于利用网络资源,部分化学类专业软件(如ChemDraw)不会使用和不敢质疑教材上出现的一些谬误等。这些问题教师可通过线下答疑的形式予以解决。团队成员通过团结协作共同完成整个项目,撰写报告,制作答辩PPT等。
4)汇报答辩。每个团队的汇报答辩工作可由单个汇报人独自完成,或者将汇报答辩工作分解成几个部分由几个汇报人共同完成。考虑到对学生考察的全面性,《有机化学》的PBGS教学模式的实践中都是采用多人汇报的形式,汇报答辩形式必须采用PPT介绍,规定的汇报时间控制在20~40min以内。汇报过程中教师和其他团队均可进行提问和质询,提问和质询时间在40min左右。为了鼓励团队之间互相借鉴学习,在实施过程中规定在一个团队汇报答辩阶段,其他团队必须对项目答辩材料质询若干问题。同时,教师也可以随机对非汇报团队的成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通过以上多层次、多角度的提问来达到和深化对《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中的应知,应会知识的掌握。
5)过程点评。学生团队在项目或者任务完成汇报展示以后,教师需要对学生团队的汇报过程进行分析与评价,对优点和闪光点进行鼓励,对出现的不足进行提醒。同时,也鼓励团队之间相互评价,并对团队之间的相互点评做出进一步的点评。点评的时间控制在10~20min以内。教学实践证明,这种“交互式点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评价能力[6]。
6)考核评价。最终的评价由2部分组成,即根据团队的整体表现评价和基于团队成员的个人表现评价。为了鼓励团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借鉴,评价也是采取自我评价为主,团队整体评价采取各组的组长为主,教师参与评判的机制。团队成员的个人表现评价主要是由团队组长对本组成员进行评判。为了防止因个人感情因素造成评价不公正的现象的出现,教师可以基于自己对该团队在项目完成过程中的具体表现的判断来对团队组长的评价进行修正。课题组设计的团队个体评价和团队整体评价表模板(见图2、图3)里面设计多个考察评价的因素,基本保证能客观、全面考察到团队整体表现和团队中个体表现。最终的评价是由上述的团队整体评价和团队个体评价合成而得,团队整体评价和团队个体评价各占50%,该分数占据该课程最终成绩的60%,另外的40%为期末的卷面考试分数。
图2 团队个体评价表模板
图3 团队整体评价表模板
在《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PBGS教学模式教学改革已经进行了3年,为了检测教学改革的实际效果,课题组针对性设计了问卷调查表,对教学班级的同学进行了抽样分析,结果统计如下:总体满意度方面调查结果显示:48%同学非常满意,30%同学一般满意,15%基本满意,7%的同学不满意。课堂教学的吸引度方面调查结果显示:48%同学认为非常吸引,30%同学认为有吸引,比过去上课有进步,15%同学认为一般,7%的同学认为没有什么感觉。理论知识的掌握度设计了较好、一般和较差3个选项,50%同学认为较好,30%同学认为一般,20%认为较差。能力提升调查选项设计了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能力是否得到提高2项选择,83%同学认为得到了提高。选项中也特别设计了不足和建议栏,很多学生也提出了一些很有创新性的想法,如有学生提出学生团队能否通过提供建议考试的内容和形式,来参与考试试卷的组卷工作,从而达到交互式的自我评价。
通过对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有机化学》课程实施PBGS教学模式的改革,积累了一定高等职业教学改革经验。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团队中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利于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团队成员多维能力的培养与理论知识的学习具有正向导向作用[7-11]。虽然也有一些不足,如缺少完全对接的实训过程,但对化工技术类专业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仍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1] 敬春菊 .基于PBGS的创业教育课程项目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12(33):127-129.
[2] 骆从艳 .会计手工模拟实训PBGS模式与传统模式的比较 [J].科技信息,2009,20(1):12-14.
[3] 冯志刚 .项目教学法在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7(4):89-91.
[4] 罗时华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 [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35(9):45-48.
[5] 于洪彦,黄晓治 .小组项目实施的案例分析 [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09,2(6):23-33.
[6] 于洪彦,朱辉煌 .团队学习导向和综合能力培养——基于团队项目的研究 [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3):71-76.
[7] 单胜江,李总,李建英 .创新教育视域下高校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基于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的实践与探索 [J].中国电力教育,2010(16):39-41.
[8] 邹统钎 .启发式教学的典范 [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3):91-93.
[9] 张淑静 .论高校教师在主体教育中的作用 [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学报,2004(6):33-36.
[10] Livingstone D,Lynch K.Group project work and student-centered active learning:two different experiences [J].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2000,25(3):325-345.
[11] 陈鹏 .试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评价体系的建构 [J].宜春学院学报,2009,31(1):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