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华,蔡 超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山东 威海 264400)
慢性乙型肝炎是目前常见且病程长易复发的传染病,以往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大多限于保肝降酶,患者的复发及癌变的机会相对较多。而干扰素具有抗病毒、调节免疫减轻肝脏炎性反应及纤维化、抑制肿瘤增殖等功能。是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首选药物[1-2]。但抗病毒治疗疗程长,费用高,且服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病情反复、病毒发生变异等问题,这些因素都可以影响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进而影响治疗效果[3]。如何正确的指导患者按时用药,提高治疗效果。笔者通过对干扰素治疗的乙肝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探讨有效干预对其治疗效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1月~2007年6月注射干扰素、接受系统化健康指导并完成随访的46例乙肝患者作为干预组,其中男25例,女21例,平均40.6岁。选择同期随访资料、年龄、性别、病情及病程等方面与干预组相符的4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按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乙肝的诊断,而且根据干扰素临床用药指导意见,均符合用药条件。
1.2 给药方法:IFN500万U肌内注射,1次/d,半个月后改为隔日一次,疗程6个月~1年,同时辅以保肝药物治疗。比较两组在同药物、同疗程、同剂量治疗下,健康指导对用药的依从性所起的作用。
1.3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能够坚持治疗,且疗程结束时HBV-DNA阴转,ALT正常;无效:患者未能坚持用药到规定疗程半途而废,HBV-DNA及ALT均不正常。
1.4 健康指导
1.4.1 心理咨询及指导:多数患者由于病情的反复发作,担心疾病会向重型肝炎或肝硬化转化,另外社会对本病的偏见,或因经济原因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患者的负疚感加重,表现情绪低落、紧张不安、对治疗失去信心。医务人员对于患者而言有权威感和信任感,合理运用沟通技巧,采用同情、支持、理解、疏导、启发等方法,利用一些治疗效果好的病例,讲解治疗过程、转归、注意事项及积极配合治疗的方法,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改善不良心态;向患者讲解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染,日常的生活接触传染性很小,教授患者一些消毒知识,并做好其家属的思想工作,充分发挥家庭的支持作用。告知患者合理的休息饮食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指导患者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适量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戒除烟酒,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1.4.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评估患者的个人不良情绪和负性心理,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可以为患者建立病历档案,将患者的信息进行收集,对于出院的患者告知联系方式、可以继续注射的门诊、注意事项、复诊时间等,取得患者的信任。并做好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工作,取得家属的支持,一些检查及复诊问题可以向家属交代,以便家属能及时督促患者,并保证对患者的经济支持。可以让患者将自身的感受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时与护理人员联系,以为其提供相应的指导,使患者能坚持到整个疗程的结束,避免半途而废。
1.4.3 让患者认识到治疗的重要性:由于干扰素治疗的时间长,因此要让患者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可以向患者讲解干扰素治疗的重要性、适应证、一些治疗效果显著的病历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告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做的相关检查,如血常规、肝功、自身抗体、HBV-DNA等,并告知患者所有的不良反应都是可逆转的,消除患者的顾虑。
1.4.4 告知患者相关的药学方面的知识:IFN大多在第一次注射就会出现流感样症状,表现为寒战、发热(体温一般在38~40℃)、头痛、周身肌肉酸痛等。所有的干预组病例均在第一次注射3~4 h出现上述症状,如何帮助患者尽快地改善上述症状,对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关系重大,为此笔者指导患者卧床休息,对于高热者给予头部置冰袋、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也可遵医嘱给予吲哚美辛栓肛入,加强巡视,密切观察体温下降的情况,退热期要及时协助患者擦干汗液,更换衣服,并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2000~3000 ml,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以增进食欲。本组患者大约有70%的患者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为此要密切监测血象的变化,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减少易感因素,告知患者不要随意停药,可根据医嘱应用升血象的药物,如地榆升白片、利可君等口服,并指导患者多食花生,枣子等,保持皮肤口腔的清洁,预防感冒,对于白细胞低于2.5×109/L,可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00 mg肌内注射,可在短时间使白细胞明显上升,无须中断治疗。在治疗初期,由于机体的免疫应答状态及自身免疫力的增强,还可以出现暂时性的转氨酶升高的现象及精神症状、脱发等,应向患者做好解释,不要影响其治疗。如果出现明显的精神抑郁,血象减低等要及时与医生联系。为了增加治疗的安全性,所有病例初期均住院治疗,后期大多病例到社区的诊所注射,少数自行注射,对于自行注射者,教会其注射方法、注射部位、皮肤消毒方法等,若局部出现红肿热痛要及时更换注射部位,出现意外及时与医生联系。
两组患者用药的依从性、HBV-DNA阴转、ALT恢复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用药的依从性、HBV-DNA阴转、ALT恢复情况(例)
干扰素(IFN)是利用携带有人白细胞基因质粒的重组假单胞菌生产的,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肿瘤、抗纤维化、抑制细胞增殖以及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干扰素可以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诱导细胞产生多种抗病毒蛋白,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繁殖;使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临床上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但因其治疗时间长,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过早停药易复发等,常常使少数患者治疗一段时间一旦病情好转即自行停药,而不能达到理想的疗效。干预组中有6例患者由于不良反应严重被迫停药,对照组中有24例患者未能坚持到疗程结束,6例患者擅自停药,5例复发。而干预组所有患者在住院治疗过程中及出院治疗随访均无复发。两组患者HBV-DNA阴转率的差异可能与对照组缺乏健康教育及用药的依从性有关。此外虽然两组患者ALT最后的治疗效果差异不明显,但干预组患者ALT恢复早且不易复发。这说明通过对患者适当的健康指导,可以提高患者的健康心理,增加用药的依从性,从而增强药物的近期及远期治疗的效果,有利于控制病情,防止肝细胞纤维化,促进患者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1] 朗振为,赵春慧,许德军,等.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组织学及血清学前瞻性研究[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1,9(3):145.
[2] 许正锯,王崇国,李树清,等.大剂量重组干扰素a-1b与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关系[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1,19(5):319.
[3] 李荣艳,曹漪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健康教育[J].吉林医学,2012,33(8):1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