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对冠心病调脂效果的对比观察研究

2014-12-02 03:17:12郭雪松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药学部四川攀枝花617067
吉林医学 2014年31期
关键词:汀组瑞舒伐辛伐他汀

郭雪松 (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药学部,四川 攀枝花 617067)

他汀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线药物,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在冠心病患者中使用他汀类药物能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因此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降脂治疗成为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基础治疗[1-2]。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均属于他汀类降脂药,本次研究主要观察两者降脂的疗效差异,以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4月~2014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病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报告《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有关冠心病的诊断标准,经检查确认存在高血脂,排除合并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的病例,排除有心血管事件史者,排除对他汀类药物过敏者,排除年龄大于80周岁,共计纳入150例,随机分成瑞舒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各75例。其中瑞舒伐他汀组,男37例,女38例;年龄(57.26±9.20)岁;冠心病病程(4.15±1.03)年。辛伐他汀组,男40例,女35例;年龄(56.19±9.32)岁;冠心病病程(4.21±1.08)年。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间性别、年龄、冠心病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按病情常规服用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滞剂,出现心绞痛时口服硝酸甘油。在此基础上,瑞舒伐他汀组睡前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次,辛伐他汀组临睡前口服辛伐他汀10 mg/次,连续治疗8周。

1.2.2 观察指标:所有患者均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周,空腹取静脉血5 ml,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TC、TG和LDL-C达标标准参考2003年欧洲血脂目标值进行评估[3]。

1.3 统计学处理:对两组患者的年龄、冠心病病程、血脂水平等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其他数据均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软件包为SPSS13.0,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8周后两组间血脂达标率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治疗8周后瑞舒伐他汀组TC、TG和LDL-C达标率均显著高于辛伐他汀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前后两组间血脂TC、TG、LDL-C和HDL-C水平比较: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间血脂TC、TG、LDL-C和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瑞舒伐他汀组TC、TG、LDL-C水平显著低于辛伐他汀组(P<0.05),两组间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治疗8周后两组间血脂达标率比较[例(%)]

表2 治疗前后两组间血脂TC、TG、LDL-C和HDL-C水平比较(±s,mmol/L)

表2 治疗前后两组间血脂TC、TG、LDL-C和HDL-C水平比较(±s,mmol/L)

注:与瑞舒伐他汀组比较,①P<0.05

组别TC TG LDL-C HDL-C瑞舒伐他汀组 治疗前6.49±0.52 2.25±0.31 4.12±0.41 1.49±0.22治疗4周后 5.23±0.43 2.11±0.20 3.12±0.43 1.50±0.23治疗8周后 4.57±0.46 1.95±0.14 2.76±0.26 1.47±0.23辛伐他汀组 治疗前 6.45±0.53 2.27±0.33 4.15±0.38 1.51±0.21治疗4周后 4.89±0.45① 1.97±0.14① 2.89±0.32① 1.48±0.19治疗8周后 4.18±0.37① 1.82±0.13① 2.34±0.24①1.52±0.20

3 讨论

冠心病是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心血管疾病,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增加趋势,尤其在经济发达的大型城市。早在10年前,他汀类就被作为冠心病的二级预防药物,已成为临床上降低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常用药。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服用他汀类降脂药后能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服用后则可降低心血管死亡率和心血管再发生率[4]。他汀类药物为一种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通过选择性、竞争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还原酶的活性,阻断细胞内甲羟戊酸代谢途径,从而降低三酰甘油水平;另外,其还能作用于肝细胞膜上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使受体活化、数量上升,促进低密度脂蛋白的降解。通过下调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有效降低血清总胆固醇。而血清总胆固醇升高是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素,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生成和发展[5]。因此下调血清总胆固醇,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有利于降低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瑞舒伐他汀[6]是一种新型、安全、高效、化学合成的最具成本-益比的剂量依赖型他汀类降脂药,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获得了认可。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其对冠心病调脂效果优于辛伐他汀。服用10 mg/d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后,TC、TG和LDL-C达标率分别高达68.00%、70.67%和82.67%,显著高于服用辛伐他汀的患者。另外其与辛伐他汀一样,对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无明显影响。

综上所述,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均能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血脂,但瑞舒伐他汀的降脂效果更优。

[1] 朱建华,耿隽超.他汀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作用[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9,30(4):535.

[2] 杨 昆,曹鸿鹍,付 薇,等.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达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1,9(5):38.

[3] Sever Ps,Dahlof B,Poulter NR,et al.Prevention of coronary and stroke events with atorvastatin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who have average or lower than average cholesterol concentration in the Anglo-scandinavian Cardiac Outcomes Trail-lipid lowering Arm(ASCOT-LIA):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ail[J].Lancet,2003,361(9364):1149.

[4] 赵水平.他汀类药物防治冠心病的临床应用[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4):316.

[5] 徐成斌.调脂治疗防治冠心病的重点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1(5):399.

[6] 栗明星.阿托伐他汀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hs-CRP 和血脂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2,33(34):747.

猜你喜欢
汀组瑞舒伐辛伐他汀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及左心射血分数的影响
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脂患者的效果对比研究
瑞舒伐他汀对高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血脂、炎症反应及肾功能的影响观察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
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用于冠心病治疗疗效对比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评价
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糖尿病伴冠心病的影响
脑梗死应用辛伐他汀联合抗栓治疗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