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慧丽(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浙江 杭州 310000)
呼吸系统疾病中的重症哮喘在临床治疗中是非常常见的疾病,患者一旦出现病发症状,病情通常比较危重。在临床中,患有重症哮喘的患者有很高的病死率,这种疾病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要全面掌握重症哮喘的发生和发展情况,了解发病系统,然后根据发病情况及时合理的进行救治,这对患有重症哮喘的患者治疗意义非常大。对2013年1月~2014年8月重症哮喘患者应用甲泼尼龙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2014年8月我院重症哮喘患者48例,男31例,女17例;年龄28~57岁,平均(45.2±4.1)岁;患病时间1~13年,平均(4.3±1.1)年。分为对照组24例(氢化可的松治疗)与观察组24例(甲泼尼龙治疗)。两组性别、年龄、病情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①观察组:甲泼尼龙通过静脉推注,治疗用药剂量为40 mg/次,2次/d。对比两组的病症症状,其中包括体征控制血气、时间等。②对照组:氢化可的松通过静脉推注,治疗用药剂量为500 mg/次,1次/d。
1.3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患者用药后临床表现的症状为:明显缓解了胸闷、气喘等病发症状,病发产生的肺部啰音改善很多。②有效:患者用药后临创表现的症状为: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胸闷、气喘症状,减小了患者的肺部啰音。③无效:患者用药后临床症状的气喘、胸闷等没有任何改变,而且病患的呼吸音没有减弱。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23/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18/24),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血气指标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的PaO2、PaCO2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PaO2、PaCO2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重症哮喘主要是病情发生非常严重,而且是急性病状,患者在经过常规的治疗后,依然不能让病症得到改善,同时出现重症哮喘的并发症。急性哮喘病发作在成人中所占的比率有4%~5%。而且这种疾病有<1%的死亡率,其中重症哮喘在临床中有高达3%~6%的死亡率,近几年的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给患者的身心健康也带来很大影响,因此,对患有重症哮喘的患者,在病情的转归、发展和发生方面要熟练的掌握,这样才能有助于给患者实施治疗[1-3]。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例(%)]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改善幅度比较(±s,mm Hg)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改善幅度比较(±s,mm Hg)
注:1 mm Hg=0.1333 kPa
组别 时间 PaO2 PaCO2观察组 治疗前 47.81±5.9 46.55±7.4治疗后 86.55±7.5 75.06±8.5对照组 治疗前 47.68±6.0 46.89±6.6治疗后 68.35±5.5 55.76±6.6
目前,哮喘疾病临床治疗的主要有效药物是肾上腺皮质激素,这种药物作用是为了干扰花生四烯酸代谢的产生,同时减少产生白三烯和前列腺素的合成,抑制嗜酸性粒细胞活化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进而减慢合成细胞因子的速度,减少微血管渗漏的现象,增加合成细胞膜上的β2;另外,在糖皮质激素的作用下可以很快的显示出细胞效应,该药物在治疗急性哮喘发作过程中,能有效、快速的发挥作用。甲泼尼龙这种中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经过人工合成而形成的药物,它是通过静脉来注射的药物,这种静脉药物在临床治疗中是重症哮喘的常用药,它的主要药物特点是能非常容易的渗透到肺组织,进入人体组织后任然有很高的药物浓度;对抗炎的作用反应迅速,药物作用强大,它的药物作用相当于5倍的氢化可的松药物效果,甲泼尼龙药物相对于水盐代谢作用,它的作用效果较弱,在抑制肾上腺垂体作用方面,比较小,非常短的生物半衰期。虽然甲泼尼龙的药物作用有诸多优点,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避免长期应用甲泼尼龙,在临床治疗中,要尽可能的缩短全身应用时间。随着病患的实际病情发展,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制剂来取代甲泼尼龙的药物作用,这样即能使药物的不良反应避免发生,还能维持病患的治疗效果,能有效避免反复出现哮喘病情。
[1] 白显利.重症支气管哮喘治疗进展[J].中华实用医学,2009,17(12):142.
[2] 王春英.甲泼尼龙治疗重症哮喘70例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12(14):115.
[3] 殷建团,韩晓光,杨 松.急性重症哮喘的诊断治疗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09,12(18):850.